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戰爭秦國雖然贏了,但代價卻是內部的矛盾被押後且膨脹了。
君權與相權之爭,一個搞不好就會讓秦國陷入天大的麻煩。
要是君王軟弱一些也就罷了,前十年呂不韋這個丞相其實乾得其實非常稱職。他跟莊襄先王相處得就挺好,莊襄王身體柔弱多病,一般事務都交給呂不韋來處理。
但是秦王政不同,他年輕、有能力也有野心,並不甘心做一個像先王一樣的國君。
大王和相國都極有能力,這對於秦國來說本該是雙倍的驚喜,但很可惜,世事並不總能如人所願。
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兩人的爭鬥是免不了的。
這一次秦國之所以在戰爭前期如此被動,最大的原因就是合縱一方發起戰爭的時機正好卡在了大王準備跟相國攤牌的時候。
那個時候,秦國朝堂之上暗流湧動,軍方各大將領則因為都不太願意摻和這事選擇外調,眼不見心不煩。
如此一來,才給了六國可乘之機。
但秦王和呂相的矛盾這一次雖然被外敵給壓下,但不代表就沒了,它遲早需要解決,而解決的時候免不了又是一番動蕩。如果魏無忌不死,以他的戰略眼光,下一次又趁著這種時機跳出來搗亂怎麼辦?
所以王翦下定決心,定要為秦國掃除隱患!
……
……
兩個打著相同主意的人,就在河東之地展開了一場充滿爾虞我詐的激烈交鋒。
一方是名滿天下的信陵君,另一方則是秦國當前最閃亮的將星,這一場巔峰對決幾乎吸引了全天下目光。
相比之下,前任楚王之子,現任楚王的弟弟公子負芻在國內的一些小動作就沒什麼人關心了。
但世事無絕對。
比如說陰陽家就有一支小隊專門在盯著他。
當他派出手下喬裝打扮離開郢都的時候,東皇太一立刻便得到了消息。
“終於開始行動了嗎?”
他淡淡一笑,倒也不急著去跟,畢竟如果熊完真的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了什麼隻有他們自己才能解開的謎題,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等他把東西拿之後再下手。
半渡而擊的話,萬一自己不會接著解謎,豈不是尷尬?
所以東皇太一還是吩咐手下重點盯著負芻的動向,至於他派出去的那些手下,方便的話就跟一下,不方便就算了。
第(2/3)頁
第(3/3)頁
至於蚩曜,他這段時間倒是難得的忙碌起來。
因為秦楚之間的戰事,巴蜀之地已經維持了數十年的平靜被打破。
村莊、小鎮,到處都是烽煙。
秦國因為多線作戰兵力不夠的原因,就地征發了很多民夫來幫忙保障後勤供給。
這個過程顯然不會有多麼溫和,而且家裡失去了頂梁柱後,很多家庭連維持自己的生計都很困難。
因此巴蜀兩地眨眼間就出現了非常多的流民。
他們有些是丈夫被抓走後,妻子帶著孩子逃難;還有一些乾脆就是為了逃避被抓壯丁帶著全家人一起跑。
也幸虧巴蜀多山,秦軍也沒那麼多功夫派人搜山尋找他們。
但是山上的環境畢竟惡劣,也不是誰都能在那裡一直生活下去的。
於是更多的人其實在一直遷徙,用類似於打遊擊的方式躲避秦軍的搜查。
不過這也不是長久之計,而且有一些本地的大家族也在配合秦軍清查人員流動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終於有人求到了蜀山。
巴蜀歸秦這麼些年,秦國對於蜀山的壓製一直非常嚴格,再加上蜀山因為懷璧其罪的緣故一直被陰陽家覬覦,所以大長老也一直在退讓,不願意招惹更多的麻煩。
也正是因為這樣堪稱綏靖的作風,蜀山在巴蜀人民心目中的威望一降再降。
這一次如果他們再無動於衷的話,曾經代表整個巴蜀信仰的聖地,恐怕就要名存實亡了。
而且蜀山弟子也多來自巴蜀兩地,雖然後來有人將家人搬遷到蜀山腳下聚居,但還有一些弟子不願搬家,再加上他們的親戚朋友等等在這次事件裡麵也被不同程度的波及。
所以就算蜀山沒有動作,那些被波及的弟子恐怕有不少也會請命下山去。
“與其如此,不如由我們來做。”
蚩曜對大長老說道,“至少由我們出麵的話,秦國方麵也會或多或少給一點麵子,要是放任弟子們擅自行動,萬一與秦軍起了衝突,事情就會變得更加棘手。”
“你說的有道理,但是……”
大長老先是微微頷首,對他的觀點表達了讚同,但隨即又皺起眉頭,“秦國對我們態度可一直都不怎麼樣,就算我出麵,恐怕也很難改變如今巴蜀的境況。”
“大長老請放心,今時不同往日,”
蚩曜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秦國如今想要守住巴蜀,是需要我們協助的。反之,如果我們襄助楚國,那麼這片地域的歸屬恐怕還有的商量。”
“好!那我就……”
大長老一頓拐杖,話剛說到一般,便有弟子在外麵通報。
“秦軍派使者來了?”
大長老有些驚詫地與蚩曜對視了一眼。
“看來他們已經意識到了蜀山的價值,”
蚩曜的臉上沒有任何驚訝或者動容,侃侃道,“走吧,正好免得我們下山去找了。”
……
……
蜀山整體風格非常簡譜,並沒有什麼掌門大殿之類的建築,因此那位使者就坐在一間普普通通的客房裡。
大長老和蚩曜過來之後,那人轉過身來,隨意地拱了拱手:“稅仁,見過蜀山大長老!”
聽到他的名字,大長老眉頭一皺。
稅氏是蜀中大族,也是跟秦國方麵關係比較好的家族。如果是去其他地方做使者,哪怕是去楚軍營地,以稅仁族長的身份也怎麼都夠了。
但是麵對蜀山不行。
因為在被秦國吞並之前,蜀山的地位在巴蜀是至高無上的,像稅仁這種身份的人能見一麵大長老都算是榮幸了。
所以派出這樣的使者來,說明秦軍心裡對蜀山恐怕並沒有多少尊重。
果不其然,稅仁的下一句話就將這份姿態暴露無遺:“我軍得悉,有不少蜀人都逃到了蜀山地界以躲避兵役,還望大長老配合,讓我將那些人通通帶走。”
/63/63440/18999645.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