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歲和三年的冬天比往年都要冷,連盛京都連著下了幾天的雪,青磚砌成的街道上積了一層薄雪,街上隨處可見在雪地上嬉鬨的孩童。
瑞雪兆豐年。
眼看著就要到年節,家家戶戶都忙著置辦年貨,京中早早便有了喜慶的味道,路上行人的臉上又掛上了笑意。
自從北地起了戰事,盛京中已經許久沒有這樣喜慶的氛圍了。
這倒不光是因為這場罕見的瑞雪,更重要的是北狄退兵了。
但這種喜悅卻沒能傳到朝堂和宮中。
自從北狄退兵的消息傳回京中,朝中便開始流傳起顧海望私通北狄的傳言。
年關將近,又到了一年一度戶部算總賬的時候。雖然賬目還沒有完全統計出來,但每當朝議提及來年的規劃時,戶部尚書虞江輝都在錢財上十分謹慎,鮮少鬆口,話裡話外都在暗示著今年國庫虧空嚴重。
而每每提到國庫,陳遠思都會旁敲側擊地說起顧海望戰敗的影響,說他此役大敗是國庫吃緊的罪魁禍首,緊跟著就會有大臣站出來順著他的話質疑刑部為何至今仍沒有對顧海望論罪,有包庇之嫌。
頗有些秋後算賬的意思。
陳遠思喜的是何青長這一回京,便意味著前線戰事將息。如此一來,戶部兵糧的壓力總算是鬆了一鬆,他這一陣子為了塬上倉場的虧空拆了東牆補西牆地左右騰挪,可也是快到極限了,若是這仗再打下去,早晚都要扛不住。
對於這些說辭,葉傾懷從來不置可否。
他的返京讓顧世海和陳遠思的臉上同時露出了笑顏。
他的心思都擱在了另外一件大事上。
更重要的是,戰事一旦平息,顧海望的案子便沒有了拖著的理由。
隻是兩人心中所喜並不相同。
這可是百年難見的奇事。
何青長就是在這樣的局麵下在萬眾期盼中回到了京城。
第(1/3)頁
第(2/3)頁
兵部不僅是每年朝廷開支最大的一個部門,更是顧世海最重要的錢袋子。
偶爾爭吵得利害了,葉傾懷也隻說等顧海望清醒過來之後再做論處。
但此時的顧世海似乎根本不關心明年的財政預算。
隻要年前能把顧海望的案子搬上台麵,戶部就能將今年國庫虧損算在他戰敗的罪過上,如此一來,明年的預算上顧世海的兵部就彆想占到一點便宜。
也是為了這件事,他才急急地寫信給駐紮前線的何青長,讓他速速回京,回到兵部主事。
他需要在京城中有壓倒性的武裝力量,而這離不開兵部的運作。
何青長入京的當夜,就進宮麵見了皇帝。
見到何青長的時候,葉傾懷有些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