[]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金剛伏魔圈,釋迦摩尼之驚歎?
從這種帶著點調笑意味的命名方式中,徐行充分感受到那位“天絕僧”的傲氣與自負。
一個和尚,尤其是少林寺的和尚,竟然敢直呼佛祖的名諱,還能令天象等高僧認可,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威望?
天絕僧,會是那個人嗎?
徐行不知道答案,不過這種說話方式和口吻,卻很像他在“屏風四扇門大法”中讀到的左武王批注,就是不知道,到底是誰影響了誰?
他們究竟是師徒,還是朋友,或者說……本就是一個人的兩個身份?
徐行雖然暫時不知道真相,卻有種莫名預感,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快就會出現在他麵前。
在此之前,他也很有興趣嘗試一下,這所謂的“金剛伏魔圈”,究竟要強悍到什麼地步,才能被稱為“釋迦摩尼之驚歎”。
徐行揮了揮手,出於對他的信任,喬峰等人並未多說什麼,而是四處散開,退到演武場外的山林中,將場地交給了徐行和少林“三天”。
正道聯軍雖是退開,目光始終鎖定著那六十多名少林高手,心頭也有些震撼。
如鳩摩智等人,雖然早知這武學聖地底蘊深厚,卻也沒想到,他們竟然拿得出這般陣容。
這六十多個和尚,個個都是功行深湛之輩。
武功最弱之人,也絕不輸給“七絕神劍”中除了“劍”羅睡覺的其他六人,以及方應看的護法“八大刀王”,以及六分半堂雷恨、雷滾等人。
其中還有二十多個玄字輩高僧裡,武功底蘊至少是江湖一流水準,乃傅宗書一級的人物。
更強的三院首座,玄難、玄寂等,則是足以媲美天下六大中的“多指頭陀”、“神油爺爺”等人。
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看不出深淺的老和尚,氣息淵深至極,令蕭劍僧、大笑姑婆這等超一流高手也覺心驚。
若是再加已經出麵的少林“三天”,哪怕不算那些還沒有露麵的老和尚,少林寺展露出來的實力,業已足夠震撼。
不過,雖然知道對方人數眾多,實力也頗為不凡,徐行這一方的高手們,也不至於畏懼。
武功底蘊是武功底蘊,實戰水平是實戰水平,他們這些人,哪個不是身經百戰,從死人堆裡摸爬滾打出來的人物?
更何況,就算不加徐行,也有喬峰、巫行雲、張三爸這樣的絕頂高手坐鎮。
真要打起來,眾人有信心將在場這群和尚一勺燴了,至少擺出百八十個不重樣的姿勢。
畢竟,他們這群人已算是天下正道的菁華,聯起來,不說踏平少林,打幾十個老和尚還是不在話下。
鐵手等人神態輕鬆,少林寺眾人更輕鬆。
因為他們深知這三位師叔/師叔祖有絕對的信心,直接一路退到了少林寺山門台階處,居高臨下地俯瞰整座戰場。
畢竟,“三天”都是曾經親身經曆過燕狂徒闖山之戰,迎戰過這位“天下第一狂徒”的高手。
在那一戰中,“三天”不僅與燕狂徒交手,還親眼目睹了燕狂徒、蕭秋水先後激鬥“懷抱五老”,挑戰“懷抱天下”的勝景,並從中取得了非凡的感悟。
經過幾十年的沉澱積累,他們最終才將各自參悟的部分“懷抱天下”之真意結合起來,形成了這號稱有金剛伏魔之大法力、大威德的奇陣。
這位年紀輕輕逍遙派掌門,就算能打死驚怖大將軍,難道還強得過曾經獨戰天下的楚狂人,強得過領悟了“忘情天書”的“天下第一大俠”蕭秋水?
玄字輩眾人中,唯有有喬峰的師父玄苦低著頭,麵色沉凝如水,默然不語。
他雖然不想與喬峰為敵,卻也知道,事情鬨到這個程度,為了少林寺數百年清譽,如今是眾人是無論如何也要做過一場了。
想到這裡,玄苦不由得又是一歎。
——禪宗本是講究見性成佛,如今少林卻為這無謂的“禪宗祖庭”之名聲所累,卻不知又是何苦。
徐行當然能夠感受得到少林眾僧的信心,忍不住又笑了笑:
“看來,你們三位倒是在寺中頗負人望,就是不知,手底下的功夫,是否夠硬,配得上他們的期待了。”
天象聽得出他言語中的調侃,卻是絲毫不惱,而是再上前一步,又雙手合十,誠懇勸道:
“徐掌門,這‘金剛伏魔圈’我們三人亦未能掌控萬全,一旦展開,便難以自控。
為免無謂之殺傷,不妨諸位先下山,有什麼話,我一定代為通傳。”
天象從徐行剛剛那一聲中,已經感覺到對方一身武功雖是迥異於當世最為流行的內力武道,卻也已另辟新天,自有一番大氣象。
他既是不願造無謂殺業,也是真的不想見徐行這種絕世英才無辜隕落。
並且,天象還注意到,身後的少林眾僧人中,其實有很多人都麵帶無奈,不願和這幫闖山之人爭鬥,想來這事必然彆有隱情。
——甚至有可能,少林已是落入旁人局中。
因此,他才說出這樣一番話,給了一個兩邊都能下的台階,想要化解仇怨,消弭因果,再共探此事真相。
隻不過,天象的苦心,卻很少有人能夠理解。
聽到這種略帶“示弱”口吻的言語後,少林弟子皆是一片嘩然,“三天”之中,性情最為火爆的天鬥,更是直言道:
“師兄,何必與這種賊子客氣,等拿下他,再聽他狡辯不遲。”
天鬥年輕時,曾與天象並稱為“雷霆二僧”,就是指他們兩人皆是性情火爆,動如雷霆。
不同之處在於,隨著年紀漸長,天象的脾氣越發收斂,圓融溫潤,天鬥卻是不改本色,脾氣越發激烈,眼裡更揉不得沙子。
當初燕狂徒闖山之時,天鬥對這位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人”都敢道一個“滾”字,可見其人性情如何。
如今麵對徐行這種小輩,他的態度自然更是惡劣。
徐行也沒想到,少林竟然還有天象這般通情達理,極具風度的人物,但他還是搖搖頭,拒絕了這番好意,並笑道:
“老和尚,既已引起了我的戰意,這場架,就非是你想不打,就可以不打的了。”
講這句話時,徐行身姿昂然挺拔,目光睥睨。
落在天鬥眼中,儼然是一副視少林眾僧於無物之態,心中火氣更盛,悶哼一聲。
以徐行的眼光來看,這少林“三天”中,以天象的功力最為精純渾厚,直追巫行雲,比之九幽神君、青梅竹都要更強一籌。
另外兩人也不輸給燕趙、鳩摩智這種一方尊主,可算武林中的頂尖人物。
他們三人一旦走出少林寺,哪怕是白手起家,也足以拉扯出一片基業。
甚至借此動搖天下格局,在亂世中火中取栗,也並非全無可能。
不過,憑這種功力,縱使三天聯手,想要接住徐行一招都是奢望。
所以,他才會無比客觀地說一句“勇氣可嘉”。
接下來,就看那所謂的金剛伏魔圈,究竟有何等奇效了。
念及此處,徐行也不準備再等待,拂袖一掃,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命令道:
“現在,就讓我見識見識,你們這奇招究竟有幾分成色,膽敢號稱‘釋迦摩尼之驚歎’?”
天象其實一看徐行的相貌,就認出此人乃是心智如鐵,絕不輕言放棄之人,但聽到他回答得如此斬釘截鐵,還是不免輕歎一聲,雙手合十,道:
“既如此,便恕老僧得罪了。”
言語未落,天鬥、天元兩人已來到天象身後。
他們兩人早就被徐行的放肆言語挑起了火氣,更無天象這般風度,直接便要開陣動手,讓這黃口小兒知道厲害。
“三天”沉聲一喝,同時向前邁出一步,他們的呼吸聲和腳步落地聲,竟然在這一刹那完全重合,每一步的距離也是一模一樣。
就在這刹那間,“金剛伏魔圈”已然布成。
縱使還沒有發動攻擊,已有無窮無儘的壓迫感,如銅牆鐵壁一般,從徐行四麵八方不斷橫推而來。
三人的身形,亦像是連成了一體,徐行自從練成拳勢以來,就習慣了用精神感知來觀察旁人。
可此時,他卻隱約覺得,這三人竟然都長著同一張臉,用著同一個身體。
他們三人的相貌和身體其實並沒有變化,真正發生改變的,是某種更為本質,根植於精神層麵的存在。
下一刹那,“三天”六條大袖招展如旗,席卷而來,仿若虹橋飛架,橫亙長空。
來到徐行頭頂後,又像是六片又厚又重的積雲,以遮天蔽日之勢,將他的身子完全籠罩。
周遭人隻覺眼前一黑,戰場已給長袖覆蓋,影影綽綽,看不分明。
喬峰、巫行雲、張三爸一看這陣勢,皆有動容之色。
他們都察覺到,五感乃至冥冥中的第六識,都受到了乾擾。
雖然這乾擾頗為輕微,但以他們的修為,隻是旁觀都能產生這種感觸,足見這所謂的“金剛伏魔圈”,究竟有何等恐怖的能為。
鳩摩智等人更是麵色一變,眾人回過頭,彼此對視,終於放下剛剛的懈怠心情,意識到這次闖山之戰,可能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其他人還隻是看不分明,五感受到輕微乾擾,處於陣中,承受了絕大部分壓力的徐行卻是感覺眼前的世界劇烈震動。
緊接著,天地驟然變化。
就像是被一隻無形巨手,扯去了虛幻的帷幕,無比慘烈的現實終於得以顯露,天地顛倒、日月無光、萬物沉淪。
——幻術?
若論陣法,徐行早在大明王朝世界,就曾見識過戚繼光、俞大猷的“八部鎖龍陣”。
來到此界後,他更是親身經曆了鳩摩智的“金剛曼陀羅”,無崖子的“珍瓏奇陣”。
可“三天”的金剛伏魔圈,卻與以上的所有陣法,都不儘相同。
這竟然是一種混亂六識,令人仿佛陷入顛倒輪回的奇陣!
徐行自從練成無漏人仙之軀後,六識便異常敏銳,在戰鬥中也能輕易厘清任何自己所需的信息。
這種能力,既可以方便作戰,也方便他戰後複盤,以及從中汲取資糧,學習對手的武學。
這也是為何,他隻是和燕趙打過一次,便將“神手大劈棺”學到了手。
但此時此刻,這種異常敏銳的六識感知,卻反倒是成了徐行的阻礙,令他泥足深陷,難以自拔。
徐行這才明白,原來這所謂的“金剛伏魔圈”、“釋迦摩尼之驚歎”,原型竟然不是雅典娜的驚歎,而是他媽的天舞寶輪!
徐行還意識到,“三天”用來蒙蔽自己感知的數種力量中,占比最大,效用最強的,赫然正是“屏風四扇門大法”所用的殺氣。
而且,這種對六識的蒙蔽,並非是一味的徹底剝奪,而是隨時變化。
“三天”可以隨時讓徐行在六識俱在,以及六識俱失的狀態中切換,還能夠控製他在某一時刻,具備六識中的某幾種。
這就令徐行所感受到的世界,在刹那間便會變化多次。
比起純粹的剝奪六識,這種變化無疑要凶險十倍、百倍不止。
天底下任何高手,隻要陷入到這種陣勢中,都是幾無可能掙脫出去,一身功力更是難以發揮出百分之一。
也無怪乎天象有此自信,絲毫不擔心自己會落敗,隻怕徐行血濺當場。
不過,出乎“三天”預料的是,徐行雖是身陷陣中,六識迷亂,竟仍能夠在他們三人的進攻中,防得滴水不漏。
天象苦修“大般若禪功”,一掌拍出,便有一股白茫茫的浩大氣勁,如狂飆席卷,滾滾蕩蕩。
這顯然已是“大般若禪功”第十八層至高境界,絲毫不輸給當初的少林方丈天正大師。
甚至因年歲沉澱之故,天象的掌勁還要更為圓融洗練,一掌拍出,掌勁彌散四周,足令任何高手都難以捕捉來路。
更何況對方如今還深陷“金剛伏魔圈”,六識受製?
徐行卻像是能未卜先知一般,每次都能提前天象一步,攔在“大般若禪”掌勁的必經之路上。
天鬥、天元兩人一個苦修“須彌山掌”,一個苦修“大金剛掌”,皆是擅長隔空以渾厚掌勁傷人,配合這“金剛伏魔圈”更顯威力。
但這樣的掌力,在徐行麵前仍是無功而返,三人都感覺得出來,這完全是一種肉身的本能。
——哪怕他們能泯滅徐行的神智,這具肉身也依舊能夠戰鬥下去!
比起這種感應,更讓“三天”震驚的,乃是徐行展現出來的恐怖力量和堅韌體魄。
天象的掌力,乃少林七十二絕技中,最淩厲最有形有意的一種,沉雄而凝練,哪怕是“不應寶刀”這種級數的百煉神兵,也輕易抵受不住。
可徐行隻是一舉手、一抬足,便用純粹的肉身力量,將“大般若禪掌勁”輕易撕碎。
這種力量,隻怕是密宗“龍象般若功”練到十三重境界也無法比擬。
並且,天正還發現,自己的掌勁打在他身軀上,竟然連一絲印記都難以留下。
這種皮肉筋骨比之少林寺“金剛不壞神功”更是勝過不知道多少。
“龍象般若功”號稱修成之後,有十三龍十三象之力,“金剛不壞神功”也說練到大成,便可得金剛不壞之軀。
但武林中人都知道,那不過是一種吹噓而已。
可此時此刻,徐行卻將這所謂的“龍象大力”、“金剛體魄”真正化作了現實!
甚至於,他不僅能接下三人的掌勁,還能反過來用迅疾的身法、快絕的出手來試探“金剛伏魔圈”之界限。
外人隻見那六條連如銅牆鐵壁的大袖外表,出現一個又一個凹凸不平的印記,劇烈顫抖、震蕩、搖晃,好似隨時都會被徹底撕爛。
光看那震動幅度和激烈程度,眾人甚至有種錯覺,仿佛裡麵困住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頭亟欲脫出重圍,擇人而噬的嗜血狂獸。
他們畢竟感觸不深,還隻當裡麵是一頭狂獸,直麵徐行的“三天”,心中還要更為震動。
如果說他們三人是縫合起來的畸形連體嬰,那對方簡直就是一尊天生三頭六臂、銅頭鐵臂的上古魔神,隻憑肉身本能,便將“三天”的攻勢給徹底壓製。
不過,這混淆六識的用法,還隻是天舞……哦不“金剛伏魔圈”的第一重變化。
三人心念一轉,也不再試圖以掌勁傷人,反倒是掌風疾湧,激蕩袖袍,令徐行難以脫出圈中,便不再有激烈舉動,仿佛在等待什麼。
其實,“金剛伏魔圈”的“伏魔”一語,實在是大有深意,既要“伏魔”,便需先“蘊魔”。
他們這一道陣勢,正是借助了天地間的混亂殺氣,來迷惑、剝離旁人之六識。
這種力量一旦在人身內紮根,便會汲取宿主的負麵情緒為養料。
哪怕是能夠強忍六識錯亂之苦的絕頂高手,落入陣中,拆得一兩百招後,也會因這股殺氣而滋生心中魔頭,令武功錯亂,出現本不該有的破綻。
屆時,“三天”便能引動“金剛伏魔圈”的最後一變,迫發出最為克製殺念魔頭的金剛大力,將陣中受困者的精神、肉體,連帶著心中魔念,都給一並降服。
這一變,才是真正的“釋迦摩尼之驚歎”!
不過,隨著魔頭滋生,徐行的動作也越發大開大合,幾乎不留餘地。
六條由三僧精煉數十年的袖袍,都已有些吃不住勁,不斷發出裂帛聲。
始終穩立不動,呈品字形站立的“三天”也被徐行凶猛如潮的拳腳攻勢,逼得節節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