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金明態度極為堅決,再加上一些兵卒的拱火。老實人蔡斌自知勸不住,也就沒在開口。
但是,他內心對於邱金明的舉動是很不看好的。
第一,李素現在已經不是當初一個小小的什長了,而是邊軍千總!
第二,就是背景原因了,正式成為邊軍一員就是什長,其後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從什長到千總的跨越。足以說明李素背後有著極其深厚的背景和人脈。
對於蔡斌來說,一些銀錢遠遠不如李素身後的背景來的更實在更重要。
可是邱金明已經被金錢蒙蔽了雙眼。
……
中軍大帳此刻也吵成了一團。
“將軍,並不是卑職質疑您的計劃。”
“收複羯羅是邊軍諸將的職責所在,也是畢生之追求。可實在是邊關錢糧有限,根本不足以數十萬將士再次遠征羯羅。”
“雖然此次繳獲了上萬匹戰馬,可是戰馬靡費的原因十之八九是馬蹄使用過度,磨損破裂所造成的。”
“此一戰役,重甲軍要全部更換馬匹,所繳獲的戰馬入不敷出,如若不重新補充戰馬,咱們的重甲軍隻能束之高閣。”
江淮真言辭急切,希望大將軍能夠收回年底再次征伐羯羅的成命。
“收複羯羅勢在必行,隻有解決了羯羅,邊關才能徹底安寧,為此多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
“淮真將軍一直反駁將軍的計策,莫不是重甲軍畏懼羯羅騎卒?”
連水生鄙夷的說道:“若是重甲軍有困難,卑職手下一萬將士,隨時可以接替重甲軍的位置,為收複羯羅拋頭顱灑熱血!”
“你手下的一萬士卒能跟重甲軍相提並論?”
“難道羯羅人的弓箭並不鋒利?”江淮真冷笑一聲。
齊胤坐在堂下,以手拄著腦袋看下邊將領們爭論不休。製衡之術並不僅僅存在於朝堂,在邊關也是如此。兩方的爭論代表著不同的看法,討論出一個合理的辦法才是齊胤最樂意看到的。
過了許久,兩方仍是爭論不休,戰馬靡費的原因他們都沒有辦法解決。
此時,一個親衛領著李素走了進來。
齊胤沒有第一時間去接見,李素就低著頭站在角落裡,側耳傾聽著亂糟糟的爭論。
聽了一陣,李素才弄清楚,原來這些人爭論的話題是關於馬蹄的損耗。
李素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這不是撞到擅長的領域裡了麼?
馬匹損耗一直都是一個難題,在前世的一些朝代裡也是如此。
馬蹄鐵的廣泛應用好像是在元代之後,在此之前雖然其他的一些朝代裡也有過應用,但是並不廣泛。
可是他並沒有在這個時候站出來。
隻有讓他們討論的精疲力儘了,齊胤也聽的膩煩了,等到那個時候,他再拿出來一個可靠的方案,才能讓他得到的利益最大化。
沒辦法,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啊。
京都之行,一個千總的職位還是遠遠不夠的。
此時,徐老訓斥了這些吵吵鬨鬨的將軍們。
“羯羅乃是大虞的心腹大患,收複黃風穀隻是第一步,年底收複羯羅全境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