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親兵。”
這是衛莊親自帶了一整年訓練出來的精銳部曲,人數雖然少,但卻個個都是真正的精兵。
這次信陵君也真是下了血本了。
黃歇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倒是不怎麼在乎這一千人的戰鬥力。楚國雖然因為根深蒂固的製度原因讓中央很難做到令行禁止,但此時負責與秦國作戰的是楚國之中最大的軍功封君家族項氏,戰鬥力方麵他並不擔心。
不過衛莊既然帶過來這麼多親兵,顯然是真的打算跟楚軍共進退,而不是隨時準備抽身離開,這讓他對於信陵君的承諾又多信了一分。
黃歇也能看得出來,信陵君此舉是為了找楚國幫忙分擔壓力。但他其實也在賭,麵對兩條戰線的重壓,秦國到底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因為黃歇自信,比起楚國來說,河西之地的魏趙韓燕聯軍明顯破綻更多更大。如果是他的話,肯定會選擇先朝弱的那一方動手。
借著這個機會,楚國能撈多少是多少,等信陵君那邊撐不住了,他們再改變策略也不晚。
思索完畢之後,他當場寫下一份王令,蓋上楚王璽印之後交給了王宮侍衛:“你去給大將軍項燕傳令。”
侍衛離開後,黃歇看著衛莊,開口試探道:“衛莊先生出身鬼穀,此番助我攻秦,必能立下汗馬功勞。若能取得巴蜀之地,便是封君之位也不在話下。”
第(2/3)頁
第(3/3)頁
這就是赤裸裸的拉攏了。
而且提出的條件還很誘人。
在當今七國之中,也就隻有楚國才能如此康慨地許諾封君之位。
在彆的國家,封君除了宗室之外,就隻有立過大功的將相,而且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可能授予。
比如白起、李牧、廉頗等人的封君頭銜都是戎馬半生才博來的。不可能打一次勝仗就給個封君,那後麵就沒辦法再賞賜了。
但是楚國不一樣,比起集權製國家,楚國更像是一個聯邦製的國度。那麼大的國土本就是由五六十位封君的領地組成的,王室隻不過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一支罷了。
所以得到了新的土地,自然就會誕生新的封君。
而項氏本就是楚國內部軍事力量最強的封君了,為了避免他們一族的勢力在戰後過度膨脹,影響到楚國的穩定,派出其他人分享功勞就是個不錯的注意。
如果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將領還沒有資格在跟項氏一族搶功,但衛莊不同。
前麵說過,鬼穀一脈的前輩們實在是太給力了,他們闖出來的名頭將鬼穀打造成了一塊金字招牌。
就像韓國內部也沒有人對從未領過兵的衛莊擔任上將軍有什麼質疑一樣,鬼穀出品,就是這麼令人信服。
即便是黃歇也很眼饞,想要將衛莊收入麾下。
他提議之後,見衛莊眉頭微皺,神情沒有想象中那麼欣喜,於是回想了一下搜集到的情報,又加了一句:“聽說鬼穀的另一位弟子正在為秦王效力,而且尚無爵位。”
言下之意,你要是當了楚國的封君,可就遙遙領先蓋聶一大步了!
不得不說,黃歇不愧是把持楚國朝政二十多年的老政客了,對人心的掌握真的是爐火純青。
原本對這個封君絲毫不感興趣的衛莊聽他這麼一說,心底不由得也湧起了一抹火熱。
/63/63440/18943314.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