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了一個年輕女子。】
原來保子是這麼被保下來的。韋叢歎氣,既擔心丈夫,又同情安仙嬪。要照顧一個小的、一個大的,還要操持家庭,真的很難。
後世有人聽了天幕,覺得天幕的辟謠對他對元稹的印象簡直是挑釁,又苦於辯不過天幕,氣的臉通紅。
現在聽了天幕的批判,他眼神亮的嚇人,咧嘴大笑:“你看元稹果然是小人,連女人都要剝削!這種人怎麼配得到神靈的垂青?”
【但這說明元稹這個決定一定是錯誤的嗎?並不儘然。
根據元稹《葬安氏誌》,安仙嬪是他友人為他占卜姓氏後挑選的妾,能走到這一步並嫁入家庭條件這麼糟糕的元家,可見安仙嬪本身家庭環境就不是很好,不知是否饑寒,也不知她如果沒有這個機緣,會不會就此餓死凍死。
後人對王安石拒絕納妾並賜銀遣歸也並不是一味讚揚。有人說妾室本是人家妻,被賣出去可見生活窘困,王安石給了路費讓她和家人團聚,萬一家人再把她賣出去呢?不是人人都像王安石一樣是個君子的。
古代不是我們現代,這些問題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而納李氏,可能是因為當年至少52歲的元稹膝下無男兒。
隻能說雖然元稹達不到王維那樣喪妻無子停娶的封建男人道德天花板,但還是不至於被罵幾千年的。】
怒斥元稹的人像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鴨,艱難擠出了一聲:“嘎?”
他想不到天幕居然會在他背後捅一刀,可能他也並不想看到真相,隻想著自己的麵子被人駁了,找個理由找找場子。
一些堪堪有錢納妾的人彈冠相慶:天幕說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們納妾可是救了快死的女人,就算不發薪資得了個仆從,女人還要陪睡,但那可是互惠互利!
不過以後壓榨女人還是要收斂些,天上的神反對剝削,誰知道什麼時候會因為這個給他們降下災禍。
而逐字逐句記錄天幕語句者突然放任筆上墨汁滴濕紙張。
“古代”、“現代”。
乾隆看著自己為“現朝”歌功頌德的詩歌,竟然掩麵扔紙至桌案。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