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先是詫異,隨即內心狂喜。
說實在的,他還真怕自己兒子的性子將來越來越寬厚,越來越看重自己在那些文臣嘴裡的聖君描述。
如此便容易被他們給玩弄於鼓掌當中。
官僚們是絕對不能相信的!
他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小心思。
他們哪有諸葛亮那種一心想要匡扶漢室,還於舊都的忠心啊!
朱元璋對於諸葛亮越來越推崇,因為他得不到這種“忠臣典範”。
現在他就跟曹操一樣,越得不到關羽的效命,他越想要關羽。
真要得到了,還不一定心裡會怎麼想呢。
現在大兒子標兒能得出這種結論,朱元璋是十分欣喜的。
“可你也要靠他們治理天下。”朱元璋臉上並無欣喜的表情流露出來:
“聽聽這些讀書人的聲音,他們叫嚷的可真是厲害啊,你小子算是捅了馬蜂窩。”
“哦。”
朱標也是輕輕頷首:“爹以前是怎麼處置這些讀書人的?”
“咱呐,以前也沒什麼機會讀書,成了事後才開始,所以咱對他們該打軍棍打軍棍,該發配邊疆發配邊疆,該砍了就砍了唄。
還能咋滴,讀書人多的是。
他們不乾,有的是讀書人想要當官咧。”
朱元璋毫不在意的道。
他可一丁點都不在乎什麼讀書人的身份,犯了錯落在他手裡照殺不誤。
朱標深以為然的點頭,隨即又攤手道:
“爹,那我還用擔憂什麼嗎?”
直到此時,朱元璋臉上才顯露出笑容來,對於朱標的這番回答很是滿意,認為兒子的進步非常大。
“王布犁教給你的?”
“他?”
朱標聞言也是臉上帶笑,隨即堅定的搖頭:
“沒有,他隻是說皇帝與臣子之間是對立互存的。
就算是他這個跟天子有親戚關係當臣子的,作為皇帝也不要完全相信。
因為待到大明滅亡後,皇帝很難低頭做為臣子苟活下去。
可手下的大臣完全可以另投明主,運氣好點不僅能活下去,還能有更好的發展。”
朱元璋愕然。
他知道王布犁是個聰慧之人,但沒想到會說出這種不利於他的位置話來。
“咱這好女婿是個實誠人呐。”
朱元璋忍不住歎息一句,事實就是這樣的。
朱標對於王布犁如此坦誠也是極為欣慰的,他說皇帝就是孤家寡人,這是曆史遺留下來的經驗之談,大抵是沒有人能夠破解的。
獨坐在那個寶座上,沒有人會舍得權力被他人分享。
“對了,咱聽說祖來和尚病了,你代咱去瞧一瞧他。”
老朱在派人去訓示日本倭王叫他管好手底下的人,彆再來大明當什麼倭寇了,並且在國書上稱他們為“倭”,氣的懷良親王差點把大明使者宰了。
然後第二年他就咽下這口氣,向大明稱臣,派來了祖來和尚為報聘使者,畢竟朱元璋以前也當過和尚,希望他們能夠有共同話題。
祖來和尚就跟著使者以及先前被囚進在日本的使者一同返回南京。
南京天界寺為此舉行了盛大的佛教法事普渡會。
此會延續了三天,參加的僧眾千人,朱元璋也親臨參與盛會,屬實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了。
“爹是想要讓我再側麵敲擊一下,他有沒有聽過倭國某處金銀礦的傳言?”
“嗯。”
朱元璋輕微頷首:“咱的人按照推算也該到了倭國,探查已經開始了,咱很是期待啊!”
聽到這話,朱標嘴角也勾起一抹微笑。
大明有銀礦之後,想必大明寶鈔的價值就不會一直下降了。
要是在沒有找到銀礦之前,大明寶鈔一直往下降的話,朱標認為會出大問題,很可能走了元朝的老路。
那個時候錢不值錢,百姓們活不下去,造反的人會不會更多啊!
現在這批人順利到了日本,沒有遭遇什麼風暴,在他看來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王布犁坐在縣衙大廳內,心裡是有些罵娘的。
老朱零零七也就罷了。
下麵的官吏一年上班就休息三天,他真是平等的把每一個人都當牛馬用啊!
王布犁掰著手指頭數了數,大概還有一個多月才到老朱生日。
如此“重要”的節假日,才休息一天。
當然了,王布犁也很慶幸。
畢竟那些高官們還得去宮裡給老朱慶生說祝福,這他媽的也就相當於沒放假。
難得拍皇帝馬屁的機會,全都得去捧場。
“駙馬爺,咱們去巡街?”捕頭鐘牛上前行禮詢問。
“今兒不想去。”
王布犁靠在椅子上,隨意問著:“夜秦淮又上新節目了?”
“聽說小公爺養了個戲班子,開始排練三國演義的故事了,挺受歡迎的。
小公爺還演起來了關二爺過五關斬六將來了,並且樂此不疲。”
“嘿?”
王布犁瞪大了眼睛,沒成想李景隆還自己個扮演起關二爺來了。
果然這些不用為吃喝發愁的人,就能夠隨意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等我想想,回頭去給他捧捧場。”
王布犁揮揮手,叫他們先歇息一會,甭總在街上溜達。
雖說明麵上不能給大家放假,但是在縣衙裡窩著,也相當於變相放假了。
該歇著歇著。
天天那麼拚命乾活,老朱也會讓你是應該的,並且俸祿還發那麼多。
朱元璋帶著太子再入仙境,看見一個少年天子,長得頗為白淨和瘦弱。
他眉頭再次皺起,怎麼大明皇帝即位都很年輕的模樣,一丁點都沒有成年的樣子。
這讓朱元璋很是疑慮,難不成當了皇帝之後,大都是短命鬼。
因為老朱聽過萬曆幾十年的年號,大明一年換了三個皇帝。
但是這個年輕的正德皇帝倒是讓朱元璋很是滿意,因為他是嫡長子身份的皇太子繼承皇位,實在是難得,這麼多皇帝他可就聽到這麼一位繼承皇帝的嫡長子。
朱標瞧著自己這位年輕的子孫,聽著這些歲數不小臣子的建言。
這個年輕皇帝目前需要麵對的是上一任皇帝遺留下來的三個難題。
第一,便是大明沒有足夠的收入;
第二,西北諸多衛所不能擊退蒙古人;
第三,太監和文官們在應當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上有著不同意見。
尤其是第三點,太監竟然敢於站在皇帝身邊出謀劃策,著實是讓朱元璋父子兩個震驚。
朱元璋為了防備外戚和宦官已經立了很多規矩。
曆史的教訓使朱元璋深切地明白宦官和外戚對於政治的禍害。
他以漢朝、唐朝的禍亂都是宦官作的孽。
這種人在宮廷裡是少不了的,隻能做奴隸使喚,灑掃奔走。
人數不可過多,也不可用作耳目心腹。
做耳目,耳目壞。
做心腹,心腹病。
對付宦官的辦法,要使之守法。
守法自然不會做壞事。
不要讓他們有功勞,一有功勞就難於管束了。
內臣不許兼外朝的文武官銜,不許穿外朝官員的服裝。
做內廷官不能過四品,每月領一石米,穿衣吃飯官家管。
尤其外朝各衙門不許和內官監有公文往來。
這幾條規定著著針對著曆史上所曾發生的弊端,結果朱元璋沒想到太監們還如此猖狂,竟然敢左右皇帝的想法。
朱元璋氣的拳頭都變硬了。
老朱出身窮佃戶,做過遊方和尚,到處叫化,從軍掌權後才和儒生接觸,也主動學習,沾染上了幾分書卷氣,會談古論今。
但其實老朱還是因為自己的出身低微有些不自信的,會有故作神奇的舉動,利用和尚道士,給他整點“奇觀”,從而鞏固自己的皇座。
從朱元璋打陳友諒,出征前有道人當眾說了什麼話,果然應驗,然後行軍順利,以及有著傳言天上有二十八個星宿,輪流下凡做人主,洪武帝是星宿下凡。
如今不流通的洪武錢,鄉下人很看重,孩子們佩在身上,以為可以辟邪。
朱元璋利用佛道兩教搞神跡的事情,直到後來解縉上書,請老朱自信起來,你就是真命天子,用不著神仙來證明自己。
老朱認為被人發現了,也就不搞了,他對兩派的興趣突然大減,不在談論這種事。
對於曆史他極為喜歡,主要熟讀書籍是為了從中找出王朝覆滅的問題。
從而避免大明也走上前潮舊路。
朱元璋也同朱標討論過宦官,還從曆史當中找出例子。
論內官則以為古代宦豎,管的是早晚當差打掃一些宮廷仆役事務。
從漢鄧太後以女主臨朝,用閹人做常侍等官,宦官才偷竊政權,作威作福開始一直到唐宋之類的。
現在這些太監們竟然也替他來處理國家大事,他則是自己跑出去玩。
當朱標聽到正德皇帝對著跪在地上的八個太監說他不信任那些文官,就信任你們,好好給朕乾的時候,是有些繃不住了。
這個思路是對的,但並不是讓你這個黨皇帝的把手中權力交給彆人啊!
尤其是太監!
朱元璋本以為天啟皇帝身邊有個立皇帝已經很離譜了,沒成想他的前輩竟然搞了八個!
伱娘的!
前任皇帝留下的輔政大臣們,又開始勸諫,並且上書了五條諫言,請天子改正,不要總是嬉戲。
請求他坐在皇帝的寶座上,處理自己的事務,萬不可把職權交給太監。
第一條是天子時常單騎馳騁出宮遊玩,不帶護衛。
“真是好大的膽子。”
朱元璋不得不咬著牙誇耀一下自己的後輩,看樣子大明京師真是安全的很。
不過也沒有人能想到皇帝的膽子會這麼大。
尤其是此舉違背了朱元璋製定的祖訓。
在他的規矩下,皇帝是居宮臨朝,隻有在舉行郊天大典或者外出正式巡幸才行能離開皇宮。
而且每一次出宮都要按照一定的禮議或者頒布詔書來執行,辛辛苦苦審核的禮議,全都喂進狗肚子裡了。
當然皇帝不能微服出訪,更不能暗中活動,舉朝不聞。
可朱元璋也微服出訪,作為製定規矩的人,他是給後世子孫定的規矩,又不是給他製定的。
當然正德皇帝如此喜歡,大抵也是受他爹的影響,因為孝宗就喜歡在夜裡出宮閒逛,還帶著兒子一起。
“他膽子不大,怎麼敢自己個偷溜出去玩?”朱標回應了一句。
第二條便是經常去內府各監去巡幸,參觀各種作坊工匠的操作作業。
“咱真不理解,彆人乾活有什麼好看的?”
朱元璋胸膛氣鼓鼓的。
他早就做好了大明皇帝會出敗家子的事,可他沒想到這些個子孫怎麼一點都不按照常人的思路行事呢!
次次這些皇帝的離譜行為,都讓他覺得是小刀拉屁股,開了大眼。
倒是朱標十分理解這個現象,因為他在王布犁身上見過。
怎麼就那麼願意瞧著工匠乾活,甚至有些時候看著手癢,還要自己動手乾一會。
這是一個“典史”以及“皇帝”該乾的事嘛?
簡直是有失身份,不知所謂。
王布犁要是在這,就得駁斥朱元璋,你懂個“坤吧”啊?
鍛刀大賽這種節目,多吸引人呐!
也就是你這個老頑固,眼裡就那些政務,大明的千秋萬代,沒他媽的彆的事。
一點自己的生活,都沒有!
第三條是去南海子泛舟遊戲,不計安危。
第四條是經常外出打獵,鷹犬彈射之物,不離左右。
第五條是內侍所進的食物,不經過檢驗,就直接吃進肚子裡。
這些臣子都是用“祖訓”來進行勸諫的,倒是讓朱元璋有些滿意。
瞧瞧。
還得是讀書人記得久。
你們這些個不讓咱放心瞑目的不肖子孫,一個個帶頭違反咱製定的祖訓。
咱真是恨不得立刻就掏出棍子,狠狠的敲你們的屁股。
皇帝如果不按規定的禮儀而私下行動,都是不合乎祖訓家法的。
朱厚照每天去行獵是不準許的。
到各監局作坊去參觀,這又犯了不能以天子之尊與那些匠人廝混在一起的戒律。
這是一種有失身份的行為,也是不準的。
南海子雖然是勳貴們的遊獵場所,但天子去南海子狩獵,要有很多的禮儀程序,而且要寫進起居注的。
不是想去就去的地方,更不是到那裡在毫無保安措施的情況下去蕩船遊玩。
萬一落水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