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先祖
陳淵離開金梧山脈後,一路向北,遠遁而去。
昨天夜裡,他從曹羨機手中要來了一份東華洲地圖,第一次看到了東華洲的全貌。
以前他在淩雲派時,修為太低,從藏經閣中拿到的地圖上,隻有齊國周邊幾個國家,範圍很是狹小。
今天他才知道,東華洲約有九仙洲三分之一大小,共有大大小小四十多個國家。
衛國位於東華洲中部偏南,和齊國之間隔著泗國、曄國、昇國、梁國,相距十餘萬裡。
東華洲各國實力不一,強者如血靈宗、至元門這等大型宗門,獨占一國,門中七八名元嬰修士,甚至還有大修士坐鎮。
弱者如梁國,隻有兩家中型宗門,勢小力微。
齊國在東華洲諸國中頗為強盛,有六家中型宗門。
紫陽宗更是有兩名元嬰修士坐鎮,在中型宗門中,實力也是首屈一指。
但在魔宗大舉入侵下,齊國也無法抵擋,其他小國更不是對手,不到百年,就有五國覆滅。
但魔宗沒有趕儘殺絕,隻是占了土地,後來還退了回去。
除了有三位元嬰修士身死,其身後的宗門隨之煙消雲散,其他宗門都遷回了故國。
據童真人所言,大戰之後的修仙界風平浪靜,各家宗門都在默默舔舐著傷口。
但陳淵一路行來,卻看到凡間一片水深火熱,生靈塗炭。
和衛國一樣,各國都是流民四起,僅是陳淵看到的地方,就有大大小小幾十處戰陣。
披甲執銳的官軍和斬木為兵的流民軍,在乾枯龜裂的河道旁,殺得血流成河。
餓殍遍地,賣兒鬻女、易子而食的慘劇隨處可見。
陳淵看慣了生死,手中不知沾染了多少修士妖獸的鮮血,但見到此幕,也是心情沉重。
他不到十天,就曆經四國,途中所見,在幾個國家中隻是微不足道,尚且如此,其他地方,隻會更加悲慘。
麵對此種慘狀,陳淵也隻能救下一些被洪水困住的凡人。
天災可渡,人禍難除。
饑腸轆轆的流民,倒在路邊的餓殍,陳淵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
這種景象一直到他進入齊國,方才好轉了一些。
齊國也有災禍流民,但還沒有完全進入亂世。
陳淵路過幾個州府郡縣,依舊在官府統屬之下。
偶有流民義軍,也被官府迅速鎮壓下去。
數千丈的高空中,陳淵一路飛遁,遙遙看到一條山脈橫亙在大地上,宛如巨龍一般,不見首尾。
整個齊國隻有一條山脈如此宏偉。
陳淵放緩遁速,身形一折,往東北方飛去,來到赤莽山脈邊緣。
他俯瞰著熟悉的山川河流,和那座熟悉的樂平縣城。
神識感應之下,樂平縣繁華依舊,街麵上熙熙攘攘,打著旗號的商隊往來不絕。
縣城往北六十餘裡,就是陳家村。
陳淵來到陳家村上空,炊煙嫋嫋,雞犬相聞,安靜祥和。
他上一次回到陳家村,這裡已經被燒成了一片白地,一片破敗,隻有一個老者居住。
一百多年過去,這裡已經恢複了人氣,再也見不到半點戰亂留下的痕跡。
在陳家村北部,一個莊子圍著高高的石牆,占地極為廣闊,方圓數裡大小。
一隊隊士卒在莊子內外巡邏,每一個都是身材健壯,身穿皮甲,手持刀槍,戒備森嚴。
莊子裡麵,建有宅院磨坊、倉庫匠鋪,中心處是一座四進大宅,匾額上寫著“蕩寇侯第”四個大字。
大宅之後,是一處宏偉的建築,上書“陳氏宗祠”四字,大門緊閉。
陳淵神識掃過莊子內外,愣了一下,落在陳氏宗祠門前。
兩扇漆黑木門緊閉,莊嚴肅穆,兩邊刻著金聯,右為“勤學直書,應念先人之德”,左為“輔君佐霸,當弘乃祖之功”。
陳淵微微一笑,木門無聲無息地敞開。
他邁步而入,經過天井,來到正堂。
堂中立有四根金柱,擺著長明燈燭,一個數層高的木台,供奉著密密麻麻的牌位。
最上麵一層,供奉著兩個栗木牌位,分彆寫著“陳氏高祖諱鐵柱之神主”、“陳氏高祖妣陳母李氏之神主”。
第二層供奉著三個栗木牌位,右起分彆是“陳氏曾祖諱大牛之神主”、“陳氏曾祖妣陳母劉氏之神主”、“陳氏曾祖諱二牛之神主”。
再往下,每一層的牌位越來越多。
陳淵的目光落在最上麵的兩個牌位上,神情有些複雜。
忽然,他輕歎一聲,從供台最下層拿起一炷線香,無火自燃,插在香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