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不是我要動他,而是如果不幫他們一把,老羅家恐怕就要撐不下去了。”郭漢南解釋道。
“到底怎麼回事?”餘裕洋急切地追問,在一旁聽得一頭霧水。
郭漢南注意到的困惑,耐心解釋道:
“老羅就是羅鷹君,他創立了鷹君置業。這位羅先生年輕時靠賣雜貨和布匹發家,後來在1962年成立了鷹君置業,起初規模不大,但趕上了好時機,公司迅速成長。
到了1972年,鷹君置業上市,之後他利用募集的資金大力投資工業用地,業務擴展得很快。
1978年,他轉向商業地產,成立了鷹君集團,將業務分為鷹君置業和富豪酒店兩家上市公司,並且還收購了百利保,資產總值一度超過了50億港元。
按這個數字,他在香江富豪榜上能排到第20位。”
聽到這裡,蘇晨有些不解地問:“既然這麼有錢,怎麼會出問題呢?你說他們快撐不下去了?”
郭漢南看了他一眼,語氣略帶不滿:“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嘛?老羅家之所以會陷入困境,還不是因為你?”
蘇晨感到十分委屈:“我哪知道,我又不認識他……”
郭漢南冷冷一笑:“蘇晨,你可彆怪我沒提醒過你,你現在在香江已經是個麻煩人物了,那些想報複你的人,多得可以從山頂排到海邊。而且,這些人裡麵你一個都不認識。”
“為什麼?”
雖然不怕那些想報複他的人,但聽到郭漢南說他在港城已經名聲不好,心裡還是有點不服氣。
憑什麼啊,他在九金山好好上學,沒招誰沒惹誰,怎麼就名聲不好了?
郭漢南見他一臉不滿,笑了笑,開始解釋:“鷹君的問題出在市場開始下滑時還繼續擴大規模。
無論是拆分富豪酒店還是收購百寶利,都是靠大量銀行貸款來支撐的,用的是鷹君旗下的物業、土地和股票作為抵押。
然而,接連兩次的金融風波讓這些資產大幅貶值,加上擴建所需的資金,鷹君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
餘裕洋皺眉問:“真有這麼嚴重嗎?畢竟鷹君是老牌子企業啊。”
郭漢南點頭說:“確實如此,甚至可能更糟。據我們的調查,今年鷹君集團下的三家上市公司——鷹君置業、富豪酒店和百寶利,預計虧損可能達到20億港幣,現金流非常緊張。
比如,富豪酒店年初動工建了兩座新酒店,預算4.6億港幣,但從十月起,工程就停了下來。”
蘇晨點頭:“看來,鷹君集團確實遇到了大麻煩。你說打算收購鷹君置業,這我能理解,但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郭漢南認真地說:“當然有關。現在外麵都在傳,港城第一次金融風暴是你幕後操作的。受此影響,港城金融市場變得異常敏感。
所以當第二次金融風暴跡象出現時,大家紛紛逃離,導致這次風暴異常強烈。還有人說,第二次風暴也是你故意引發的,畢竟你那時正在倫都做空英鎊,風暴就跟著來了,這也太巧了吧?”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