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鎮雖偏遠,但也有奇才。
日晷,指南針、織布機、風車碾磨、銅鎖、活塞風箱、等分器、地動儀、夯土錘、水車軲轆、齒輪連軸的,劉鐵匠都會修,所以他就比較持才傲物。
自從一袋米懷孕,牛角鎮市集的人發現曾經口若懸河的劉悟透性情大變,開始孤言寡語。
這趾高氣揚的劉悟透不吹牛了,整個牛角鎮市集大街仿佛少了許多樂趣,好像每天飯菜裡都沒放鹽,寡淡無味。
街坊鄰居以為結婚後的鐵匠開始顧及家室妻兒,責任心加強,才收斂低調。媳婦一袋米是劉鐵匠的枕邊人,自然最清楚丈夫的心事:他想仿製漢陽造步槍,卻苦苦沒有機床。
“你還是先造子彈,子彈不需要機床,隻需要銅質彈殼和無煙火藥,而且你也有實體子彈作參考!”異常賢惠的一袋米也絕非凡人,僅僅跟了鐵匠幾個月,就耳濡目染諸多打鐵淬火知識,時常為丈夫出謀劃策,她勸欲速而不達的劉悟透先易後難。
五十六兩白銀,開創未來事業的第一桶金就在眼前,急功近利的劉悟透相信自己的聰明才智技高一籌,仿造子彈太容易,決定直接挑戰漢陽造步槍,不需要西洋機床,全部使用中國古法手工。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忠言逆耳相勸不聽,見丈夫執拗也就罷,男主外,女主內,一袋米任隨劉悟透傾家蕩產去折騰仿製漢陽造步槍。
兵貴神速,事不宜遲。劉悟透重金購得一支獵戶,反複拆散,又反複組裝還原,實物摸清槍支的基本結構。精通鎖類結構的他又根據當天深刻記憶,把印象中的漢陽造步槍結構全部具體畫在圖紙上,日夜琢磨,推敲糾正。
憑借對金屬器皿敏銳的專業經驗推算,尺寸數據、零件模型、性能射程、鍛造材質、驅動係統,均魚躍出現在劉悟透的圖紙上:88式漢陽造步槍全長950毫米左右,圓膛槍口直徑8毫米左右,木托座,五彈式彈倉漏夾,退殼勾,套筒,扳機框,鎢鐵撞針,圓頭拉栓,標尺,瞄準器,鋼絲彈簧,槍膛螺紋,無縫槍管,鎖定槽,關閉倉。
簡單也不算簡單,複雜也不算複雜,關鍵是漢陽造88式步槍五六百米的有效射程和一槍命中的精準度,最終成品性能是要經過實踐的考驗。
從小打鐵的劉悟透精通滲碳淬火失臘法鍍金法砂胚法軟釺焊接拉絲鋸割等多項古人鐵匠技藝,對金銀銅鐵碳矽磷硝鉻甚至油漆的材料性質也都熟悉掌握。
鋼絲彈簧成為劉鐵匠造槍的最大瓶頸。
整整實驗了半個月,劉悟透竟然沒製造出一根滿意的鋼絲彈簧。
他冥思苦想,彈簧製造不出來,就去借或買,聽說鎮上新式小學有一座從宜昌買來的機械鐘,裡麵有齒輪和彈簧。
走火入魔的劉悟透突然萌生出一個大膽想法:去學校買機械鐘,拆出彈簧來造槍。
新式小學就在市集大街上,鐵匠匆忙趕到,徑直去找校長談機械鐘的買賣交易。
校長侯先生是屢次進京趕考不第的老秀才,學識淵博,見過世麵,消息靈通。來客是牛角鎮頗有名氣的劉鐵匠,就單獨接見招待,也讓鐵匠親眼近距離觀察機械鐘。
“你是否知道學校裡這一座機械鐘需要七八十兩白銀購買,是進口貨,你買得起嗎?”老秀才侯校長一句話就勸退鐵匠。
一座機械鐘比一支漢陽造步槍還值錢,造槍不如造鐘,異想天開的劉悟透突然又想仿製機械鐘來發家致富。
“漢陽造步槍和機械鐘都需要特硬鋼絲彈簧,鋼絲彈簧這東西是機床才能造出來,張之洞老爺子漢陽兵工廠的精密機床進口於普魯士德國,一台普魯士德國機床需要一百萬兩白銀購買,全中國的首富都不舍得買,但為打勝仗,朝廷也是逼不得已才買回製造軍火槍炮。”
進口機床的造價嚇得鐵匠直打冷顫,他當場放棄仿製機械鐘。
看到小鎮有人熱衷製造現代機械產物,愛國憂民的老秀才開始跑題教育起劉悟透,想激發下一代人的誌氣,便滔滔不絕給愣頭青鐵匠講起了日俄戰爭和東亞病夫的學問來。
“前幾年,1904年二月1905年九月,在我國東北地區發生炮火激烈傷亡慘重的日俄戰爭,明治維新的日本獲勝,從此令世界刮目相看。兩大列強在我們東北廝殺鏖戰爭奪殖民權,本地的東北公民被當作軍事情報間諜被日軍潑油焚燒,大清朝廷駐軍和當地群眾竟袖手旁觀,此等尷尬事跡傳到海外,中國‘東亞病夫’的昏庸歧視稱呼名揚世界,華人深為羞恥。”
“日俄戰爭中日本的勝利深深刺激了在日留學旅居的中國有誌之士,他們彙聚東京組建了同盟會,建立革命黨,想模仿日本的明治維新改造積貧積弱的中國,醫生職業的孫中山先生被推推選成為革命黨的領袖,剪掉辮子的他公開要推翻割地賠款昏睡百年的大清王朝??????。”
唾沫飛濺的老秀才越講越小聲,心有餘悸,又摸了摸腦後的長辮,低聲下氣貼住鐵匠耳邊嘀咕:“鎮太爺和衙兵們想用漢陽造步槍捉住幾個剪掉辮子的革命黨,好向朝廷邀功領賞升官發財!”
一柱香的時間過去,劉鐵匠造槍造鐘的興致全無,這才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終於弄清日俄戰爭是在哪裡發生的,東亞病夫是指那個國家,革命黨是革誰的命。
鐵匠沉默坐椅半天沒吭聲,牛角鎮的一個普通百姓知道這個時代的中國羸弱腐朽又怎麼樣?誰敢剪辮子?誰能挺身而出,勵精圖治,重塑中華?這個時代的中國需要一個能力挽狂瀾的一代雄主,這孫中山先生算不算一代雄主?。
自詡“能領悟原理,看透人心”的鐵匠也不敢剪辮子當革命黨,頭腦清晰的他要養家糊口。
回去的當晚,承認造槍失敗的劉悟透立即向媳婦道歉:“仿製漢陽造步槍確實太難,所需的鋼絲彈簧和槍膛螺紋必須用機床加工製作,以後有條件再造,現在先造出合格的子彈。”
十月懷胎,已經懷孕八個月的一袋米受到丈夫的特彆細心保護,任何事情都不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且不能有負麵情緒影響。
劉悟透開始抓緊時間仿製子彈,他掏出衙兵贈送子彈再次拆開研究,發現子彈不需要引信,彈頭就是實心鉛頭,分析得出仿製漢陽造88式子彈三大關鍵要素:一尺寸合格的黃銅彈殼;二無煙烈性火藥;三底火係統(帽殼)。
自家鐵匠鋪原料庫裡有一隻曾經低價收購的青銅四角香爐鼎,重達二十多斤,是做彈殼的好材料。
對各種金屬了如指掌的劉悟透掂量:黃銅就是純度較高雜質較少的純銅,銅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容易軋製拉伸,耐腐蝕,韌性和硬度較高;青銅是純銅中摻雜加入少量的錫和鉛,熔點低,隻需八百攝氏度的高溫,可塑造性也很強,但其韌性導熱性防潮性均遜於黃銅,容易碎裂。
綜合比較,劉悟透決定把青銅四角香爐鼎熔化後再剔除錫和鉛。
錫的熔點是231度左右,鉛的熔點是327度左右,青銅的熔點是800度左右,三者熔點相差甚遠。劉悟透就采取最簡單的熔點剔除法,先將青銅鼎磨成粉,再逐步加熱,先熔化的錫和鉛呈現液體先流出。
在鐵匠鋪,劉悟透先用稀水輕硫酸反複搓刷清洗青銅鼎的表麵鏽跡雜質,再猛錘擊粉,顆粒越小越好。
最後在煤炭熔爐裡逐步加溫。
經驗豐富的劉悟透掌握爐溫輕車熟路,剔除錫鉛與其它雜質後,準確加溫到800攝氏度時,銅水倒入坩堝,又澆鑄入矽六孔砂模坑裡,采取除碳淬火冷軋無縫灌模。
一個通宵達旦,劉悟透澆鑄出一七十多個黃銅子彈殼毛坯,最終成品彈殼直徑為78毫米。
工藝要求精益求精的劉悟透根據測量衙兵實體子彈的數據,一絲不苟日夜拋光打磨起黃銅子彈毛坯。
錐形實心鉛彈頭最容易製作,劉悟透曾經給獵戶們鑄造過許多鉛彈,熟能生巧。
下一步是無煙烈性火藥。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整日與爐火交道的劉悟透粗略知曉中國傳統火藥的製作材料硝硫磺木碳粉,火藥其原理就是易燃易爆物質混合體瞬間激發變化成膨脹氣體,產生衝擊波力量。
鞭炮火銃,所使用的火藥,鐵匠也親自拆散研究過。
但中國傳統火藥的基本配方隻能製作威力較小的冒煙成品,與現代步槍子彈烈性無煙火藥相差甚遠。火藥與炸藥又有很大區彆。
聽說牛角鎮附近楊柳村就有一個做節慶鞭炮的傳統作坊,劉悟透就以自己鐵匠鋪熔爐溫度過低的借口去拜師學藝,諮詢記住一些皮毛知識,關鍵點作為商業機密,鞭炮作坊師傅不願透露。
劉悟透就順便高價買回優質的硝粉硫磺,鐵匠鋪裡木炭有很多。
回來當晚,他就自己摸索調配硝粉硫磺木炭末的比例。黑煙滾滾,實驗均告失敗。
滿腦子的疑問,他累了,開始打盹,突然,靈光閃現出一個推理想法:木炭末顏色是黑乎乎的,摻有木炭的火藥不冒黑煙才怪?如果往裡麵添加極白的物質,能不能淡化燃燒爆炸後的黑煙?
“白棉花,白糖,白磷,白色生石灰!”劉悟透以此類推,渾身一顫,清醒過來,決定剔除傳統火藥的黑色木炭末,尋找白色更易燃的物質代替,混合物也可以。
當晚,鐵匠就把媳婦的新棉襖拆破,掏出一團雪白棉花做燃燒實驗,他驚奇發現:乾燥純絲的白棉花燃燒時不是在冒白煙,而是根本就沒冒煙,殘渣極少。
他又往白棉花裡添加硝粉硫磺,謹慎點燃後,“轟”的一聲炸響,冒出極淡的白煙,吵醒了臥室裡的媳婦。
發現吵醒了懷孕的媳婦,鐵匠立即收拾放置好實驗材料,高興入房睡覺。
經過七天的實驗,劉悟透把高純度的硝粉硫磺白棉絲白磷白糖五種物質按比例調配,成功研發出無煙烈性火藥。
最後一步:彈殼底火(火帽)。劉悟透拆彈時就認為現代步槍子彈的底火原理就是古代火炮的引信點燃裝置,子彈的底火材料要求極其敏感易燃,步槍拉栓鎢鐵撞針一撞,底火就點燃,迅速引爆殼內無煙烈性火藥。
以此類推的劉悟透突然想到山村人家灶台生火用的火鐮和打火石,一種富含鎂矽成分的金屬棒和石頭,敲打撞擊能產生火花星子。
考慮一番後,劉悟透決定謹慎做一個又毒又火的大膽實驗:將水銀(汞),硝粉,甘油,硫磺,高度白酒,鎂砂粉,六種固液體按比例在低溫環境中均勻混合後,再曬乾,最後弄碎成粉末。
劉悟透又成功了,混合物粉末極其敏感,一擊就燃。
三大關鍵技術難題解決,鐵匠就馬不停蹄填塞組裝密封。
經過一個月的嘔心瀝血,一百三十顆漢陽造88式步槍子彈仿製品完成。鐵匠用錫紙包好,放入木箱送到牛角鎮衙門驗貨。
牛角鎮的鎮太爺就是鎮保安團團長,現任鎮太爺叫馬丕,五十四歲,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