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Chapter4_你好,神秘法醫[福爾摩斯]_免费小说阅读网 

4 Chapter4(2 / 2)

原主對沃爾有好感,沃爾及時出現在搶劫案的現場。

劫案發生在轉正考核前一天,考核時露娜故意“加料”刁難新人們。

得有多巧,這些事才會毫無內在聯係。

凱瑟琳沒見過JS,餐桌邊與她一起來的217室珍妮卻見過。

珍妮:“我見過JS,全名喬治·史蒂文。「倫敦金融城電報公司」輪休的時候,他會來我們公司樓下接伊迪下班。

JS長得高高壯壯,身材不像電報員倒像獵人。我和他聊過幾句,他的業餘愛好就是打獵。至於他與新人彼特有沒有過節,那就不清楚了。”

烏麗卡聽小道消息聽得起勁,分享了她知道的情況。

“今天隻有彼特沒通過轉正考核,聽說他走出公司時的臉色很差。假如真是他得罪JS才被伊迪刁難,你們說之後會不會打起來?”

看熱鬨不嫌事大。

一時半刻無法預判彼特會不會找伊迪與JS的麻煩。

凱瑟琳更好奇另一點,問莫倫:“今天上午被加料,你一點也不慌嗎?怎麼做到的?能教我也練一練嗎?”

莫倫無法說好心態是在無數死亡場景中鍛煉出來的,迅速找到一個好借口。

“以前,我在父親的牙科診所裡做過助手。對比牙鑽機深入口腔的感覺,伊迪在發報時加料應該算得上溫柔。”

莫倫看向烏麗卡,“瓊斯,你覺得呢?”

烏麗卡想到同為牙醫的父親,她也有去父親牙科診所的經曆,頗為讚同地點頭。

“確實,世上沒幾件事比拔牙更可怕了。上帝保佑我,這輩子不要經曆被牙鑽、牙鉗、牙匙、粗針伸入口腔。”

凱瑟琳下意識地捂腮,光聽單詞已經覺得可怕,耳邊仿佛響起快速啟動的鑽牙聲。

“好吧,這種鍛煉心態的方式不適合我。”

莫倫:“吃飯不說拔牙,聊點有意思的吧。我對電報行遠不如大家認識全麵。海外,有沒有什麼電報趣聞?”

聊熱鬨,說身邊的人或事可能會冒犯到誰,但談遠一些的就沒顧忌了。

莫倫拋出這個問題,卻有更深層的用意。

薩米·沃爾以往常駐海外處理國際法律案件,回到倫敦後很快與原主結識。

他原先對電報業了解嗎?是否在海外有什麼特殊經曆,讓他蓄意接近原主?

“海外的電報新聞?”

薇薇安從上午的考核“加料”,想到三年前的「華爾街電報公司」舊聞。

“都說伊迪在加料時,恨不得手速快到把鍵盤按出火苗。三年前,美國確實發生了電報線被燒斷的事件。”

珍妮也有印象,“對對,那會我剛進公司,在跨洋線路組接報。我記得是一個星期五,倫敦狂風暴雨,有幾個小時和華爾街方向的電報通信斷了聯絡。本來以為是倫敦的鬼天氣導致電線損壞,後來發現問題在紐約。”

莫倫:“發生了什麼?”

薇薇安:“那天被叫做黑色星期五,華爾街發生了黃金恐慌,黃金交易所的電報線路全部因為收發超載被燒斷。

據說這是一場人為操縱案,幕後操盤的是傑伊·古爾德和詹姆斯·菲斯克。近三年,美國國會聽證會一直在調查兩人。”

“哇哦!詹姆斯·菲斯克,這人我聽過。”

烏麗卡對這個姓名耳熟,“他是華爾街的有錢人,今年年初卷入一場三角戀,被情敵當街槍殺。”

薇薇安點頭,“在那之後,隻剩古爾德繼續被調查。沒人知道他從黃金操縱案裡賺了多少錢,反正他現在活得非常好,也沒聽說遭到什麼處罰。”

莫倫聽得很認真。

原主不了解遠隔重洋的黃金操縱案,但記得薩米·沃爾簡單提過幾句他的工作經曆。

從時間線來看,1869年沃爾被外派去美國紐約工作,距離發生黃金恐慌的華爾街非常近。

空間距離很近不一定能說明什麼。

莫倫又追問兩句,但薇薇安等人不了解黃金操縱案的具體始末。

烏麗卡:“三年前,公司閱覽室買的報刊裡有很多內容與這個話題相關。現在是看不到了。”

查爾斯電報公司設有閱覽室,主要收入商務類相關報刊書籍,免費借給電報員們閱覽。

因為公司的電報業務主要與商貿相關,了解商貿新聞,便於電報員在摩斯碼與英語互譯時提升效率。

不過,公司閱覽室的刊物時效性強,超過三個月就被當成舊品處理。

莫倫暗忖下班後去書店走一趟。

問一問能否購買1869年黃金操縱案相關報刊合訂本,還要買一些法律條文典籍,以及一些曆年大事件實錄。

據目前已知,這個世界與上輩子經曆的時空很可能是所謂的平行世界。

世界發展曆程相近,但細節上又有差異。像是出現了一些她沒聽過的著名人物與事件,1869年美國黃金恐慌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莫倫做電報員的第一天,在沒有其他大事發生中結束了。

儘管公司調整輪班的消息傳遍各辦公室,但還沒宣布具體安排。

各電報室忙碌時依舊忙碌,閒暇時各自選擇喜歡的娛樂方式。

線上閒談是電報圈內的主要娛樂方式。

隨著各條線路的閒聊,“石膏新人”大戰“加料老手”的消息漸漸擴散出去。

莫倫也旁聽了幾句。

滴滴答答的摩斯碼,曾經給她留下的印象是多是諜戰與密碼攻防戰,讓人必須爭分奪秒地破譯。

現在固有印象徹底打破。

當電報員們忙裡偷閒,使用摩斯碼連通天南海北,聊著或狗血或離譜的消息。比記者還要迅速,行走在圍觀新聞第一線。

僅僅第一天,她在相對空閒的下午茶時間,收獲了各式各樣的緋聞八卦。

有點撐,不是喝下午茶喝的,是被這些小道消息給塞了一肚子。

17:45下班。

十一月的倫敦,這個時間點天色已黑。

上午約好的車夫等在路口。坐馬車繞道附近最大的書店買了一大摞書刊,再回羅伯特街44號。

如果不考慮職業年齡危機,還有不自由的坐班製度,電報員可以算一份相對有趣的職業。

莫倫卻不打算長期從事。

從喜好角度,這不是她的興趣;從務實角度,薪資性價比低且難有晉升空間。

但也不必著急離開。

獲取各種訊息,查明搶劫案的始末,然後再看看能往哪個方向發展。

1872年,倫敦給女性的優質就業選項並不多。

原主三年前從北倫敦學院畢業,那是一所私立女子走讀學校,麵向十二到十八歲的女性。

如果是同齡男性,十八歲從公學畢業可以選擇繼續讀大學,但現在英國的大學尚未對女性敞開大門。

原主沒有讀大學的執念。

莫倫卻明白進入高校的好處,往小了說,獲取知識與訊息的渠道變多了。

剛才,她去書店看到各類書籍報刊,可一旦涉及深度專業內容,無法輕鬆購入相關專著或前沿研究刊物。

書店老板說了,那類圖書通常出現在大學高校或研究機構。

對此,莫倫毫不意外。書店需要盈利,對於非大眾偏好的讀物,少進貨才正常。

回到家,聽女傭朱莉提起一個小時前沃爾先生前來探望。

這也完全在莫倫預料之中。以沃爾與原主的關係,前來探病才符合他表現出的體貼性格。

女傭朱莉:“沃爾先生得知您上班未歸,留下口信表示關心。希望您照顧好身體,不要勞累,當心加重腳傷。”

莫倫笑著點頭,似乎為來自沃爾的關懷感到喜悅。

立刻去起居室,取出一張空白卡片,以右手寫了幾句感謝掛念之類的話。

下筆越情真意切,眼中越毫無波瀾。

卡片字跡與原主如出一轍,將它放入信封,轉身交給女傭朱莉。

莫倫深諳做戲就做全,及時送出報平安的回信符合原主的性格,也就不會打草驚蛇。

“等會找報童去沃爾先生家送信,讓他不必擔憂,我安全回家了。”

朱莉接過,“好的。晚餐已經準備好了,現在上餐嗎?”

“謝謝,上菜吧。”

莫倫提著一摞報刊來到餐桌邊,準備邊吃邊看1869年美國黃金恐慌案。

跨時三年,案件相關報道的合訂本多到有幾十冊。

時至今日還有報社在跟蹤報道,但這個話題早就不是大眾關注的熱點新聞。

莫倫翻閱起來。

這一看從起居室到臥室,從晚上19:07看到了22:34。

耗時近三個半小時,大致了解黃金恐慌事件。

難怪人們稱呼傑伊·古爾德“金融大惡魔”,這是一場影響極大的金融投機案。

古爾德與菲斯克利用了美國南北內戰時的貨幣政策——綠鈔與黃金具有同等價值,開始囤積黃金,做高黃金價格。

兩人將時任總統算計其中,把控政府政策,估算國庫黃金儲備的救市時間,是與華爾街的空頭們進行一場豪賭。

最終,在1869年9月24日,其他人的黑色星期五,古爾德與菲斯克獲勝。

這是華爾街有史以來最大的空頭恐慌,半數投資客破產,隨後美國為它改變貨幣製度。

國會意識到不能再讓綠鈔與黃金並存的複本位製度繼續下去,否則類似的黃金操縱案再在美國卷土重來。①

話說回來,這樣驚動美國的大案與身為英國律師的薩米·沃爾有什麼關係?

莫倫沒在厚厚一摞報道中發現沃爾的姓名。

當她準備休息,明天再繼續查看今年的追蹤報道時,今年二月的一篇舊聞映入眼簾。

其中有一段話:

『誰能想到操縱黃金的菲斯克,居然滑稽地死在情敵的槍口下。在國會聽證會上,他就黃金案所獲錢款去哪了進行回答,那句藏於“忍冬盤踞之處”也成為無解之謎。』

忍冬?

莫倫瞬間想到薩米·沃爾的黃金袖扣,袖扣的浮雕圖案也是“忍冬”,即金銀花。

彆告訴她這又是一個巧合。

瞥一眼掛鐘。

時間來到22:40,夜深人靜。

莫倫控製住了將涉事報道全部看完的衝動。

該休息了。牢記教訓非必要不熬夜,明天早起再繼續。

臨睡前,寥寥幾筆,一氣嗬成。

參考上輩子自己的頭骨X光片,在筆記本扉頁添了一幅顱骨骨架的簡筆畫。

莫倫笑得柔和,對頭骨畫說了一聲晚安。“祝我睡個好覺。”

燈滅,陷入令人舒心的黑暗。



最新小说: 諸天遊戲巡禮者 謝邀:人在古代,當共享小孩 從劈柴開始了悟萬法 從贅婿開始建立長生家族 華娛:童星出身的我隻想成名 真千金回歸後,整個京圈都跪了! 逼我剜骨斷親,又哭著求我回來? 全球副本:給世界億點點五常震撼 讓你複讀戰高四,你撿漏成空軍? 快穿:好孕美人攻略絕嗣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