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熱點變化的很快。前幾天你還感覺全世界都在關心的話題,一個周末過去可能就已經過氣了。
對於網上針對網劇的爭論,幾家視頻網站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以為大家說一說慢慢就散了。畢竟這又不是什麼娛樂八卦或者熱點新聞,沒幾個人會對這種爭論感興趣。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小半個月過去了,關於“網劇審查”的話題不但沒有平息,反而是愈演愈烈。
一開始,還隻是網上的一些網友留言和發帖在聊,慢慢的,一些自媒體營銷號和新聞網站也開始出現類似的話題。到最後,甚至連一些傳統媒體,乃至於人民、新華這樣的央媒都開始談論起了“網絡自製劇是否需要增強文化審查”的話題來。
“肯定是有人在背後故意引導。”樂時影業的辦公室裡,劉軍抿了一口手中的茶水,語氣肯定的道。
一旁的五百皺眉問道:“有人引導是肯定的,但關鍵是誰會這麼乾?目的是什麼?”
“是誰乾的我不知道……”劉軍冷笑一聲:“但是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引得官方下場,重新調整針對網播內容的審查製度。”
說完,他又看向一旁的孟白問道:“孟老弟怎麼看,你覺得在幕後推波助瀾的會是哪一方?”
孟白聞言一笑:“我們懸疑推理界有一句名言,叫做如果你不知道誰是凶手,那麼隻需要看一下誰是最大的受益人。”
劉軍幾人皺眉,如果是隻攻擊某一兩家視頻平台或者是某一兩部作品,那很有可能是其他幾家“友站”乾的,但現在這個攻擊範圍卻把所有的視頻平台和整個網劇市場都包含了進去,那這個受益人……
“是電視台吧。”樂時影業影視部的一個負責人在一旁說道:“隻有他們有理由無差彆攻擊整個網劇產業。”
其他人這會也都反應了過來,確實,那些老牌傳統的電視台是最有可能的了。
至於他們這麼乾的動機也很簡單,利益之爭。
傳統電視台的收益,一小部分靠財政撥款,絕大部分則是靠收取企業的廣告費和讚助費。電視台的收視率越高,廣告費的價格也就越高,可以說“收視率”就是電視台的命根子。
進入網絡時代,電視台的收視率一直都在緩慢下滑。十年前一部電視劇收視率破3、破5才算優秀,但到了現在能夠破2就已經算是爆款了。
對於電視台來說,電視劇、綜藝節目這些娛樂內容向的產品就相當於是他們最大的護城河。雖然各種劇網上也能看,但靠著首播優勢始終還能站穩腳跟。
可隨著網劇的興起,這條“護城河”似乎開始變淺了許多。之前的《萬萬沒想到》,還可以認為是迷你段子劇,“上不了台麵”。但隨著《靈魂擺渡》《暗黑者》等一批精品“長劇”的出現,卻撕碎了那些傳統影視最後的“遮羞布”。
最關鍵的是,企業和廣告商們似乎也注意到了網劇的情況,相比於電視台,視頻網站的廣告更便宜、更效率、更具有人群針對性。
反正都是投錢,那為什麼不把錢投在更具有性價比的一方呢。
所以從下半年的三四季度開始,很多電視台的營收和利潤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速放緩。並且越是以娛樂為重心的電視台,這種放緩幅度越明顯。
很顯然,有相當一筆廣告費流向了新生的網劇市場。
常言道,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如今這麼明顯的利益損失,電視台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必然會針對對手的弱點出招。
目前來看,他們的攻擊很準,正打在“網劇審查”這個七寸上。
“也未必是故意聯手,更有可能的是心照不宣。”孟白道:“不隻是電視台,那些靠他們吃飯的影視公司和傳統媒體,也都會跟著一起落井下石。”
“那咱們怎麼應對?”五百皺眉問道。雖然最開始是搞微電影的,但真正讓他收益最大卻是從網劇,因此他也下意識把自己帶入到了視頻網站這一邊。
劉軍聞言,苦笑著搖搖頭:“恐怕是沒辦法了,我這邊已經收到風聲,明年過完年以後,相關文化部門很可能會發起一個針對網絡劇和網絡電影的會議,商討新的網播審核辦法。”
“這麼快!”一旁的孟白驚訝了一下:“有消息說具體的審查辦法是什麼形式嗎?”
劉軍道:“現在還沒有詳細的消息,但無非也就兩種方式,要麼是和電視劇、電影一樣,走先審後播的審批機製,有許可證才能上線;或者是備案製度,在相關部門申報備案拿到備案號就能播出。”
“那還是備案製要好一些。”五百道。
孟白歎口氣,這兩個製度也就是半斤八兩的區彆。總之無論怎麼改,網劇目前這種完全不需要審查的紅利期可能再也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