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人微笑道:“眾生不朽是屬於盤古不朽,諸天萬界,萬物生靈源自盤古,這是大不朽。”
“金仙不朽,一點真靈粒子超脫,是屬於己身的不朽,是小不朽。”
“證道金仙,不再獨屬於盤古,不再是盤古的附屬品,而是真正活出了我,擺脫了原本既定的命運,時間,因果,獲得了新生,可謂真我。”
“反求諸己,明心見性。”申公豹大喜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此境,亦可稱為真人境!”
隻有到了金仙,才算活出自我,不再是盤古的附屬品,不再是舞台上的傀儡。
今日方知我是我,這便是金仙,這便是如來,這便是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因為三界是盤古所創,五行是盤古所化,隻有跳出去,才是一個真正的人。
如今地仙可稱真人,是真仙的意思。
但,在上古紀元,隻有金仙道君,才可以稱為真人。
這才是上古真人的真諦!
申公豹所有頓悟,麵帶微笑,仿佛智珠在握,心成金仙,覺醒真我,綻放真靈之光,是不滅靈光之伊始。
待到靈光逆反先天,回歸混沌,便是先天不滅之靈光。
金仙之境,亦是光之境。
心中大放光明,周身流轉萬千毫光,有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清淨光、歡喜光、智慧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
十二光明,照見三界六道,洞察十方三世,同頂上三花交相輝映,頓時智慧靈性大增,以往種種煩惱,疑惑之處,瞬間頓悟,一掃而空。
菩提即是煩惱,煩惱即是菩提。
智慧增長的同時,更多的疑惑隨之而來,知道的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
真靈永恒不朽的問題解決了,但,萬世的問題並沒有解決。
“用萬世的積累,去成就一世的輝煌。”
申公豹歎息一聲道:“這樣做,我會同意嗎?”
我會同意我的行為嗎?讓九千九百九十九世的我犧牲,去成就最後一世的我,這真的公平,真的正確,真的合理嗎?
“不公平,不正確,不合理。”
“一花開一花落,如同彼岸,不曾相見。”
“魂相似,魄不同,人是那個人,記憶卻已經變幻了無數次。”
菩提道人沒有避諱,直言道:“這便是輪回有缺,亦是西方教的不足之處。”
菩提道人的坦坦蕩蕩,承認自己的錯誤,驚呆了申公豹,心中咯噔一聲,仿佛打碎了一麵鏡子,一座牆壁,一個壁壘。
與此同時,申公豹心中也生出了一絲敬佩,世俗當中的皇帝尚且死要麵子,就算錯了,也不認錯,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動搖皇權。
而,菩提道人是權威,是道路儘頭,是修行的巔峰,是道果的終點,卻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原來天尊也會錯,原來教主也有不足……原來如此。
申公豹失神之時,菩提道人微微一笑道:“哪裡有什麼完美,哪裡有什麼圓滿,正是因為不完美,才要去追求完美,正是因為不圓滿,才要去追求圓滿。”
“輪回有缺,眾生皆苦。”
“這才是人世間,若是無缺,無苦,不要說人間了,地獄都要變成天堂。”
“坐而論道容易,起而行之很難。”
“下定決心去做,就要踐行,堅持要無量量劫,亦不放棄。”
以大毅力著稱的菩提道人,如是說道。
“眾生皆苦。”
申公豹品味這四個字,災劫道出身的他,感悟頗深,人生便是在曆劫,就是在吃苦。
偶爾的喜悅,也不過是陪襯,用一絲的甜味來襯托出苦到底有多苦。
這便是喜之苦!
若沒有喜,那麼苦也不是苦,剩下隻有麻木。
正是因為渴望,所以痛苦,正是因為希望,所以絕望。
什麼都不期待的人,是不會痛苦的,隻有擁有**,才會有喜怒哀樂。
因為變化,所以苦難。
童年時追求糖果,少年時追求愛情,青年時追去事業,中年時追求家庭,老年時追求健康。
**在變化,一旦得到,就不珍惜,轉身去追求下一個目標。
變化萬千中,最終變得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一生是如此,三生亦是如此,
若是有人逐一而行,道心不變,才有機會從輪回中跳出來,
申公豹有所明悟,接連向菩提道人求問了幾個問題。
菩提道人頷首示意,麵露慈悲之色,對於申公豹的提問,毫不吝嗇,從來都是有問必答。
宣講大道,指明經文,沒有任何保留,一一解釋。
論道最後,申公豹無言以對,隻能禮讚一聲:“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祇。”
輪回不止是西方根基,更是洪荒的根基,是諸天萬界的根基。
後土化輪回,承載萬靈,是一種無私,也是一種大愛,不偏不倚,就在哪裡。
馬元作惡多端,吃人無數,以凡人的道德論,罪該萬死。
但,以修行的角度論,沒有毀滅真靈,馬元沒有犯下滔天大罪,所以有一線生機。
“今日馬元前往西方,是他的生機所在。”
申公豹微微一拜道:“他日,若有因果找上門去,又該如何?”
“善因善果,惡因惡果。”
菩提道人微微一笑道:“所謂因果,便是自作自受。”
“貧道今日是為三千功果而來,這是我的因果。”
“如今馬元已救,貧道因果了了。”
“他日有惡果上門,自然是馬元的因果劫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