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祥玉忙說:“殿下有用的上的地方儘管吩咐。”
對於鹽楊廣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現在楊堅基本不管控鹽,但是鹽這東西,一是賦稅大頭,國家財政的柱石,二鹽政曆來不管則亂,一管就死,私鹽在這年代也無法完全的管控。
楊堅放任鹽業經營,確實有效的將鹽價降低,百姓受益,但是受益的其實是大城市的百姓,各大鹽商競爭之下鹽價自然下跌,但是邊關城市,運輸困難,鹽商就不願意運輸了,到了後價格也極高。
與民修養生息不錯,但是鹽這一項從古至今多是專營,就算到了近現代也是一樣,楊廣知道遲早還是會官營的。
黃祥玉自己倒是很主動的說:“殿下,草民家中薄有餘錢,殿下如果不嫌棄草民願意出資一些來建造國家糧倉。”
這是想要花錢買關係,這錢說用來建造國家糧倉是假,賄賂楊廣才是真的,畢竟錢給的是楊廣本人,但是晉王這邊可不是那麼好塞錢的。
“黃掌櫃有此心意,我心領了,國家糧倉之支出朝廷自會承擔,如果黃掌櫃想要儘一份心力不如這樣,你是淮揚人士,不會久居此處,等回了淮揚,幫我實地探查一下,淮水與長江之間是否有好的位置可以開鑿運河。”
楊廣的話讓黃祥玉和鄭譯都有些驚訝,也就意味著他要開鑿的運河不單單是大興城與洛陽之間,鄭譯想起了之前楊廣的話,廣通渠隻是運河的第一期,洛口倉是中心位置。
之前鄭譯覺得是洛口倉往南北用的是陸運,這也是現行的方式,但是楊廣現在提到淮揚之地都似乎要開運河,那他的運河二期,三期甚至四期,五期規劃到底是怎麼樣的。
這麼一想的話這個運河規劃可就不得了了。
但是這樣的規劃真的能實行嗎?
黃祥玉卻想不得那麼多,當即就說:“草民定當竭儘全力。”
楊廣微微一笑並未回話了,對他來說就是簡單的一句話而已,黃祥玉不去做,他將來自己也得去,黃祥玉如果費心費力去做,那他省了不少事情。
黃祥玉這樣的人雖然不是當官的,也不是貴族,但是白手起家做到鄭家的座上賓,不單單是其家資豐厚,其為人處世定然也是可以的,在江淮一帶他的權勢也算不錯,能利用就利用,如果聽話懂事,以後也不妨一用。
鄭家老夫人在丫鬟的攙扶下來到了楊廣的麵前說:“殿下,老身給王妃備了一些本地的特產,命人直接送到大興城去,也免得殿下您自己帶著勞累了。”
“姑姑您這也太客氣了。”
“殿下和王妃能惦記著我來看我,我真是再開心不過了。”
……
……
鄭府一片其樂融融,滎陽城外卻來了一隊快馬騎兵,拿著令牌連夜入了滎陽城內,直奔鄭府而來。
騎兵隊來到了鄭府門口,也不下馬直接對鄭府的家丁說:“洛陽城太子殿下有令,晉王延誤皇命,請速速到洛陽,莫要拖延。”
家丁急忙衝向了內院,將事情告知了鄭譯,鄭譯擺擺手驅散家丁然後麵不改色的走向了楊廣說:“殿下,洛陽城太子方才派人到了府門口,來請殿下速速到洛陽。”
楊廣方才笑得開心的表情冷了下來:“怎麼還喊到門口來了,大晚上的真是不讓人消停。”
鄭譯說:“殿下我與府門口的傳令兵說殿下已經休息下了,明日再說如何?”
“多謝姑父美意了,既然是太子殿下的令,我當然得出去接一接。”
鄭譯當即先遣散了所有來府上的賓客,隻說今日夜深。
眾人離開的時候也見到了門口那騎著馬的傳令兵。
傳令兵等了許久,不見人來,得了太子命令的他不顧晉王顏麵,直接當著眾多散去賓客的麵前大喊:“太子殿下有令,晉王延誤皇命,請速速到洛陽,莫要拖延。”
眾多賓客聞言加快了散去的速度,太子讓人“請”上門了,一副來者不善的麵容,不準備給楊廣台階下。
正要走出去的楊廣聽到了傳令兵的高聲疾呼,不屑的一笑:“姑父,家中兄弟爭鬥倒是讓您看笑話了。”
鄭譯畢竟是在權利中心待過的人,麵色如常:“一家子人哪有不吵吵鬨鬨的,隻是尋常多得長兄讓著自己,若得讓弟弟讓著,說明長兄……”鄭譯微笑搖頭。
楊廣此時走到了府門口直麵傳令兵,傳令兵再次高聲喊:“太子殿下有令,晉王延誤皇命,請速速到洛陽,莫要拖延。”
雙眼冷漠的看著眼前的傳令兵:“我不去,你打算怎麼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