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周代有樂官采集歌謠也就是采風之製,這據說就是《詩經》“風”這一部分的由來。盛世一度也興起了采風熱,這卻與“樂官”甚至與音樂界無乾,後結集而成了《紅旗歌謠》。
詩歌熱升溫,上麵號召每縣都要出幾個李白杜甫。
有位大文豪寫道:
“麻城中稻五萬二,
超過繁昌四萬三。
長江後浪推前浪,
驚人產量次第傳。
到處都是新李杜,
到處都有新屈原。
荷馬但丁不稀罕,
莎士比亞幾千萬。”
李太白“到處”一抓一大把——
“一根扁擔丈二長,二郎擔山趕太陽。”
“撕片白雲揩揩汗,湊近太陽吸袋煙。”
“端起巢湖當水瓢,哪方乾旱哪方澆。”
“玉米稻子密又密,鋪天蓋地不透風。就是衛星掉下來,也要彈回半空中。”
氣魄與想象均不讓太白。
杜詩側重一個憂字,沉鬱頓挫,就不好辦,沒有土壤。
看這一首:“我是喜鵲天上飛,社是山中一株梅。喜鵲落在梅樹上,石滾打來也不飛。”
隻能說稍有點兒悲壯和頓挫的味道,像預言了什麼。
熔爐很快煉出了成千上萬噸詩。
有的縣一個月就拉了一車幾百斤重的詩歌去省文聯。有的廠一個月寫在大字報上的詩歌就有十萬多首。
詩棚、詩亭、詩窗、詩牆、詩歌欄、獻詩台、賽詩會、戰擂台遍布各地。
詩歌村當道的牆壁都用石灰水刷白了,村裡安排人每天在那裡畫畫和做詩。
鴨嘴山水庫工地亦擺起詩歌擂台。
詩歌是精神產品,很難想象氣喘籲籲吭吃吭吃之際頭腦能產生靈感。
指揮部遂按仇鷹建議,凡高小以上文化的人,及雖無學曆但已向廣播站投過稿的人,每天延長休息半小時,用來寫詩。
仇鷹甚至準備將這些人組成詩歌戰鬥營,采取插紅旗、拔白旗的手段促進生產。
考慮到文人相輕,集中恐難出好作品,才放棄這個念頭。
冷駿也心血來潮地寫了幾首四不像——
樹紅旗
樹紅旗,拔白旗,管你喊娘喊老子。紅旗迎風高高飄,白旗下麵骨成堆。(自注:白旗是帝國主義反動派。)
人民公社是金橋
人民公社是金橋,通向天堂路一條。托塔天王失顏色:玉皇,公社社員來了!玉皇:卿等莫慌!天上一日,世上千年。打個盹兒,再看!
赤膊化、彩妝化
梨花白,桃花豔。驅動鴨嘴十萬兵,力量比天大。梨花成泥香如故,桃花輕揚上九霄。啊,一步之遙,姑娘差點上了天堂!
廣播站女播音員反複播秦吉了銜來的“尋人啟事”,內容與偃師淩虛閣廣播的一字不差,被仇鷹叫停。
仇鷹懷疑這是特務接頭的信號,拿稿紙去找冷駿研究的途中,怎麼覺得尋的就像是冷駿?
站著又看一遍稿紙,覺背心有股寒意。
女播音員挨仇鷹批評後不久,冷駿來了。
她拿著詩稿都要輕輕念一遍,看拗口不拗口。
她念一遍冷駿的詩後情緒一振:“嘿,你寫這三首,是我們收到的最好的詩了!”
瞟詩人一眼:“第二首打個盹兒,再看,怎麼講?”
詩中得意之筆稱為詩眼,詩眼若是含蓄的這種,說明了便覺乏味。
冷駿便也瞟她一眼。
她覺得在考自己,就說:“玉皇代表的是懷疑派、右派,對不對?”
“雖然我這首詩不好,但是一首好詩,就是要有各種各樣的解釋。”
播音員懷著激動心情播出了這三首詩。
所謂“人是樁樁,全靠衣裳”,詩朗誦叫三分文字,七分播音。
仇鷹聽了廣播一方麵很興奮,覺鴨嘴山詩歌擂台無擂主的局麵總算結束了!
一方麵又對作者冷駿是特嫌感到遺憾。
他去廣播站要來詩稿,戴著懷疑作者是特嫌的有色眼鏡看,發現大有問題。
第一首詩“白旗下麵骨成堆”,詩人成分好可以,成分不好嘛……
第二首,不是什麼諷刺玉皇是懷疑派,作者自己就是懷疑派,白旗!
第三首——這首最刺激仇鷹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