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精美的竹編到他店裡,肯定會讓錦篁軒知名度大增。
而且城裡有錢人多,他們才不會在意竹編實用與否。
隻要好玩,就會花錢買。
“秦員外,送竹編進城,恐怕得二十幾天以後。您也知道,馬上就要收麥了,我總得忙著收地裡的麥子······”
秦懷璧聽後,微微一笑道:“遲一點無妨。莊稼人每年都盼個麥兒黃,這是一年的期盼,比什麼都重要。”
“多謝秦員外!”
林凡拱手施禮。
隻要成為首富供貨商,他家的好日子就到了。
······
購了好多物品,還有近十貫錢。
林凡躊躇滿誌回家,進門就見到母親和妻子正在用手搓草繩。
“娘、蘇瑤,彆搓了,這東西太費手。”
這種草繩是捆麥繩,俗稱“草要子”,用於捆紮麥子,方便收割後搬運和儲存。
要用雙手不斷搓,搓不了幾根,手心就會起血泡。
“胡說啥?眼看就要收麥了,不搓要子,拿什麼捆麥?”
李氏白了一眼兒子,繼續搓。
“娘,我訂購了一些草要子,收麥時就會送來。”
林凡撒謊了。
他並沒有訂購。
前世他家也是農村的,麥農都是用稍微綠一點的麥子,兩股麥穗下打個結,直接捆麥。
它稱為“本身要子”,捆麥方便,打麥快捷,用鐮刀砍斷即可。
此刻他不好解釋,隻等收麥時實際操作。
現在最緊要的是,要製造兩件收麥神器。
······
“爹,快去看看,林凡那個窩囊廢,新造了一個割麥農具,割起麥來賊快。不用彎腰,就像掃地一樣輕鬆,對準麥子根部一掃,一大片麥子就被割倒,還自動整齊的排列到地上,捆起來也方便······”
林滿倉聽到兒子的話,頓時興趣盎然。
“咱們去看看。”
等林滿倉父子到了地頭,就見好多人圍著觀看林凡割麥。
隻見林凡和柱子各自拎著一個較大的農具,右手握木柄,以身體為軸心,自右向左甩割麥子根部。
一大片麥子整整齊齊躺在地上。
蘇瑤捆麥。
隻見她抽出一把麥子,分成兩股,麥穗下麵相互打個十字結。
然後以它為要子捆麥。
“這真是割麥神器啊!”
“有了它,效率是鐮刀的五六倍,不用彎腰,長時間割麥也腰不疼。”
“蘇瑤這種捆麥辦法也絕了,不用搓要子,省事不少。”
“······”
村民紛紛稱讚。
他們都是用鐮刀收割,割麥時都要彎腰或者蹲著,還要把麥子收攏好,再用要子捆。
這樣割麥、捆麥,真是快捷、高效了不少。
“大侄子,這農具叫個什麼?”
“鋝!”
林凡淡淡應了聲,繼續收割。
這是他製作的割麥神器,由竹編、刀片、繩索和木柄組成,大約一米二左右,三四斤重。
這種工具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無論青壯年,還是老人和婦女都能用。
前世由於機械化收割,這種神器被曆史淘汰。
他也是製造出來,在鏡頭前表演,吸引眼球。
“林凡,先去收割我家麥子,收完再收你家的······”
林滿倉突然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