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魏無忌雖然已經心存死誌,但他並不是那種腦子一熱就盲目獻身的人,所以在那之前該安排的後事也需要一一安排好。
魏國,三晉,以及最重要的……蒼龍七宿。
魏無忌得到蒼龍七宿的過程很偶然,雖然後來通過查閱各種資料明白了這東西的價值,但對於它究竟有什麼用還是很迷茫。
他隻知道這才是魏氏的先祖們真正敢於分裂晉國的底氣所在,是宗脈一定要永遠守護下去的重要寶物。
魏無忌沒有值得托付的子嗣,所以這個東西他隻能選擇交給哥哥魏王。
因為要以自身做餌,再加上身為聯軍主帥,他不可能偷偷潛回魏國去交代後事,於是隻能選擇讓朱亥帶著蒼龍七宿外加一封密信悄悄回到大梁。
隻不過,早就因為蒼龍七宿盯上了他的東皇太一怎麼放過這種機會?
在大軍環繞之下,他不好下手,但是從河東到大梁這一路上,機會可就太多了。
朱亥雖然是信陵君麾下的首席猛士,但跟東皇太一比起來,卻壓根不在一個賽道上。
於是……
“這就是蒼龍七宿嗎?”
握著那隻金青色的銅盒,東皇太一手背上的青筋微微凸起,可見他的心情有多麼激動。
銅盒大約一掌見方,上麵繪著許多古樸的紋路,底部還印著一個由四段連線構成的不規則方形圖案。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看不出它代表什麼,但作為陰陽家的東皇太一,精通星象的他一眼就看出來了,那是東方蒼龍七宿中的氐宿星圖。
氐者,下係角、亢,為龍之前足。
也正是這個圖案讓才讓東皇太一確信了這個盒子的身份。
不過除了那些裝飾之外,盒子上最醒目還是一道繁瑣的機關。
之所以說它繁瑣,是因為東皇太一研究了半天也沒能將其打開。
“或許是缺少了什麼關鍵的輔助物件吧?又或者它們本就不需要打開,隻需要湊齊即可。”
蚩曜隱約記得,解開蒼龍七宿的謎題似乎需要三個條件。
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和正確的人嗎?
“應是如此。”
東皇太一順勢下了台階,緩解了一下自己剛才的尷尬,“魏國的這份已經到手,秦韓燕趙四個暫且擱置,齊國的就在那裡放著,那麼剩下的就隻有楚國了。”
“你的人有查出來什麼線索嗎?”
“上代楚王熊完死的突然,而且跟李氏脫不了乾係,她的兒子自然不足以托付大事。令尹黃歇雖一直得他信重,卻終究不是宗室之人。有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的前車之鑒在,他應該也不會做出這等蠢事來。”
東皇太一述說著陰陽家這段時間的收獲。
“所以呢?”
“所以這份秘密恐怕會落在其他宗室成員的身上。”
“如今楚國宗室中表現傑出者都有誰?”
“嗬嗬,說起來有些諷刺,楚國內部並無太過出挑的宗室子弟,倒是秦國……”
“昌平君?”
“昌平君、昌文君兄弟,可以說是目前表現最傑出的楚國宗室成員了。”
畢竟坐到了秦國左相的位置,說一句最傑出並不過分。
“但就憑當時楚王的境況,他能有辦法將東西悄悄送往秦國嗎?就算能送,他就不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嗎?”
蚩曜對於這個猜測並不看好。
昌平君、昌文君兄弟是上代楚王的子嗣不錯,這個時代也多有接外國質子回國繼承王位的現象。但那至少也得等到人真的回來了,才可以交付大事。從來沒見過八字還沒一撇呢,就直接把國家最重要的寶物送出去的。
“我並沒有說熊完把蒼龍七宿送出去了,隻是懷疑他把東xz了起來而隻將線索留下。甚至有可能留了不隻一條線索。”
東皇太一緩緩解釋道。
“這麼看的話,找到蒼龍七宿也算是對繼承人的一份考驗了?”
蚩曜沉吟道,“是因為覺得太子之母不可信任,但又發現太晚難以反抗,所以想要從其他宗室成員中選擇新君嗎……這倒也比較符合一位國君的心性。”
“那麼接下來就需要挑選一些楚國的宗室來布置監控了。你有重點懷疑對象嗎?”
“有。”
東皇太一吐出了一個名字,“比起遠在秦國的熊啟兄弟來說,熊完的另一個兒子熊負芻得到線索的可能性更大!”
第(1/3)頁
第(2/3)頁
‘楚王負芻嗎?’
蚩曜對於東皇太一的眼光還是比較佩服的,雖然從自己的角度來說,未來當過楚王的負芻和昌平君理所當然是最佳懷疑對象,畢竟從既得利益的角度看,這一切都非常合理。
可沒有天眼的東皇太一也能做出同樣的推斷,就顯得相當不凡了。莫非他用占星術算到了這些?
“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了,我們不用打擾他解謎的過程,隻需要截胡最後的結果就行。”
……
……
魏國舊都,安邑。
信陵君賣得破綻的確很有效,正如他認為乾掉王翦可以大大延緩秦軍攻伐六國的腳步一樣。
王翦也非常明白信陵君對於六國的重要性。
戰國四公子中,平原君趙勝算是能力和成就最低的一個,最大的功績也不過是在秦軍的圍攻下死守國都hd三年,而後說服楚、魏出兵,合理擊退秦軍而已。
相比之下,春申君為楚國開疆擴土,執政數十年;孟嘗君雖然人品經常受到詬病,但能力是真的超強,曾經輾轉齊、魏、秦三國為相,都作出了不小的成績。當時他的封地薛甚至有著獨立於各國之外無所屬的地位。
至於信陵君,則像是一個完人。
他兩次救趙退秦的功績無可指摘,更兼品德高尚,聲望之高堪稱當世楷模。
六國合縱原本並不太被秦國放在心上,畢竟又不是第一次遇到了,隻需要等著它們自己內部崩潰就好。
但這一次雖然合縱盟國內部還是出現不少問題,卻始終沒有分崩離析,而且還真的讓秦國君臣幾番受驚,這一切皆是因為有信陵君居中協調的緣故。
所以,在秦國看來,合縱不是最大的威脅,信陵君才是。
尤其是在合縱眼看著要走向失敗的時候,他竟然還能搞出來一個似模似樣的三晉一體作戰化實驗,險些讓晉國這個亡靈複生。
所以,當王翦察覺到自己或許有機會可以為秦國除去這個大威脅的時候,也是萬分心動的。
與專心兵事的李牧不同,王翦在軍事才能不弱於他的情況下,還有這較高的政治嗅覺。
如今秦國內部的情況他也看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