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已經抄過一次,這次速度要快上許多,不到一個時辰,傅長寧便已經抄到了澐洲篇。
澐洲位於大周最南端,毗鄰南海,是大周國南麵的陸上門戶,城中百姓多以海貿和打漁為生。
老道人是內陸人,對澐洲種種新奇之處娓娓道來,不難看出其中欣喜流連之意。
其中最為神異之處,在於澐洲的一則民間傳說。
傳聞南海中有一種名為澐洲魚的大魚,通體雪白,體長超過兩丈,雙瞳若碧璽,生有靈智,能口吐人言。
老道人在澐洲遊曆時,偶遇一個年過古稀仍身體康健的翁叟,信誓旦旦稱自己被澐洲魚救過,說那是仙人派來庇護世人的神魚,自己年過七旬仍然身子骨康健,便是仙人降下的福澤。
聽說這樣的人,這百年來還不少,久而久之,澐洲城裡便建上了仙魚廟,供奉的正是這澐洲魚。
這也算是澐洲城的一樁奇談了。
這魚既然這般神異,老道人自然不會錯過,隻可惜他在澐洲待了兩年,跟隨漁船出海了十幾次,一次也未曾撞見過,最終隻得無奈放棄。
抄完澐洲篇最後一行,傅長寧將筆放下,揉了揉酸脹的手腕。
抬頭望去,四周安靜如舊。
沒有風,也沒有自動翻書的紙頁。
更沒有瑩瑩如玉的發光字符飛至空中。
難道昨夜的一切真的隻是一場夢?
氣餒之意剛剛升起,便被傅長寧強行壓了下去,事情都沒有儘力到最後,便輕易推說不可能,未免太過可笑了些。
就像爺爺教她識藥辨藥時說的那樣,有些藥,總要試到試無可試才好。
因為不到最後,你永遠不知道它能擁有多少種藥性。
就算不成,也不過多花些時間而已。相比較成功之後帶來的益處,可謂微不足道。
傅長寧深呼一口氣,將自己提前準備好的提神的草藥拿出來泡好,又去做了一套五禽戲,這才定下神來,繼續抄寫。
後麵的內容都是她沒看過的,這老道人也確實是文采斐然,三言兩語便能勾起人對他所描述的場景的向往,抄著抄著,傅長寧不知不覺便沉浸了進去。
困了累了,便喝下泡過提神草藥的茶水。
茶水自然是涼的,又加了藥力大的草藥,喝進去一口,生冷生冷的,胃都跟著輕微痙攣起來。隻是傅長寧喝慣了以後,倒不覺得如何,反而覺得是提神好物,遂提筆繼續往下寫。
最後一篇是黃州篇。
“餘到黃州時,歲至隆冬,山賊起亂,掠去一乾財物,幸得一舊友襄助,方才不至流落州際。
冬至大雪,餘攜舊友,共僮仆五人,去往爛柯亭。
黃州崎嶇多丘,冬日裡雪路頗為難行,到至爛柯亭前已是未時末,但見白雪紛飛下,一黑色亭眼而已。
舊友取笑:‘恰似陶之所攜太極圖,陰陽儀下一黑點矣!’
餘默然。
遂興起而來,敗興而歸。”
陶之,正是這位老道人的字。
落下最後一筆時,已是四更。
整個村子都陷入了沉沉的夢鄉,唯有這小小藏書館裡的隔間書案前,落了盞小小的燭火。
傅長寧抄得手掌發麻,腕部酸脹得厲害,臉色也微微發白。
熬得太狠了。
可她的心卻前所未有的平靜。
福至心靈般,她注意到了陰陽二字旁那個輕細得幾乎無法發現的墨點,似是有人曾提筆於此處細思慢斟過,而後又遺憾略過。
傅長寧心有所感,手輕輕一提,再一轉,一個太極陰陽魚便躍然紙上。
那個墨點,正好位於陽儀中央。
她閉上眼,憑著感覺,毛筆往下一點,加深了這個墨點。
畫龍點睛。
轟——
昨晚出現過的狂風再次席卷這小小的書館隔間,隻是這一次,神誌尚且清醒的傅長寧清楚地意識到,這不是風,而是另一種和風相似卻又截然不同的力量。
易生兩儀,分天地陰陽。
陽極上升,是為清氣。
陰極下沉,是為濁氣。
這是,天地間的清氣。
那尾她親手繪就的太極陰陽魚自紙上脫出,躍然於空中,遊轉跳動。
其中清氣四溢,令她瞬間像是回到了小時候爺爺給她熬製的藥湯浴中,可這又與藥浴不同,那些清氣並不溫和也不補身,反而輕而易舉地滲透進她的身體,在她的經脈中四處流轉,如同調皮的小魚般上竄下跳,四處張望翕動。
傅長寧閉著眼,睫毛劇烈地抖動,體表汗如泉湧,很快浸濕衣物。
那清氣卻還不罷休,仿佛要將她所有經脈糟蹋個遍才肯完似的,四處橫衝直撞,所經之處,如狂風過境,徒留一地狼藉。
利刀卷肉,莫過於此。
傅長寧喉嚨裡發出一聲嗚咽,痛苦地蜷縮在地,鮮血混雜著汗水從毛孔裡一並溢出,漸漸將地板暈成深色。
那太極陰陽魚卻是越來越盛,白光將整個隔間照得煌煌如晝,清氣從四麵八方湧來,彙入陽眼中,而後又朝傅長寧衝刷而去。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不知過了多久,那枚太極陰陽魚逐漸黯淡下來。滿地的狼藉裡,傅長寧喘著氣,精疲力儘地爬起來。
此時的她,渾身上下滿是血跡,宛若一個模糊不清的血人,如果不是最後一口生機吊著,隻怕早已經下去見爺爺了。
而那口生機的來源是——
傅長寧喘著氣,用儘最後一絲力氣,拽下了脖子上的玉珠。
玉珠被拽下後,立刻被血手染紅。
體內清氣肆虐未停,傅長寧沒忍住咳起來,又一口鮮血湧上喉頭,噴在了玉珠上。
隻是,鮮血多了,玉珠竟反倒褪去了原本灰撲撲的模樣,變得乾淨瑩白了許多。而周身乃至地板上的血液,也在源源不斷向著玉珠湧去,很快,所有血液就被吸收得乾乾淨淨,吸無可吸。
玉珠有些欲求不滿地跳動了下,不知想到了什麼,最終還是安靜了下來。
珠體綻放一抹耀眼的白光,將傅長寧包裹了進去。
原地隻餘一灘水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