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陳家
陳淵看了一眼卷軸:“這是……”
錦衣中年人聞言,連忙將其展開。
這是一幅畫,已經微微泛黃。
畫中是一個身穿勁裝的年輕人,容貌和陳淵一般無二,雙手握著一柄長刀,擺出五虎斷門刀的起手式,眼神銳利,英武不凡。
錦衣中年人解釋道:“啟稟曾叔祖,這是祖上傳下來的畫像,一直收在族中的藏書樓。”
“犬子將曾叔祖駕臨之事相告,曾孫立刻去藏書樓,找出這幅曾叔祖的肖像,犬子一見之下,便認了出來。”
陳淵凝視著畫中的自己,畫師技藝很是高超,把他畫得惟妙惟肖。
那柄長刀也和他當年所有的兵刃一模一樣,恍惚之中,他仿佛回到了一百八十年前,自己還在伏虎幫的日子。
想要算計他卻被他反算的李管事,被他逼著殺死李管事的趙山,黑風寨的謝全吳東,心機深沉卻死在端方上人手中的魏無定,一心想要振興伏虎幫的羅振武,仙風道骨實則殘忍凶狠的端方上人……
轉眼之間,已經是一百八十年過去,他已經成了元嬰修士,壽過千載,而這些人已經全部化作塵土。
還有他的親人,陳淵目光落在畫像一角,上麵用秀氣的小楷寫著一列字:“乙亥年中秋,二兄離家二十一載,小妹望月懷遠,特請丹青聖手韓柏作。”
“小妹……”陳淵低聲自語,目中滿是愧疚。
他還記得,自己離家之時,和小妹說的話。
“那二哥修成仙,帶我飛到天上看一看,好不好?”
“那你得等很長很長時間,我才能修成仙。”
“那還是算了吧,二哥就知道騙人,年節都不回來,還說什麼修仙呢,大壞蛋!”
小妹應該一直在等他回去吧?
她肯定很想和二哥再見一麵,但從那一夜之後,她深深依戀的二哥,再也沒有回去過。
陳淵怔怔地看著這句話,忽然輕歎一聲,緩緩合上畫軸。
小妹說得對,他確實食言了。
他心中有愧,但他從不後悔。
陳淵抬頭看向中年人:“這幅畫能否送給我?”
中年人恭聲道:“這本就是曾叔組的畫像,自當該獻給曾叔組。”
陳淵把畫像收入芥子環中,中年人看到畫像憑空消失,不由心中一喜。
這位先祖活了二百多年,還有這般神奇手段,果然是修仙者。
陳淵見他麵露喜色,問道:“你見過修仙者?”
中年人答道:“曾孫見過一位上人施展法術,憑空取物,神妙非凡,但遠不及曾叔祖,能喚出一座山峰。”
陳淵失笑:“喚出一座山峰?我還沒有那等本事。看來陳家現在很是興盛,封了侯爵,還知道修仙者的存在,你是現任的蕩寇侯?”
中年人搖頭道:“蕩寇侯是家兄,名為陳懷象,現為鎮東將軍,鎮守耀州無妄關,我隻是負責看管老宅。”
“既然陳家已經封侯,為何你們還要留在陳家村?”
中年人正色道:“此為祖訓,我等子孫後輩,不敢違逆。”
“昔年玉州大亂,陳家北遷,高祖臨終之前,曾囑托曾祖,日後務必把他的墳塋遷回陳家村,重建陳家,告慰列祖列宗。”
陳淵輕歎一聲,轉頭看了一眼陳鐵柱的牌位:“你們有心了,陳家當年為何北遷,又是如何封侯的?”
中年人答道:“當時玉州旱澇頻發,雖然受災不大,但趙世叔祖卻力勸高祖離開玉州……”
“你說的可是趙山?”陳淵打斷道。
中年人點點頭:“正是,因為曾叔祖之故,趙世叔祖對陳家極為關照。”
“高祖父對趙世叔祖言聽計從,立刻變賣田地莊子,和趙家一起,穿過赤莽山脈,北遷至靈州。”
“果然沒過幾年,玉州就遭了大災,又有蝗蟲過境,民不聊生。”
“白蓮教趁機起事,朝廷派兵鎮壓,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後來高祖父曾派人回玉州查探,發現陳家村被燒成了一片白地,很是慶幸,聽了趙世叔祖的建議。”
“直至今日,陳家和趙家還是世交,在朝中互為奧援。”
“沒想到當年還有這樣一番變故……後來如何了?”陳淵道。
中年人道:“高祖和趙世叔祖帶領家眷北遷之時,靈州已經發生過白蓮教起義,被朝廷鎮壓下去,死了一大批人。”
“還有一些流民逃往他州,人口希少,大批田地撂荒,反而安寧了下來。”
“但遭逢亂世,財不露白,高祖隻拿出了少許銀子,買下一百畝田地,潛心避禍,不敢招搖。”
“趙世叔祖武藝高強,收陳家子弟為徒,曾孫的祖父陳延嗣,天資不凡,從小練武,不過二十歲,就煉出內勁。”
“祖父少有大誌,投身行伍,南征北戰,內平流寇,外禦敵國,功勳卓著。”
“四十三歲時,朝廷封祖父為蕩寇侯,世襲罔替,拜鎮東將軍,開府建牙,鎮守耀州無妄關,九十四歲壽終,令成國大軍五十一年,不敢越雷池一步。”
“陳延嗣……”陳淵喃喃道,“大哥倒是生了個好兒子,你曾祖父後來如何了?”
中年人道:“據祖父所言,曾祖父性格忠厚,勤勉節儉,親力親為,侍弄田產,與高祖父一脈相承。”
“曾祖父與曾祖母一生恩愛,七十四歲壽終,一共育有三子二女,祖父乃是幼子。”
陳淵想起自己去百兵堂當學徒時,陳大牛憨笑著塞給他的一百枚銅板,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他才重新開口:“小妹她……後來如何了?”
“您是說曾姑祖?”中年人道,“曾姑祖壽終八十七歲,和曾姑祖父極為恩愛,育有三子一女。”
陳淵想起小妹天真單純的樣子,心中一陣悵然,喃喃道:“無病無災,夫妻恩愛,也算不錯……她的子女呢,是否成器?”
中年人道:“祖父封侯之後,曾孫這一係就成了長房,曾姑祖一係是四房,繁衍興盛。”
“按照朝廷規矩,隻有長房才能襲爵,四房子弟成年之後,便會前往無妄關,進入鎮東將軍府效力,族中從不曾虧待。”
陳淵微微頷首:“不錯,一係封侯,沒有忘了其餘支脈,但也不可任人唯親。”
“曾孫明白。”中年人正色道。
陳淵抬頭看了看宏偉的祠堂,淡淡道:“祖訓不必一味聽從,既然蕩寇侯世代鎮守無妄關,就把陳家遷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