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回擊確實讓周長風噎了一下,他過了兩秒才開口道:“殿下的覺悟和境界倒是比我印象中的達官貴人高。”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身體欠佳,而太子稟性執拗……若是有變,很難保證國朝不會生亂,這一點,不言自明。”
語畢,朱泠婧停頓了好一會,繼續說:“就戰爭而言,早戰或晚戰,你有何看法?”
顯然她直接默認周長風是支持戰爭的,因而直接詢問早晚之分了。
後者遲疑了一下,答道:“那得看多早了,我個人認為如果真要開打,那應該不晚於後年。”
晚於三九年的話,大洋彼岸就要逐漸開始擴軍備戰了。
朱泠婧端起那精致的白釉小茶杯抿了一口,悠悠道:
“然而太子卻不這麼認為,他、以及太子一派甚至擬訂了今明後三年的具體建設草案。”
“他們認為準備充裕再戰才是上策,殊不知許多時候,良好的機遇比努力與準備更為重要。”
“皇帝對此的態度也模棱兩可,並不明晰。時至今日,他還在作壁上觀,實在是……”
機遇比努力更關鍵?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是吧?
從她的言辭中,周長風聽出了她對皇太子和皇帝的不滿之意。
思索片刻,他躊躇道:“也許是因為皇帝也不敢下定決心,畢竟早戰和晚戰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戰略部署。”
“你這麼想就錯了。”麵露不屑之色的朱泠婧淡淡道:“在如今矛盾激烈的時候,兩種方略無論對錯,都應該明確其一以遏止無休止的內鬥,至於正確與否反而是次要的。”
她用一種奇怪的、如同局外人評價局內人的語氣接著說道:“皇帝…我父親,他年輕時的遭遇鑄就了如今行為處事的風格,他隻在乎維係統治和大寶。”
簡單來說,皇帝不願意親自下場,以他自己的權威為代價來平息這個爭鬥。
周長風覺得她這話很奇怪,“這個…然而皇帝的核心要務不就是維護統治嗎?”
“無錯,但也得分類而論,如今這境況,那樣的行為是極不負責任的,矛盾重重,為太子增添了多少麻煩。”
“也許是他覺得時機還沒到?”
倒不是給給皇帝說好話,隻是周長風覺得朱泠婧對她爹的很有偏見,於是有些好奇。
“時機未到?”朱泠婧嗤笑了一下,“這等事,要做就應儘早做。”
雖然她不咋待見她爹,但周長風覺得不管怎麼說,當朝的朱士堰確實很精明、知進退,很適合那個需要在多個雞蛋上跳舞的時代。
要是換個性子直或者一根筋的皇帝,恐怕大明那時候就分崩離析了,如今會是什麼樣還真不好說。
交談至此,朱泠婧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闡明她的態度,接所以下來就應該是……
少頃,沉默了近十秒的周長風突然開口問道:“殿下你不會是想篡位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