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閱艦式就是一國舉辦的海上閱兵,一方麵是讓國內民眾感受國家強盛,鼓舞軍民之鬥誌,同時還可以向外國表達戰略威懾的意圖。
正因為作用多多,所以自風帆戰艦時代以來,世界各大海洋強國都曾舉辦過各種閱艦式。以海軍打遍天下的日不落帝國自然最精於此事,伊麗莎白女王曾多次檢閱盛極一時的皇家海軍。
如今世界局勢不穩,恰逢新國王繼位,英國人希望舉行一次盛大的閱艦式來鼓舞國內民眾的自信心,並向世界宣告皇家海軍的威武。
以及…日不落帝國的太陽還沒有落下!
周長風對此自然是不屑的,他嘀咕道:“帝國餘暉而已,幾十年後英國海軍就隻剩幾條小舢板了……”
但不管怎樣,至少現在的大明對此還是非常重視的。
英國人熱情的向禮部外務司發來了邀請,希望大明海軍亦能派遣戰艦參與閱艦式,並請大明皇帝指令一員欽差一同參加檢閱。
顯而易見,英國人想緩和一下之前因為邊境戰爭而緊張的關係,順帶著炫耀一下武功,給予大明一點兒小小的日不落震撼。
“去自然是得去的,至於大小、新舊,這個讓內閣和軍部討論便是。”
皇帝一開始就定下了基調,在這一點上,滿朝文武本來就沒有人反對,最關鍵的是該派遣哪艘船去。
文華殿中,今天與會的除了閣臣們之外,還來了包括許瞻洺在內的幾名海軍將領。
隨著太陽逐漸升高,氣溫也慢慢升了起來,不過這兒的空調並未打開,隻有上邊的大吊扇在慢悠悠的轉著。
“英國人此前好幾天就已向其它國家發去了邀請,美國方麵計劃派遣紐約號戰列艦、法國則打算派敦刻爾克號戰列艦,意大利…拒絕了邀請。。”
身為國防閣臣的林羲首先開門見山地講明了已知的消息,至於其它的小國,似乎就沒有必要提了。
“紐約號?若是沒記錯,那是二十幾年前的老船了吧?”有人問道。
“是啊,紐約級,排水量三萬噸,還在用三百五十六公厘艦炮的老船,美國人倒是不咋給麵子哈。”另一位海軍中將笑著說。
許瞻洺抬手擺了擺,“也不能這麼說,非得像法國人那樣把自家最新的玩意拉過去才算給麵子?他們是想順帶向德國人顯擺一下。”
敦刻爾克級戰列艦是法國人去年才入役的新銳戰艦,不過,雖然法國人將之稱為戰列艦,但其設計時的初衷更像是戰列巡洋艦。
其假想敵並未其它國家的戰列艦,而是德國人的袖珍戰列艦以及其它國家的巡洋艦。
“那咱們便折衷些,派貞觀號或者永徽號去。”
“我覺著行。”
“太中庸了!”華蓋殿大學士、財政閣臣李光遠連連擺手,“這回不妨大膽些,派最新的大船去,這種外務政治上的事,要的就是那股子氣場嘛。”
他想了想,又追問道:“哎,應該不涉及機密吧?上邊有沒有要不宜為彆國所知的新技術?”
有些無奈的許瞻洺很勉強地說:“有,但在內部,英國人瞧不著。”
所謂“最新的大船”自然就是指龍朔號了,於是大家爭論了一陣子,最後敲定就派龍朔號去,絕對有排麵。
而且應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迷惑英國人——明人一般不會把新東西派出來招搖過市,所以這意味著大明海軍已經開建了龍朔號之後的新型戰列艦,甚至可能都已經下水了?
這時候,許瞻洺看向了在場的幾名閣臣,“對了,難得來這兒一回,我向諸位提個事。”
外務閣臣餘慎華剛收拾好了桌上的幾份文件,正欲起身離開,聞言便坐了下來,“海軍有何要事嗎?”
許瞻洺也不含糊,直截了當地問:“唔…公使館打聽到德國人搗鼓的新式魚雷已有雛形,餘大人能否設法去買到幾條?”
“大人”一詞是從元朝起才開始廣泛用於稱呼高官的,之後逐漸泛濫,芝麻大的官吏也被人們這樣稱呼。不過憲政以後民間就不再流行這種顯得諂媚的叫法了,時至今日,稱官員為“大人”要麼是敬重、要麼就是在陰陽怪氣。
合著你們是相中了人家的寶貝玩意,然後請我來當說客?
餘慎華伸出食指在桌子上點了點,笑道:“好你個許瞻洺,你也說了這是新玩意,哪有那般容易好搞?這不是為難咱們嘛。”
“哎哎,這的確是好玩意,能不能成是一回事,有沒有試又是另一回事了。”
“曉得了,之後詳談吧。”
世界各國海軍都沒放棄在改進各自的魚雷,現用的蒸汽瓦斯魚雷因為排出的空氣會產生氣泡,所以航跡非常明顯,實戰中容易被對方早早發現而及時規避。
因而各國對其它動力方式下了不少工夫,德國人在電動魚雷這方麵獨步天下,早在歐戰末期就已經將電動魚雷投入了使用,如今在過氧化氫魚雷方麵的建樹也相當可觀。
大明海軍起初的研究方向是氧氣魚雷,傳統熱動力魚雷以壓縮空氣為氧化劑,但是眾所周知氧氣隻占空氣的21,其餘的氮氣不參與反應,在排出魚雷時還會產生大量氣泡,如果改用純氧,那麼熱效率豈不是能大增?
但海軍很快就放棄了以液態純氧代替壓縮空氣的研究——無它,唯過於危險和不穩定耳。
電動魚雷因為自身特性的緣故,射程、航速、威力都比傳統魚雷要小。
雖然明軍裝備的式電動魚雷性能尚可,但除了潛艇部隊以外,水麵艦艇部隊還是不喜歡使用它們。
所以剩下的一條路就是過氧化氫魚雷,這玩意可謂相當之複雜,研發難度很大,折騰了好幾年也還有幾道難關沒邁過,於是在聽聞德國人好像已經出了成果以後,海軍就琢磨著是不是該搞幾個成品回來參考一二。
在離開文華殿以後,幾名海軍將領邊走邊聊,南洋艦隊第二戰列艦隊的總兵官吐槽道:“說起來,德國人真就打算這般下去了?這般的規模連存在艦隊都算不上啊。”
許瞻洺沉吟道:“不好說,僅憑幾條小戰列艦和潛艇太單薄了,少說也得在港內停留幾艘戰列艦,這樣多少才能牽製一部分英國海軍。”
儘管德社並不承認和履行凡爾賽和約,不受“海軍禁止裝備無畏艦、隻能擁有近海防禦艦船”的限製,但是他們汲取了歐戰的教訓,似乎不打算在海軍方麵投入太多?
德社海軍全稱為arbeiterare,意為工人海軍,艦船編號一般為as;與之相比,曾經的德意誌帝國海軍則叫kaiserlicheare,即皇帝海軍。
有意思的是arbeiter一詞,德語有陰性陽性之分,arbeiter是男工人、arbeiter是女工人,也就是說這直譯過來其實是女工人海軍,當然中國人一般不會細究。
不同於英國人喜歡把戰艦用“she”來稱呼,生猛陽剛的德國人一直以來都用男性、中性的“er”或“es”來稱呼戰艦,結果這樣一來,德社海軍水兵們也自然而然的流行起用“sie”來稱呼自己的戰艦了。
德國人目前的海軍建設思路簡單來說就是“飛、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