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天通苑。
張潮:“張潮啊張潮,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工作計劃你都忘了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第四天,天通苑。
第五天,天通苑。
不過張潮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他對宋嘉道:“要不然你搬到燕大我那兒去吧?”
宋嘉卻拒絕了:“不搬。現在這樣就挺好。”
張潮有些不解地看著他。
宋嘉輕輕一點張潮的鼻子,道:“你現在還是大學生,請好好學習。再說,你還真想包養我啊?”
張潮想想看,他那個樓裡天天進進出出的全是燕大的老師,好像確實不太好,也就作罷了。
第六天,張潮終於出現在潘家園小區的公司裡。其實這幾天他基本沒有耽誤什麼工作,該乾的活兒都在線上完成了。
現在午夜潮汐已經形成了黃傑夫管商務和日常運營,馬伯慵管內容,夏答管美術的格局。張潮自己連個獨立辦公室都不要,來了都是和親王擠一張桌子。
今天來公司,張潮最主要是要和親王做一個重要的工作安排——
開通“午夜潮汐”以及他自己的心浪博客賬號,並且進行內容運營。
親王一頭霧水,他不明白這有什麼好運營,該好好運營的不該是公司的官網嗎?博客隻是隨感而發的生活記錄而已,就算有一些專業文章,也不值得大張旗鼓地進行投入。
張潮道:“你錯了。之前的‘博客中華’,隻能算‘前博客時代’。博客隻是一小部分互聯網先驅的玩具。但是我們的網民數量每年都在翻番,他們對優質內容的渴望是無窮無儘的。
所以心浪、搜虎、企鵝現在才入局,‘博客時代’真正到來了。博客並不是用來替代門戶,但卻能成為公司和個人的第二張臉……”
張潮花了1個多小時,深入淺出地將後世自媒體運營那一套灌輸給親王,聽得他腦袋都漲了。
張潮拍拍他的肩道:“你好好消化一下,拿出一套方案來。在博客時代,以及以後必將到來的微博時代,我們都要站到潮頭去。”
然後就是和夏答溝通第二期作者形象貼紙的設計。張潮認為,《青春派》裡有一部分作品的人物形象,本身也有開發的價值。
先試著設計出來一部分,看市場反響怎麼樣。如果好,再看能不能將之衍生為漫畫產品。
尤其是李睿超的《廟語》,每則就是短短幾十個字,非常適合轉換成四格漫畫的形式。
還有馬伯慵的《風起隴西》漫畫,也不能拖延了,最遲下個月就要出第一期,還是先登載在《燕京卡通》上,看下讀者反響。
忙忙碌碌,一直到5月中旬,張潮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禮物——
米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p)的邀請函。
張潮滿臉疑惑地問把邀請函轉交給他的老師曹文宣道:“上次我又沒有答應人家的條件,怎麼還有這個邀請?”
曹文宣道:“嚴教授發話了,說咱們燕大的學生什麼時候這麼好欺負了,想讓你去你就得去,不想讓你去你就去不了,他還偏偏不信這個邪……然後p那邊就直接發了邀請到學校來。”
張潮斟酌了一下,還是決定接受這個邀請。
曹文宣欣慰地道:“那從下星期開始,係裡會給你安排強化英語口語。那邊雖然會有翻譯,但是日常交流你總不能把翻譯栓在腰帶上吧?”
張潮雖然剛重生那陣英語極差,但是這一年多來他陸陸續續上課學習,還是恢複了一些聽說能力,不過離能和人口語交流還差的遠。
張潮點點頭道:“謝謝係裡的栽培。這次國內還有誰去?”
曹文宣道:“我就聽說池子健和劉衡,今年也要去‘國際寫作計劃’,不過他們是作為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中心的駐校作家。他們和你們一樣,都要呆3個月,你應該能碰上。”
張潮決定參加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主要原因,還是想讓自己的作品走出去,和不同國家的作家進行思想上的碰撞。
這次在愛荷華大學當駐校作家的池子健,她本身在80年代就參加過“國際寫作計劃”。正是在參加p以後,她的作品開始受到國際關注,並頻繁地被翻譯到國外。
總是限於燕京一隅,哪怕他上一世讀了再多的好作品,也會在肚子裡漚爛掉。
唯一的顧慮就是3個月的時間太長了,要把國內的很多工作和寫作進度都安排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