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第二天鄉裡大集,林川起了個大早。
下午的盤炕頭他是趕不上了,二大爺說了:
“川兒啊,你放心去趕集,回來讓你瞧瞧,什麼叫上官屯老牛家的手藝!”
據說牛百歲當年給縣衙蓋過房子,不知道真假。
反正這老頭挺有見識,抗戰時期就把大兒子送去部隊打日本鬼子,解放後,大兒子因傷退伍,在一家縣城工廠當領導,全家人都跟著沾光。
可惜,養出了牛大力這麼個丟人現眼的玩意兒。
早上四點多,林川和周鐵柱就拉著野豬出了門,那張陰乾的山狸子皮也帶上了。
野豬是分割好的,骨頭剁成塊,豬肉也切成塊,用草繩串上,一串肉一斤,就當豬肉賣,一斤五毛錢,這樣還能賣得快些。如果換成糧票的話,一串豬肉能換三斤糧票,全國糧票的話,就是兩斤。
現在的物價,聽著有些低得嚇人,都是幾毛一斤,幾分一斤。
可要是換算成工分,一天10個工分,也就是兩三毛錢。
一年累死累活下來,才掙幾十塊。
這就是農村生活的現狀。
……
東北人對大集,有一種不解的情愫。
不管刮風下雨,打雷下雪,都阻擋不了東北人趕大集的熱情。
這一趟走了將近三個小時,等到了大集,已經是人聲鼎沸。
雖然遠沒有後世豐富,但也超出了林川的想象。
原以為大集上的商品會很短缺,沒想到,種類豐富,也稱得上琳琅滿目。
最多的是凍貨。凍梨、凍柿子最常見,還有凍魚、凍豬肉、凍牛肉。
黃米麵和糯米麵做的粘豆包,大饅頭、花卷和窩窩頭,還有高粱米粥、玉米碴粥。
種類最少的是蔬菜,隻有大蘿卜和白菜,再加上土豆、酸菜、雪裡蕻。
不像後世的大集,什麼反季節蔬菜都有。
生活用品區,不過就是些搪瓷杯、鐵鍋、銅壺、手工製作的炭火盆等等。
野味區倒是讓人大開眼界。這個年頭沒有禁獵,熊爪、鹿角都能買到,不過最多的還是山雞、野兔、麅子肉等常見的野味。
林川有些感歎。
1955年開始,國家開始實行糧、油統購統銷政策,在完成國家統購任務後,農民可以在大集上,出售剩餘的糧食,以調劑餘缺。
沒想到大集上,竟然會這麼熱鬨。
他的攤位擺在大集的尾巴處,沒辦法,他是新來的,裡麵的攤位人家早花了錢。
交了三分錢的攤位費,林川把扒杆放下。
“哎,兄弟,你咋跟這兒賣肉呢?”旁邊的攤主湊過來問道:“賣肉的不是在那邊嗎?”
這是個戴著狗皮帽子、濃眉大眼的小夥,看著跟林川差不多歲數。
“我第一次來,不知道啥規矩。”林川笑道。
“第一次來啊?怪不得……”小夥笑起來,低聲道:“這邊是黑市啊。”
“啊?這是黑市?”林川一愣。
這才注意到,周圍的攤上,擺的可是什麼都有。
賣煙的,賣佛像的,賣古玩的,賣狗的,賣糧食的……
而這個小夥的攤位上,則擺了一把日本軍刀。
“黑市跟大集怎麼在一塊呢?”林川納悶道:“有啥區彆?不都是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