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王朝末年之時,總有人感慨人心淪喪。
但什麼是人心呢?
簡單來說,也就是士農工商之心。
如果再精確一點,其實無非就是士、農而已。
前者掌握了極大部分的權利,後者則承擔了極大部分的生產任務。
並且後者也代表著天下間數量最多的一個群體。
黃巾之亂爆發,說明最底層的黔首小民對朝堂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涼州之亂的爆發,則說明一部分“士”也開始對漢室絕望。
事實上黃巾之亂還沒有平定的時候,涼州就脫離了朝廷的掌控。
中平元年十一月,羌人北宮伯玉、李文侯起兵叛亂,自號將軍。而他們叛亂之後便劫持了邊章與韓遂這兩位涼州名士,讓兩人統領軍政,一同作亂隴右,先後斬殺金城郡太守陳懿、護羌校尉泠征等地方長吏。
當然,邊章與韓遂兩人最初是被裹挾從賊。
雖然兩人後來將錯就錯真的造反了,但最初或許並沒那麼想反。
如果魏哲是個方士,或許還能神神叨叨的說漢室氣數未儘。
但是幾年之後的張舉、張純叛亂,那就真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要知道張純可不是白衣儒生,曾擔任過中山相的他是貨真價實兩千石。
至於與他一同叛亂的張舉,也曾經擔任過泰山太守。
當這種兩千石高官都開始反叛漢室了,那說明漢室真的沒有基本盤了。
因此之故,在邸報上看到張舉的名字後魏哲不禁油然而生一種緊迫感。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看著忽生感慨的魏哲,戲誌才有些莫名其妙。
不過他雖不知道魏哲為何忽然變得急躁,但還是安慰道:“如今諸事皆備,明公又何必心急?”
魏哲聞言當即點了點頭:“唉~是我躁切了。”
在與戲誌才討論完這期的邸報之後,魏哲便徑直離開了縣寺。
他今日的工作內容,便是視察海冥船屯。
……
古人觀落葉因以為舟。
經過千年來的發展,大漢朝的船隻也變得多種多樣了。
其一是富商巨賈所用的遊玩小艇,此類船體輕巧,會在拱篷上開有天窗,以便在自家湖泊中賞玩景色。
其二便是“貨艇”,也就是在內河運輸使用的簡易貨船。
這種船一般船身短而寬,首尾狹窄,中部較寬,平底,船艙在中部,船蓋為拱形篷頂,可以隨意拆卸,十分簡便。
如今中原郡縣,便有不少河流多用此船。
至於第三種,便是耕種所用的小艇。
其實這種小船魏哲也沒有見過,是海冥船屯的主事所言:
“縣君有所不知,這種船多附於水田旁邊,船身形如月牙,船內僅有前後兩道坐板,沒有艙也沒有篷,甚至沒有甲板,十分簡陋,隻能用來在水田上來往運輸。老朽年輕時曾在江東見過。”
這位老師傅喚作滕煜,乃是管氏派來的造船主事。
此人經驗豐富,以上三種船隻基本上入不了他的眼。
因為他最擅長建造的,是海戰所用的樓船,以及尋常販貨的海船。
說著老者便領著魏哲上船向著一處海島而去。
由於海冥營這邊海島繁多,故此海冥船屯直接就設在了一處島上。
“此島何名?”
“哈哈~大家都叫船島,老朽也就這麼跟著叫了。”
魏哲聞言也不禁笑了,不過下船之後他卻不由眼前一亮。
隻見十餘間石塘已然在島上有序的排列開來。
所謂“石塘”者,即後世所言船塢也。
不過當下的石塘可沒有後世那麼寬廣,就魏哲所見的這些,塘廣不過六十五步,長不過三百五十三步,顯然造不來什麼巨舟。
但即便如此,魏哲已經很滿意了。
隻見一群操著青徐口音的壯漢一邊抬著巨木,一邊喊著號子,有條不紊的將一根足足有十丈長,四五尺粗的樹乾搬到石塘內的木架上。
待他們安放好的之後,立刻便有一群木匠成群,肩挑手提著各種器具,滿身飄著桐油香從另一邊跑來,隨後叮叮當當的斧鑿之聲便響了起來。
隨著一聲聲號子與斧鑿之聲此起彼伏,竟然有種莫名的韻律。
說來也是魏哲催的緊,否則他們也不用這麼急迫。
要知道正常造船所需的木料,都需要提前陰乾一年左右。
但是眼下為了能有船用,一時間也顧不得了。
彆看他們都是造船的老師傅,但眼下這批船基本都用不了幾年。
不過滕煜倒是看的挺開,尤其是對這批流民讚不絕口。
“縣君有所不知,此間竟然有不少流民都頗懂木工之事,倒是讓我等省了不少功夫,否則工期還要延長。”
魏哲聞言當即輕輕點了點頭:“若是人手不夠,滕翁儘管開口。”
話說眼下這處船屯建造的乃是管氏常用來運貨的海船,平底方頭,結構堅固,江河湖海皆可航行,適航性極強,最適合魏哲現在的情況。
至於樓船什麼的,魏哲眼下壓根想都沒想過。
“夠了夠了,不過……”滕煜猶豫片刻後還是開口道:“這批船縣君當真全部用橡木建造?”
由於魏哲是管氏的女婿,對於滕煜這個船屯主事也算是半個主人,所以有些話他也不藏著掖著。
“這橡木雖然質地堅硬,但老朽以往確實沒有用過。”隻見滕煜麵帶憂色道:“船隻下水之後效果如何,老朽實在不敢保證。”
以往他在青州之時,大多都是用杉木、鬆木、柏木、柚木來建造船隻,這橡木雖然也見過,可是此物多用來作精炭,供富貴人家取暖之用。
如果不是魏哲要求如此,滕煜還真不敢冒然嘗試這種新船材。
而見他這麼一說,魏哲當即灑然一笑道:“滕翁,放心吧,便是出了事兒也是我擔著,管氏那邊若有責問我來處理!”
說起來魏哲也是無奈。
沒辦法,誰讓這樂浪郡最多的就是橡樹和銀杏樹呢。
尤其是在人跡罕至的森林裡,十丈多高、一人環抱不止的橡樹幾乎比比皆是。
如果拋開橡樹不用,那麼魏哲光是在木材這塊就要浪費不少時間。
所以即便知道有些魯莽,但魏哲還是讓滕煜冒險一試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橡樹密度大、耐水濕、材堅重,確實是造船的好材料。除了生長周期極為緩慢之外,幾乎沒什麼缺點了。
也就是樂浪郡地廣人稀,周邊蠻夷部落也尚且沒有發展起來。
否則但凡過上四五百年,再想見到如此多參天橡樹估計是不可能了。
不過任魏哲將橡樹誇出話來,滕煜還是半信半疑。
“其實造船最好還是得用豫章楠木!”隻見滕煜忍不住砸吧嘴道:“這種木材造出來的船最好,經久耐用,也隻有這種木頭才能打造出萬斛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