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煙濃》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回來後好久,都過了正月十五了,皇妃一天偶然想起來,才懊悔的一拍腿說怎麼把這事兒忘了。
應皇子問什麼事。
皇妃便說起義王府的後院來,她心裡一直還記著這事兒,覺得義王之所以把自己關在裡麵那麼長時間,肯定是有什麼秘密。
“義父一向好靜,便是在府裡,也常是閉門不出。有什麼可奇怪的。”應皇子雖然心裡也覺得義王此舉不大尋常,嘴上卻說道。不想讓皇妃再去無事生非。
皇妃不服氣的一撇嘴,沒有跟應皇子爭辯。她看出應皇子這兩天心裡有事。是啊,這年是過完了,應皇子的傷也好了,可宮裡還有一樁未了的公案呢!應皇子養傷期間,宮裡已經鬨得天翻地覆,二皇子,三皇子儘皆被圈禁,連四皇子也被禁足。三人府裡都被抄檢。這一個春節,皇室之中,大概就隻有他們這一家子其樂融融的。可這年一過完,該來的就要來了。
所以,兩個人每日都是極儘恩愛。應皇子是不舍,他這一去很可能就回不來了,他舍不得皇妃,恨不得把她擠進自己的身體裡麵,這樣兩個人就可以須臾也不分離。皇妃想的卻是一定要要個龍寶寶,這樣她們一家三口就可以鼠,猴,龍三合。她也擔心應皇子,可她早就想好了,也反複的告訴應皇子,隻要他被提進宮裡審問,就隻管實話實說,把她能聽懂洋鬼子的話,無意間聽到洋鬼子的計謀,所以應皇子才會一直守在聖上身邊,……等等等等一一道來。她到時候自有對策。所以她飛彈不怕,反而盼這一天早點到來。否則等春暖花開,海水漲潮,洋鬼子們一離開,這件事就算死無對證了。
聖上還算是沉得住氣,等過了二月二,宗人府的人才上門來。應皇子一早正要去鋪子,雖然心裡早有準備,可聽到門上的人傳話,還是愣了一愣。
“彆怕。”皇妃過來握住他的手說道,“我們又沒有做錯事,你去了隻管實話實說就好。”
應皇子深深的看著皇妃,用力點點頭,轉身離去。
“不管你去哪兒,我都會跟你同在的!”皇妃在他身後叫道。淚水還是不自覺的湧了出來。
宗人府從上到下都是戰戰兢兢的。要知道清官難斷家務事,尤其這還是聖上的家務事。彆看他們平日裡悠哉遊哉,隻消記錄記錄皇室人員的生老病死,生於何年卒於何時,名字,嫡庶,等等等等。趕上像聖上這樣的,多少年既無所出,又無婚喪嫁娶,他們更是像在休帶薪年假,休了一年又一年,隻消派人輪流值守就可。可是卻沒人羨慕他們,因為朝臣們知道,他們一旦有事,那就絕不會是小事。不管哪朝哪代,最讓宗人府頭疼的就是奪嫡之爭,要一舉成功也罷,他們隻需為新主歌功頌德,載入史冊。可怕就怕像現在這樣的局麵,皇子們各執一詞,且局勢撲朔迷離,令他們無從分辨。他們倒不是要分辨誰對誰錯,而是想要看出哪位會是他們下一任的主子,新一任聖上。萬一眼拙,看走了眼,對新主子有所不敬,那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尤其這一回的事情也鬨的實在太離譜了。自古以來奪嫡之爭屢見不鮮,可敢當麵殺父弑君以圖篡位還真是少有。因此上上下下俱都不敢懈怠。一押回應皇子來,便從圍場之時開始問起,五皇子被刺時身在何處?其餘幾位皇子各在哪裡?有沒有發現他們有何異樣?是否早就知道有人要行刺?為何突然要進宮做侍衛?可是知道什麼?有沒有跟人同謀?在二皇子府究竟發生了什麼?是怎麼和二皇子扭打在一起的?
雖然被皇妃反複叮囑,可應皇子知道聖上的手段,打定主意一人承擔,絕不說出皇妃。可宗人府這些日子不是白等的,早就將事情前後的所有過程一一羅列,找出其中的疑點,加之前有二三四皇子的供詞,因此思維縝密,步步緊逼。應皇子稍有托詞,便被立時駁了回來。並被告知,若是再敢虛言應付,就當欺君之罪問處,滿門抄斬。應皇子無奈,隻得說出皇妃能聽懂洋鬼子的話。
宗人府報知聖上,聖上大驚,不可置信。馬上便聯想到了胡太醫所說的番邦蠱毒,當初胡太醫說的時候他還不信。可是,是誰給下的毒呢?聖上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義王,除了他也再想不到還能有誰。可義王這樣做目的是什麼呢?如此一想,聖上便來親審應皇子。既然說出了皇妃,應皇子便也沒什麼可隱瞞的了,便將事情的經過一一都講了出來。並讓聖上早作決斷,彆讓洋鬼子聽到風聲跑了,他們可是背後的元凶,沒有他們的挑唆支持,二皇子想來還不至於如此。
這話倒是和三皇子的供述相合。二皇子最初還想抵賴,鐵了心要栽贓給應皇子,可是宗人府一說出皇妃能夠聽得懂洋鬼子說話,並且說出比列佛的名字,還有勃朗寧,二皇子立時就傻眼了。他不相信,可宗人府連洋鬼子教他槍法的地點都查了出來。還有一個放羊的羊倌兒,以及羊倌兒撿起來的子彈殼。二皇子這才癱軟了下來,不再抵賴。他練射擊的地方,是在城北的的山窪裡麵,以為那裡荒無人煙,不會有人發現。可他沒想到,冬天草料缺乏,羊倌兒們趕著羊四處覓草,能走的很遠。他是見過這個羊倌兒,可看他呆呆傻傻的樣子,便根本沒放在心上。沒想到,宗人府能把這些都找出來。加之宗人府說,洋鬼子也已經都被控製,還有鐘離,隨時都可以來和他對質。如此一來,二皇子便徹底死了這份兒心了。
聖上雖然查明了真相,可卻愈加惱怒。事情跟他想要的完全相反。他想要借機處置的如今卻成了舍身救父的大孝子,而他想要偏袒的,他的親兒子,卻是時時刻刻想要他的命。他一點也不感謝應皇子,反而更恨他,因為是應皇子讓他看清了這個殘酷的真相。殺敵不成,反而損兵折將,他接受不了這個現實。而且,有宗人府的人從旁作證,他以後還怎麼再找應皇子的不是?應皇子舍身救父的英雄事跡怕早經宗人府上下之口傳揚出去了。老百姓就愛聽這樣的故事,以此來論定一個人的好壞。若應皇子成了他們心目中的大英雄大好人,那他要對他做了什麼,豈不是就成了百姓心中的大壞人?聖上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性,就是心裡再恨,此時也不能降罪於應皇子。但是聖上畢竟是聖上,工於心計的他很快就想出了一條妙計。既然洋大人也有參與,那就理應也受到處罰。可誰敢去動洋大人呢?他便將這個燙手的山芋交給了應皇子,嚴令他嚴加查處,不能放走一個跟此事有關的人。應皇子隻得領命出了皇宮。
看見應皇子回來,一家子人俱都是淚流滿麵。都以為應皇子此去可能就回不來了。皇妃雖然也是兩眼淚,可卻有條不紊,指揮著下人燒水給應皇子洗澡,用乾樹枝上下拍打著應皇子,說是去晦氣。又讓把應皇子脫下的衣服都丟出去扔掉。老夫人也過來了,她老人家的規矩就夠多的了,可也沒見過皇妃這樣做法。可她卻什麼也沒說,把當家主事的權利交給了皇妃。
飯後,應皇子要去義王府麵見義王。皇妃卻說不可,讓他隻需打發個人前去義王府稟報一聲,就說應皇子已經回來了,就行了。應皇子很快明白過來,便沒有在強求。夜深人靜,丫頭都回房了,應皇子這才將此去的經曆原原本本的給皇妃講了一遍。
“哦!”皇妃拖長了尾音,做出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說道:“怪不得這麼痛快就把你放回來了,原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啊。”
“活罪若做不好,仍是會變成死罪。”應皇子苦笑道。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