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劍道十境當中,一三用勢,四六行術,七九運法。
術強於勢。
法又當然要勝過於術。
至於第十境,則又被喚作是至境、真境。
十境的一劍破萬法和一劍生萬法已然臻至不可捉摸之境地。
莫說什麼大神通修士,便連高高在上的仙真神聖對上了這兩類手段,也無法輕視,要認真應對!
而威靈乃是修成“一劍生萬法”的大德。
便是放眼先前數紀的玉宸治世道君裡,似是這等厲害成就,也絕不多見。
他創下來的劍經,當然也是非比尋常。
陳珩知曉,他手上這部《北辰變合降魔劍經》中,一共是載有了七式劍招,因此又有“北辰七劍”的彆名。
而北辰七劍分是:
第一式:北鬥注死。第二式:天罡微塵。
第三式:星宿絜齊。第四式:鬥柄複反。
第五式:注死回生。第六式:日月順度
直至第七式,也便是最後一式:
大周天界!
劍經當中更是有雲:
若是將這北辰七劍都學到精通,便是有望去觸及劍道十境的門檻,進而躋身至境!
這時威靈一捋長須,緩聲道:
“你也是劍道的五境中人,曉得劍光分化和劍氣雷音這兩類手段,那可明白極劍、化劍之說?”
陳珩將言辭略一斟酌,拱手應道:
“劍氣雷音是極劍之始,劍光分化乃化劍之初。至於十境的一劍破萬法和一劍生萬法,更是對應極劍、化劍之最。”
“不錯!其實這世間的劍修,不論他們先前修得是何劍典,煉得又是何路數,到頭來,都是要走極劍或化劍之道,殊途同歸。
而師兄之所以替你要來我的劍經,便是因我已修得了化劍之最!”
威靈走下玄台來,緩步到得殿門處,負手在後:
“常言道:變化混化,攝禦,是有為之相,是無狀無名,此乃化劍的一樁妙處。
學我的劍,無論你今日是要走化劍一脈還是極劍路數,都有裨益,可以從中得出不少好處來,它可以做你的鋪路之基。”
“弟子受教。”陳珩若有所思,稽首應道。
“你如今離第六境——劍心通明隻差臨門一腳,雖說這世間大抵隻有七九境才可運法,參悟正統劍經,但你和那個和立子,都應是可破例者。
似你們二人,即便還未修成第七境——內外渾無,到六境時,也可去試一試劍招了。”
威靈繼續道:
“而我雖說過習完北辰七劍,便可摸到劍道十境門檻。但你若真想成為十境中人,卻還是需自創劍法,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通烜師兄應同你說過。
我當年學劍時候,便是在九境足蹉跎了數千載,也尋不得絲毫前路。
直到福至心靈,完善出北辰七劍的最後一式‘大周天界’,又自‘大周天界’悟出‘世根移’這門劍道真意來,將真意打磨了數百載,才總算超脫飛天,躋身十境……”
劍道真意乃是叩開十境之匙。
欲證十境,便非得悟出自家真意不可!
這所謂真意乃是劍修一步步完善自己所創劍法、叩問己心才能得來。
每一名劍修所悟出的真意也都是獨一無二,旁人隻可參詳,卻不能夠原樣照搬。
否則便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白費功夫……
之後威靈又同陳珩說了些劍道要領,將北辰七劍一一拆開,闡述了一番運使訣竅。
這一講道。
便是十餘日功夫過去。
待得陳珩致意起身時候,他眸光已是隱隱有了一層通透似琉璃般的色澤,好似即將要揭開了一層塵障般,見得本來麵目。
這一景狀,叫威靈心下著實愈發滿意,緩緩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