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國宴
陳平生回家。
眼瞅著大屁娃陳安安竟然拿著個比她小臉還大的放大鏡,對著個小碗左看右看。
他老媽彭英還在旁邊一臉緊張的看著她,陳不凡跟他媳婦也都在旁邊。
“咋樣,到底是不是明代的?”
“上麵這隻雞,不太像啊。”
前些日子,一隻明代雞缸杯拍出了兩個多億的消息,恰好被彭英她們看到。
老物件這麼值錢,小老太乾脆就在外麵留意了起來。
今天正好碰到一個乞丐打扮模樣的人,掏出一隻小碗說是傳家之寶。
那言辭之懇切,是個正常人就會動容。
彭英拿出自己的殺手鐧,砍了十八道價後,最終以八千的價格買下。
回家就讓裝模作樣的大屁娃看。
陳安安瞬間戲精上身,剛來南鑼鼓巷那會,她也是玩過一段時間古董的。
主要還是這附近的都喜歡玩這個,她跟著也就開始喜歡了。
反正每個月二十萬零花錢,最多就是少買兩件衣服罷了。
第一次是喜孜孜的花一千二買了個鳥籠。
不知是運氣還是什麼,這頭一次還真被她買中了。
拿到古董店去看,竟然是清代某個王公貴族家裡的東西。
價值二十多萬。
後麵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從清代買到明代,再從明代買到宋元朝。
反正彆人說什麼她就買什麼。
整整三個月時間,硬是花了一百多萬,結果沒一件真貨。
大屁娃也就不迷這個了,果斷改拉二胡。
沒想到她這消停沒多久,小老太又迷上了。
住到了四合院後,總感覺這附近到處都是寶貝,萬一讓自己給買中呢?
錢不錢的倒是無所謂,關鍵就是開心。
看了半天,陳平生拎過來一瞄,“你在瞅啥?”
“老豆,奶奶說她買了一個明代雞公杯。”
雞缸杯他聽說過,雞公杯絕對是第一次。
陳平生看了一圈,指著碗下麵的那個藍色印記說:“這麼明顯的現代標誌,需要你拿放大鏡瞅啊?”
陳安安早就看到了,她將手裡那個比她小臉還大的放大鏡拿給她爸,“這不是太明顯嘛,我以為它是故意的。”
陳安安弱弱地說。
陳平生無言以對,大屁娃一直就這麼不靠譜。
她啥時候能正常思維了,他反倒覺得意外。
八千塊而已,玩古董被騙的人多了。
這都壓根不算啥。
小老太滿臉失望,陳平生從來都不玩古董,再有錢也不玩。
隔壁那個姓金的,倒是拿著幾樣老物件過來找過他。
他一次都沒要罷了。
“老豆,姥姥他們明天就走了。”
小妹的婚也結了,京城這邊玩也玩了,陳平生安排家裡的那台定製版考斯特送他們回去。
至於他父親陳建軍,早因為村子裡修路的事提前搭飛機走了。
農村這些年都在大力修路,有些路今年修了,明年還要修。
明年修了,後年又要開始縫縫補補。
反正就是用不長,坑坑窪窪。
陳建軍說過幾次這個事,他今年要把村裡的所有修路項目,都交給外麵的人負責。
直接避開那些關係戶。
因為這事還吵過幾次架,大概意思就是有人不同意。
想吃公款項目的多了,好不容易當個芝麻大點的農村小官。
那麼辛苦的為民服務,公款項目來了要是還沾不了半點好。
靠工資豈不是要餓死。
陳平生也是經常在電話裡聽小老頭講,反正言語之間都是失望。
一心為民服務的村長,天天被人反對。
小老頭也不知這個社會現在是怎麼了。
以前彭英在家,還因為這些事天天跑去那些村乾部家裡理論。
一氣好幾天。
現在乾脆不去想了,老頭子想乾嘛就去乾嘛好了,她反正就留在京城過舒服日子。
爺爺奶奶就要回去了,陳平生特意請他們去吃最正宗的京城菜。
廚師都是能在國宴上露臉那種。
這種地方沒有人帶,就是有錢也很難預約到位置。
會員製,隨便一道菜都需要小幾千那種。
喝的酒還是國窖1573“叁60”。
單瓶價格高達35萬。
國窖1573“叁60”是瀘州老窖的頂級定製酒品。
由官方指定的幾個國家級勾調大師在國寶窖池中共同釀造。
這種酒喝一瓶少一瓶。
陳平生偶爾也會在家小品一下,不會多喝。
他爺爺還是很喜歡喝這種老酒的,至於陳安安,她則是喜歡來這邊吃飯。
在這種地方,一頓飯吃掉幾十萬真的是稀鬆平常。
隨便一瓶酒都是兩萬起步。
可不是坑人那種,而是貨真價實。
爺爺奶奶這個年紀,那也是吃了一輩子苦。
小的時候目睹鬼子進村,不少親戚就死在自己的跟巴前。
好不容易熬過去了,又趕上饑荒。
兒子女兒那是越生越多,樹皮,樹根,隻要是能吃的。
那基本都吃過。
再大一點趕上改革開放,辛辛苦苦幾十年才將家裡的小茅房。
建成了一棟二層高紅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