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民傘和牌匾,這是合情合理的表示謝意的“贈禮”,大塊的花梨木雕刻著的“保境安民”四個大字相當悅目,周長風欣然接受。
“長官,去往九江府的車進站了,咱們現在動身?”小李走過來,指著對麵的站台問道。
“行,現在就走。”
由於朱泠婧要求借調化學防護單位,所以周長風與防化排轉而南下前往九江府,而其餘官兵則直接返回京城江心洲駐地。
講真,周長風自己其實是不大情願去的,因為他跟夏筱詩也好多天沒見了。
但架不住朱泠婧點了名讓他親自隨同防化排過去,指揮對釘螺的焚滅任務。顯然這隻是個隨便扯的借口而已,這點事何須一名團級單位的主官親自前往?
這列火車其實是途經夷陵州和九江府的,因為是長達上百節平板車和悶罐車編組的貨運列車,所以它晃晃悠悠的行駛得很慢。
九江地處江西北部,長江以南,贛、皖、鄂、湘四省相交於此,這兒是相當著名的旅遊城市,廬山、鄱陽湖、東林寺、白鹿洞書院都地處九江。
可以說這兒也是如今大明內地城市發展狀況的典型縮影,火車站、輪船碼頭、飛機場、客運汽車站等交通設施一應俱全,市區的建設也頗有欣欣向榮之勢,拆舊蓋新是官民人等的共識。
然而在具體統計上來看,九江府的農業人口達849,非農業人口僅為151,城鎮化率約14而已。
這個現代化建設進度隻能客觀評價為太慢,但考慮到大明未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改革,經濟發展速度受限,出現這個情況也就合乎常理了。
周長風對此自然是不滿意的,如果在這方麵的改革能夠更深遠一些,從立憲至今三十多年的時間能讓大明強得多。
出站乘車,一路疾馳,他總算趕在日落之前抵達了欽差大臣台地。
這兒其實就是府衙,看裝潢大概是十幾年前新建的,美觀大方。
入內以後的他被引領到了等候間,並未等候多久,就有人帶他去了後邊。
時值傍晚五點多,臨近飯點,朱泠婧本打算去用餐的,結果得知周長風竟然趕在今天就過來了,於是她便推遲了晚飯時間。
“你倒是來的積極,原以為你明早才會到。”一襲米色圓領袍的朱泠婧坐在椅子上,端著一隻杯盞,看著還是一如既往的悠然。
周長風拱手行禮,然後把目光偏到了彆處,“一般來說,這種指示我都會儘快達成。”
“京城人多眼雜,多有不便,這裡就要寬鬆很多了,可以多談談。”
“談談?”
“國朝如今有諸多問題與矛盾,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不休。彆的不說,就在今天、你乘火車的時候,池州知府被匿名指控貪腐,當地遊行百姓堵在了府衙門口……諸如此類的事太多了。”
“嗯…所以殿下您的意思是?”
“風起雲湧,自然不應置身事外,尤其是在當下這關頭,大明不能生亂,否則必然錯失百年良機。”朱泠婧的話說的冠冕堂皇。
不過,這個對戰略機遇的判斷倒是沒有錯。
周長風正色道:“您倒是憂國憂民、心係天下啊。”
陰陽怪氣?沒有,絕對沒有!伱看我這一本正經的樣子,像是在嘲諷嘛。
聽聞這話,朱泠婧瞥了一眼,不鹹不淡地回:“這難道不應該嗎?說的好像我就該醉生夢死一般。”
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