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修目光如炬,開始發揮:“現在就隻有我們兩個人,我知道你滿心都是為了大隊,而我也不可能有什麼壞的念頭。
目標一致的人,不介意討論辯證自己的想法。
對於你剛剛那個說法,我有不同的意見,你聽聽。
隊員們有實際困難,他們可以有很多理由拒絕家裡的孩子去讀書,但是你是大隊長,你不能真的把那些理由當成聖旨。
有困難我們就克服困難,沒有條件我們就創造條件。
但是對外的時候,就算什麼都沒有,我們也應該統一口徑讓隊員們知道讀書是件好事,你要有遠見性地給他們描繪讀書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因為他們的眼界是閉塞的,隻能看見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你作為經常去鄉裡鎮上開會的乾部,你不能和他們一樣啊。
明知道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集體的命運,國家的命運,還覺得孩子去上學了,家裡少個勞動力是浪費!”
一番話說得鏗鏘有力,蘭瀾要是在肯定要給郭修鼓掌的。
一個集體的領軍人如果是個認知狹隘又個性強勢的,不管他有多麼精明強乾,在某種程度來說他就是一個蠢人。
而在他領導下的集體也一定不會真正地站起來。
李真勇被郭修這頓劈頭蓋臉的話,說得臉上的笑容都維持不住,就差破口大罵了。
說得好聽,隊員吃不上飯就是吃不上飯,我去說未來會有多好多好的日子,難道就能變出糧食嗎?
假大空!
有那時間說些沒法改變的事,不如多讓他們種地!
有地有糧才有錢,有了錢,郭修說的那些關於覺悟的事,才能有落在實處的土壤!
兩個人都算不上認同對方,要是換成之前的情況肯定要大吵一架,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
大隊有錢了。
李真勇忍了又忍,在心裡告訴自己,這是支書,是領導自己的,不能罵。
醞釀了一下,說道:“是的是的,我隻是說上麵差點意思,心裡也是像支書你說的這麼想的。
支書你也知道他們眼前隻有一畝三分地,空口說很難說服他們,家裡沒餘糧說破嘴皮他們也不會送孩子去上學的。
我這不也想了辦法給大隊創收嗎?
也是小有成果。
現在家家戶戶都分的有錢,讓他們送孩子讀書,他們也沒理由拒絕了。”
郭修臉上的疾言厲色也緩了緩,這方麵李真勇最近做得確實挺好,說道:“我在部隊待太久了說話就是嗓門大,還又急又快,並不是批評你。
你做得很好,我沒能幫上忙,我該檢討自己。
明明在這個位置上,卻沒有為隊員做實事。”
郭修給了台階,李真勇趕忙就接下來了,他可真不想再聽郭修的長篇大論了。
兩人互相說一點片湯話,就定下來下午下工之後,在食堂開個大會,說大隊孩子讀書的事。
這事結束了,郭修把蘭瀾塞在他背簍裡的書拿出來,對喉嚨都說乾了哐哐喝水的李真勇說:“大隊長你看看這,看完了絕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