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倉指的是明朝的一種平抑糧價、儲藏賑濟糧食的備荒倉庫,在此之前通常叫做常平倉。隆慶、萬曆年間,因為朝政混亂、積弊已久,這一製度名存實亡,爾後經過重新整飭才得以繼續沿用。
由於人口集中和經濟模式的緣故,城市在麵對自然災害時更容易陷入危機。
鄉村的小農經濟在短時間內自給自足是沒問題的,每家每戶多少會囤積一些糧食,但城市則不然,尋常百姓家誰會預備大量糧食?往往都是一袋子大米或麵粉快吃完了的時候才會再去買。
如今斷水斷電斷糧,數十萬幸存市民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就成了大問題。
哪怕隻按照一斤來計算,每天都至少要消耗近百萬斤的食物,這個數量級的物資需求已經很難給人直觀感受了,具象化來說,這大概需要二百輛輕型卡車往返兩趟才能運完。
對於周長風關於“預備倉存糧數量夠不夠”的質疑,呂維中回答得十分堅定。
“如今倒賣糧食沒油水的,既不掙錢又屬於大罪,誰乾啊?周長官你放心,去年冬月驗倉時,一千六百萬斤有餘,足夠一月之需了。”
在駕車沿著周圍街道轉悠了幾大圈以後,周長風總算張羅起了一幫子蝦兵蟹將,民兵、退役的、預備役的、後備役的等等共計三十多人。
於漳起先提議去扒拉曹州警務局的廢墟,希望從中獲取到槍支彈藥,然而由於倒塌的大樓是雙層的磚混結構建築,磚瓦碎片堆積如山,隻靠人力怕不是要挖上一天一夜。
所以周長風放棄了這個打算,轉而選擇去挖一家售賣槍支的店鋪,花了老大的勁才終於尋摸出來十幾支手槍和獵槍,以及一些子彈。
“不算多,但也夠用了,我再重申一遍,威懾第一,千萬彆想著大開殺戒,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子彈也不夠。”
這支臨時拚湊起來的隊伍被他分成了四個分隊,留下一個分隊護衛州衙官吏,其餘的二十餘人則直奔預備倉而去。
曹州預備倉囤積糧食用的是鋼製立筒倉,有百萬斤級大立筒倉十五個、十萬斤級小立筒倉二十二個、房式倉兩個,最多可囤積八千六百噸未脫殼的原糧和一千噸成品糧。
這兒同樣因為地震遭到了嚴重損壞,外邊的圍牆倒塌,立筒倉堅固的鋼架也扭曲變形,至少有一半的立筒倉傾倒在地,未脫殼的麥粒和稻穀在地上堆成了小山,但卻被雨水淋得濕透了。
保護此地的數十人也是東拚西湊而來的,護衛、巡警、吏員等等,然而麵對成百上千的災民,他們可謂心有餘而力不足。
“怎麼還不放糧?我們一家老小都餓了一天一夜了!”
“糧食都泡水裡了啊……”
“給個準信啊,究竟何時放糧?”
人群中傳來此起彼伏的質疑聲。
許多人從昨天中午就過來了,到現在經過一整個晝夜的風吹雨淋,饑腸轆轆,人們的情緒也被撩撥了起來。
哪有餓死在糧食麵前的道理?就算真的衝進去拿幾袋糧食又能咋樣?
麵對群情激憤的災民們,一名緊張不已的戶房吏員扯著嗓子喊道:“筒倉裡頭裝的都是原糧,還沒脫殼!能吃的糧食大半都被壓在庫房下了!”
“那讓咱們去搭把手啊,光靠你們要等到啥時候?!”有人大聲問道。
這兒的氛圍稱得上劍拔弩張,一旦過了臨界點,成百上千的災民們一擁而上,這區區幾十人哪兒攔得住?
好在這時候周長風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的守衛者們終於鬆了口氣。
如釋重負之後,身心俱疲的一些人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麵容憔悴的戶房吏員拱了拱手,有氣無力地說:“真是及時雨啊……差點兒就鎮不住場麵了。”
“難為你們了。”周長風也輕舒了一口氣,他轉而麵向無數雙渴求的目光,“諸位市民,我是海軍派來的,現在曹州一切事宜由我代管,希望諸位配合,共度時艱。”
隨即就此起彼伏的聲音從人群中傳出,但其實全都圍繞一件事——大家饑腸轆轆,現在就指望吃飽飯!
周長風拿過一個鋁皮卷製的喇叭,喊道:“亂哄哄的,怎麼發?那不得亂套了?都按次序排好隊!”
然而大喜過望的人群反而更亂了,因為都想搶先,所以便爭著搶著想往前排。
推搡、叫罵,乃至拳腳相加,場麵頓時混亂了起來。
“砰!”
無可奈何的周長風朝天開了一槍,這才重新鎮住局麵。
然後他便將這兒交由羅符管理,自己則徑直往裡邊去了。
東倒西歪的立筒倉、坍塌的房式倉,這樣的場景讓他不免擔憂了起來,“都是原糧啊,沒有成品糧?”
那戶房吏員先搖頭又點頭,“有是有,可都在那庫房下邊啊,我們忙活了大半天,隻搬出來三百來袋。”
立筒倉存放原糧、房式倉存放袋裝的成品糧,然而坍塌的庫房把數以萬計的成品糧掩埋住了。
兩個房式倉一共囤積了一千噸的成品糧,可供全城災民吃上三、四天。
稍作思索以後,周長風便令道:“我們要維持秩序,清理殘骸的活得靠百姓,去征集三百名青壯來,告訴他們,來幫忙的話能領雙倍。”
有人領命而去,沒過多久,一陣陣的呼喊聲就從外邊的人群中傳出。
數百報名前來的災民爭先恐後地扒拉著殘垣斷壁、揮舞著鐵鍬,試圖以最快速度把下邊的珍貴糧食給挖掘出來。
為了安撫人心,羅符也按周長風的要求向外圍等候著的災民們問詢了許多情況,並竭力寬慰。
人多力量大並非虛言,等到申時的時候,其中一個房式倉殘骸已經被清理得七七八八了,陸續搶運出來了上千袋五十斤的大米。
雖然大家都精疲力儘,但能在這等天災以後重獲一大袋子糧食,可以說安全感十足,每個人都喜不自勝。
此刻這些糧食已經不再僅僅是能夠填飽肚子的東西了,更是慰藉人心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