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一行人依舊根據自己的原定路線走,黃河在潼關處拐彎,往後是一段較為平緩的路線,等這段平緩的路線差不多了,楊廣就開始改道,帶著宇文愷尋找方向引水至洛河。
因為要雙向通航,當黃河水域有較大落差或者水流湍急的時候,他們就不得不重新修建運河,現在在黃河上修建工事是異想天開,還不如開鑿運河來的實際。
用了不少時間來摸排路線這才抵達洛水,這一段相較於之前的廣通渠可能難度更大,涉及到開山,雖然不是高山,但是在古代移山的話難度太大了,但是楊廣還是決定要做,因為他手上已經有了火藥,他打算加大計量,用火藥開山。
抵達洛水後,順流而下就是洛陽城了,但是楊廣卻沒有去洛陽城,而是繼續往東,前往了滎陽郡。
此時的楊勇已經抵達了洛陽城,元孝矩出城迎接。
元孝矩對於楊勇意見是很大的,之前的事情他已全然知曉,他當時不在家,女兒擅作主張鬨出那麼的大動靜,讓他覺得女兒愚蠢,但是更埋怨太子不知好歹,今日出城迎接,也是沒什麼好臉色。
但是當他看到自己的女兒從太子馬車上麵色紅潤的下來,來到自己的麵前,元孝矩有些不解,在太子妃解釋之後才明白兩人已經冰釋前嫌了。
夫妻兩冰釋前嫌,他這個當老丈人的態度馬上就不一樣了。
“元孝矩,恭迎太子殿下。”
一番寒暄之後,楊勇與元孝矩私下商議:“嶽父,今日起洛陽城戒嚴,所有的人要入城必須全麵檢查。”
一想到還沒入城的晉王隊伍,元孝矩明白了太子的意思,換做之前他可能就不幫太子了,但是現在太子的轉變,讓他也轉變了,想了想還是宣布了洛陽城全麵戒嚴,等到晉王到來。
而楊勇在達到洛陽之後馬上開始研究探訪洛陽現在的情況,和當年北齊之地的情況,熱心於公務,這讓元孝矩非常的滿意,感覺太子好像真的長大了。
隻是他們左等右等都沒等到晉王隊伍的到來,最後來的消息是,晉王繞過了洛陽,直達滎陽郡。
楊勇得到消息萬分的不解:“他去滎陽郡做什麼?”
章大易分析說:“殿下,滎陽郡有滎陽鄭氏,晉王前去想來是去拜訪沛國公鄭譯了,微臣覺得晉王殿下是覺得到來洛陽城肯定得直麵您,他知道在洛陽城肯定得縮著,索性就反其道而行之,不來了。”
“不來了?他能不來嗎?他可是奉了皇命,不來就是抗旨,讓洛陽城的臣子寫折子給皇城,就說晉王故意拖延遊山玩水,置皇命於不顧。”
“是,殿下。”
“等等。”
“太子殿下還有什麼吩咐?”
“再命人去滎陽郡,告知鄭氏晉王拖延皇命之事。”
“是,殿下。”
楊勇這邊想儘了辦法,背後搞楊廣,楊廣則是一路順暢的來到了滎陽郡。
鄭譯在城門口迎他,抵達之前已經派人送信了。
楊廣一見麵就下馬,鄭譯也迎了上來,楊廣熱情的稱呼:“姑父,如此久了才來拜訪您,還望莫要怪罪。”
“晉王殿下您這是折煞老臣了。”
“姑父,您可是國之柱石,我與夢嵐成親後理應早日帶她來拜訪的,但是大興城公務繁忙,此時才空出時間來,還望姑父莫怪。”
鄭譯滿麵大笑:“殿下快請進城,家中夫人早已翹首以盼了。”
楊廣叫鄭譯姑父,論親戚是論的到的,但是作為親大哥的楊勇和鄭譯卻沒有親戚關係,因為這個親戚是蕭夢嵐那邊的關係。
鄭譯的妻子是當年南梁潯陽王蕭大心之女安固公主。
當年南邊還不是南陳,而是南梁,南梁開國皇帝蕭衍有八個兒子,其中長子名為蕭統,三子名為蕭綱,蕭統早亡,三子蕭綱登皇位,蕭統是現在西梁之主蕭巋的爺爺,蕭綱是鄭譯夫人的爺爺,算起來兩人是同宗是族兄妹。
所以蕭夢嵐應該叫鄭譯的夫人一聲姑姑沒錯,但是從蕭夢嵐從未見過這個姑姑,但是因為都是貴族,鄭譯和西梁之主是有交情的,雙方這親戚關係是鐵的,雖然蕭夢嵐都沒見過這個姑姑,但是這是鐵打的遠房親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