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謙虛了,也罷,那便以道友稱之如何?”
寇謙之笑了笑,轉首將目光看向了馬儉身旁的中年道人:“這位便是令徒,那位太和真人之後裔吧?”
“不才,家祖正是太和真人。不知寇天師來我樓觀,有何事情?”
尹通不卑不亢的說道,語氣說不上多壞,可也絕對稱不上好!
陸塵一聽這話,暗道了一聲果然。
後世關於尹通的記載中,有著這麼一句話“時天下寇難縱橫,通履艱危,冒驚險而至樓觀。”
‘寇難’二字,指的誰,不用多說,非寇謙之莫屬了。
而將寇謙之的北天師道一脈稱之為‘寇難’,可想而知尹通對其人的厭惡。
而在陸塵的歸藏視線中也發現了,尹通對於自己的惡意也十分的大,恐怕也是因為自己是隨著寇謙之一道而來的緣故。
一旁,寇謙之卻對尹通暗藏的厭惡之意心知肚明,但卻一笑而過,打了一個稽首道:“文始真人為我道教之大賢,道祖傳之,太和真人作為文始真人之從弟,為我道教發展貢獻良多,貧道亦是向往已久也,故此行,一為尋找古樓觀群修,二也為看看能夠尋找到文始、太和兩位真人的真跡手稿。”
“是嗎?”
尹通卻是不屑道:“我尹氏一族,多被貴教打壓,卻是不知寇天師之‘向往’為何意?”
“靈鑒!”
馬儉忽然嗬斥了一句,尹通,字靈鑒,因樓觀道沒有什麼科儀傳承,故而也沒有名號傳下,名字自號,都是原本的,不用多加。
隨後轉首對著寇謙之道:“寇天師勿怪,靈鑒早年生活坎坷,曾被無量道人欺壓,故而對於貴道多有偏見。”
“是嗎?竟有此事?”
寇謙之好似不知此事一般,厲聲道:“馬道友,尹道友,貧道平日裡事務繁忙,不明下麵人的做法,此番回去後,必然會調查個水落石出,為尹道友還個公道來!”
“多謝天師海涵。”
馬儉稽首一禮,見到自家弟子無動於衷,隻能心中歎息,知道尹通還是邁不過去心中的一道坎。
但他也未曾說什麼,修行本就是修心,心有不耐,自然表現在了明麵上。
隨後又看向了陸塵:“這位是天師高徒?”
“這倒不是。”
寇謙之臉上浮現笑容:“路上遇到了偽夏兵馬,正在屠殺逃難民眾,此人為貧道順手救下的,詢問了一遍,卻是來自於偽宋之地,說是來終南山地,尋仙問道來了,想必也是聽聞了樓觀之名號,貧道想著也是順路,便帶著一起過來了。”
“原來如此。”
馬儉隻是看了一眼陸塵後,便不再去關注。
樓觀道一脈,一直都是一脈單傳的。
他已經收了弟子尹通,也不打算另外收弟子了,卻是對於陸塵的到來視若無睹。
而尹通更加不用說了,此時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眉頭緊蹙,看著寇謙之的神色中,厭惡排斥的韻味更加深重。
對於陸塵的敵意惡意也刹那間增長了許多、。
‘這是把我當成間諜了吧?’
陸塵哪裡還不明白自己是被人給誤會了。
很正常,畢竟是他敵人帶來的人,而且大家都知道樓觀道是道家隱脈,新天師道又野心極大,寇謙之上來就帶個人過來說是來拜師的。
這怎麼看,都像是窺伺樓觀道傳承的意思。
陸塵見狀,不待寇謙之回話,立馬也打了一個稽首:“貧道陸如塵,見過幾位道友。”
他這一下,讓三人都有些愣。
寇謙之皺眉,尹通不解,馬儉則是目光閃了閃,而後還了一禮,隨後問道:“原來是位同道之修,道友師從哪一道脈?”
不待陸塵回話,寇謙之率先便道:“馬道友誤會了,這小子就是一紈絝子弟,哪裡來的師承?”
說著話間,卻是神色看向了陸塵,麵帶不善道:“你不是叫陸修塵嗎?吳興東遷陸家子?”
按照道理來說,陸塵沒有師承,也沒有道籍,若是介紹自己的話,前麵就必須要加上前綴。
比如說,吳興東遷陸氏之類的,而若是有師承的話,就要介紹是某某道,某某真人或者是法師的弟子。
像是前身被寇謙之施救的時候,自我介紹便是前者之類的介紹。
而現在陸塵的自我介紹,一不加自家凡俗門戶之名,二不見傳承道統,這樣一來,就有些顯得讓人摸不清頭腦了。
寇謙之更是認為陸塵有誆騙他之嫌疑,語氣自然不善。
陸塵卻是心中一動,輕笑道:“初見之時,不知天師之名號,故而有所隱瞞,寇天師勿怪,貧道確實也是道家一脈,不過與樓觀道的兩位道長一樣,也是隱脈,傳承自漢時東華少陽王帝君一脈。”
東華少陽帝君,本名王玄甫,乃是漢時道人。
其人在現代全真道脈中被定義的全真教創始人,是北全真的第一代祖師。
至於須菩提祖師的名號在當下自然是不能說出來的,這一聽就是佛門名號。
不管是樓觀道,還是寇謙之的新天師道,對於佛門可都是深痛惡絕的。
樓觀道傳自文始真人關令子尹喜,最為推崇的典故中,便是‘老子化胡’,門內最為推崇的典籍便為《老子化胡經》。
縱觀樓觀道的傳承曆史,隻要是冒出頭的時候,那都是與佛門打擂台的,始終都衝在抗佛第一線上。
新天師道就不用說了,一手將寇謙之的新天師道推上至高神壇的北魏皇帝,正是赫赫有名的,全部達成‘滅佛達人’成就的三武一宗之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在他們麵前展露可能存在的佛門跟腳?
這不是純純的找挨揍的嗎!
可是既然決定要以道家麵貌展現出來,還不能引起三人的惡感,可就隻能請出了東華少陽帝君出來了。
畢竟,太和山一脈,其實也算是他老人家的道統的,位格比之真武大帝還要高!
而守護自己的少昊帝君的師尊,也號稱是東華帝君。
雖然廣道道人說並沒有找到東華帝君的真實來曆,恐怕少昊帝君的師尊東華帝君並不是王玄莆。
但是與東華帝君名號相近的東華少陽帝君,拿出來用一用也無傷大雅。
畢竟,自己也沒說錯嗎。
他的修行理念,與全真一脈十分接近,在太和山又吸取了不少全真理念,說是東華少陽帝君的道統也沒有說錯,怎麼樣也算是挨著邊了。
隻是,他雖然說出了道統名號,可是眼前的三人卻都是一臉茫然的樣子。
“東華少陽帝君……是何方神聖?”率先開口的還是馬儉。
其他兩人也看著陸塵,都想要仔細聽他說說。
尤其是寇謙之,眸光閃爍。
一位未曾聽聞過的道教仙神,若是能夠納入到他的新天師道中,也能夠出彩不少的。
當然了,這位神聖不能是沒有絲毫跟腳的忽然蹦出來,怎麼樣也要有出處才行。
他的新天師道雖然隻是初創,可也不是什麼神靈都能被擺上神壇的。
這幾天一直都在閉關,群也不水了,評論也不看了。一直在查看典籍,梳理南北朝時期的道家傳承以及曆史特色,雖然是寫葫蘆娃,可是與西遊一樣,最重要的還是傳承與修行,魔改的,肯定不是上來就到了葫蘆山,和蛇精之類的打起來,百歲喜歡細化神話故事,將這些看起來模糊的神話故事穿插進古代曆史中,給他們一個明確的世界觀與出處。西遊世界沒有道教,所以在仙府內修行的時候沒有規矩,而南北朝時期,則是道教開始真正融合,出現革新的一個時代,這也是百歲將這個副本放在這個時間點的緣故了。這裡說一句啊,百歲不是史學家,中間可能或許有一些與史學對不上的地方,畢竟是平行世界嗎,還是以本書的時間線與故事線為準,當然了,百歲是儘量安排合理的,大家有什麼疑惑可以提出來,百歲會酌情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