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寡婦清娘家時就是織布高手,女孩時就在娘的示範下,坐在織機前,架子上一排經線,手拿著梭子丟來穿去,腳也在踩,把緯線織入經線中。
這樣不知疲勞地做,一絲絲的棉線就織成了土布。出嫁後夫耕婦織,更是勤勞。
她的布纖細均勻,看起摸起都舒服。街上有個換布店,夜裡織布,天亮可拿去換錢和換紗,周轉得特彆快,所以賺頭也多。
夫死後婆媳倆經營不善,家業垮了。這好,不然要當地主。
合作化後她就無心——也不可能——織布了,織機“束之牆角”。
食堂時被抬去當柴燒,她未阻擋,隻在背後哭了一場。
現獨居的寡婦清一門心思在灶台上。
每天將灶台抹得乾乾淨淨。她吃飯必先擱兩雙碗筷,請灶君和小神子用了,自己才用。
灶君也就是髻,為區彆其他髻,叫髻清。
寡婦清雖然清貧,蔬菜新鮮,飲食乾淨,髻清在此出落得苗條水靈。
髻清對寡婦清關照也很周至:灶前的灰,不令藏火;缸裡的米,不令生蟲;醃製的菜,不令酸腐;懸掛的肉,不令鼠咬。
連出行、涼寒都加以護佑。古語“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奧謂家神),甚是有理!
留仙鎮從互助組算起四年內實現“三級跳”,初級合作社升級成高級合作社,現又升級成立人民公社。
初級社既已將土地集中在一起,隻剩點私家柴山要歸公、入社的大牲畜原說“分紅”從未兌現而今也要歸公之類“枝節問題”。
所以高級社並未開什麼群眾動員大會,上級直接下發通知,便由幾個初級社合並而成,分配核算單位由也就幾十百來戶變成了幾百上千戶。
報紙廣播在高調宣傳高級社有便於集中力量辦諸如修水利、改田改土、機耕等大事優點的同時,還低調坦露了它便於推行上級各種政策,其實這才是主其他的都是次。
人民公社便又由若乾高級社直接合並而成。
這時整個時代已跨入沸騰燃燒的歲月,與成立高級社偃旗息鼓隻有乾部預知,群眾昨天還是初級睡一覺起來就高級了不同,成立公社那天開了萬人慶祝大會。
人民公社的先進性和威力由一位著名詩人兼學者和政治家概括為“一大二公,力量無涯”的八字真言,這八字真言乃天天在廣播中灌輸,並在城鄉各種標語牌上展現,與過去農村消息隻在報上登載一下的情況非可同日而語。
大初指規模大,很快便演進為大字領先,一切都大:大戰鋼鐵,大辦公共食堂,大辦托兒所,大辦圖書室,大興水利,大修公路,大割資本主義尾巴等。
公指公有化程度高,簡而言之就是家門口路邊的一棵草、一根柴過去歸屬不明朗,現在屬公社。
實行組織軍事化(公社叫師),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
勞動不記工分,吃飯不要錢,“跑步進入共產主義”。
時留仙公社各生產隊興起開辦食堂,上級早放棄土改那種深入訪貧問苦的穩紮穩打方式,而采用布告昭示、大會宣傳、鳴鑼催促的大呼隆方式,稱食堂是農村幸福之源,叫各家趕快將所有糧食、雞、鴨、豬、鐵鍋、柴草等,送去集中,並自毀家裡爐灶。
人們驚惶聚議此事,善慮者說:“這次食堂化,工作隊沒有坐大船來呀!”
戀舊者說:“所以說工作隊坐大船來,就是要好一些!”
善慮者反問:“你說工作隊坐大船來,要好在哪裡?”
“這這,至少不會搞得你個摸門不著、跟鬥撲爬。”
擔驚受怕者說:“是呀是呀,合作社合並公社,工作隊也沒有派大船來!”
智者道:“合並公社,又不關社員的事,工作隊當然不坐大船來!”
頂牛者道:“征購糧賣餘糧,也不關社員的事?就是糧站來的人,調查來調查去,然後派個數字給你。工作隊也沒有坐大船來!”
馬後炮問:“食堂化小事一樁,不派工作隊就擱得平,你們信不信?”
“不信!”頂牛者道,“你憑啥說?”
智者接過問:“這個食堂化,是封土說要辦,還是正府說要辦?”
“笑話了,封土,當然正府!”
“那這十年間,正府說要辦的事情,哪一件沒有辦成?你舉出來!”
舉座無聲,大家都跌進記憶之溪摸索滾爬翻筋鬥嗆水去了。
村裡乃鍋瓢叮哩哐啷,柴草悉悉耍耍,糧食嘩嘩啦啦,豬兒哼哼哈哈,雞鴨撲騰撲騰,農民哼哧哼哧將糧食柴草背著挑著,眼斜嘴歪將豬兒羊兒牽著抱著,向生產隊指定的處所集中。
家裡都空蕩蕩,很快街上也變清靜,隻聽學校裡老師在彈風琴教《愛社歌》:
水養魚唻,那個魚靠水呀,
咱們社員唻,靠的公社生產隊唻唻唻!
它是社員的家,子孫萬代多歡喜!
人人要愛社唻唻唻!人人要愛隊唻唻唻!
大河要是沒有水呀,那個小河乾唻。
集體那個利益呀,最寶貴唻唻唻!
寡婦清如所有長腦瓜的人,暗中留下點糧食,不知藏在哪裡安全。
生產隊長王金山清查路過,見她抱個壇兒在自家屋裡打轉,喝問:“你在做啥?你抱的啥?”
寡婦清未及轉身,壇子就被人衝進奪走了。念她是寡婦,未抓去遊街。
民兵道:“你哭啥?真不識好歹!人家肥豬都交了,你才交點糧食!”
“我還交了兩隻生蛋雞,兩隻鴨子!”
王金山道:“趕快檢查了走!”
民兵聽王金山帶赦免的口氣,在室內轉一圈,沒有明顯挖動痕跡就走了,任她坐在地上哭。
各家灶台非拆不可,寡婦清家的放了一馬。寡婦清還獲準將食堂的東西打回家吃,因此眾髻逃離時,髻清能留下,為她送了終。
為辦食堂,王金山選了房屋當道又連片的魏婆婆等四戶人家房子,將四家攆去與彆家擠著住。
四家一家打通做大廚房,一家打通做儲備間,兩家打通做飯廳。
五個炊事員中,四個是家裡有勢力的,群眾選的隻有玉瑛一個。群眾選她一是她會做菜,二是成份不好自己才不會多吃多拿。
而實際上選她最大的好處大家事先並沒有料到,就是彆的炊事員飯勺子會認人,她不會認人,到後來缺糧下鍋,舀清湯寡水的菜稀飯的時候,她一律都是將桶底攪一下之後,從中間舀。
在有兩人掌勺的情況下,沒臉麵的人都往她這邊站。
玉瑛被選作炊事員激動不已,從宣布到散場一直淚眼不晴。
食堂第一頓早餐,計劃做花卷、肉包子和炸油果子,幾樣過去都是做來敬祖宗、敬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