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侯城雖然地處玄莬郡腹內,但魏氏塢堡依舊幾次遭到高句麗人襲擊。
如果不是幽州刺史馮煥說服了夫餘王,使得其遣嗣子尉仇台率領二萬餘人前來助陣,最終和漢軍聯手擊敗高句麗聯軍,恐怕如今遼東早已淪陷。
幸好次年高宮就病死了,嗣子遂成繼位,否則朝堂估計都有棄樂浪郡之議了。
而在窮兵黷武的高句麗王高宮死後,高句麗也終於安生了幾十年。
直到遂成去世,嗣子伯固繼位,高句麗這才又開始鬨騰起來。
殺帶方令,掠樂浪太守妻子的事情,就是伯固乾的。
並且這小子還真有幾分他爺爺高宮的風範。
或許是上次沒想到夫餘人忽然插手幫漢人,故此他繼位之後想儘辦法策反了扶餘人,永康元年,夫餘王台竟然率二萬餘人入寇玄菟。
對了,此人便是上次奉命率領二萬餘人前來助陣的扶餘王嗣子尉仇台。
不得不說,遼東這塊地盤雖然不大,但各方勾心鬥角玩得是真花。
隻可惜伯固依舊生不逢時,大漢雖然國勢一日不如一日,桓帝也胡鬨的很。
但麵對扶餘人和高句麗人的先後入寇,大漢依舊輕而易舉的化解了。
先是玄菟太守公孫域破夫餘王尉仇台,斬首千餘級;
待公孫域離任之後,繼任玄菟太守的耿臨更是大破入寇高句麗軍。
於是無奈之下,高句麗人隻能再次恢複清醒。
還是老一套,伯固降服,乞屬玄菟。
隻能說不愧是爺孫倆,連下跪的姿勢都一模一樣。
不過,扶風耿氏倒是有高句麗克星的意思。
因為繼任玄菟太守的耿臨,正是昔日遼東太守耿夔的族人。
但不得不承認,高句麗確實有幾分氣運。
部落時代就不說了,改製封建之後高句麗可以說是連出了幾代明君。
高宮、高遂成、高伯固,乃至於眼下的高男武,都算是有為之主、
即便是最少動兵的高遂成,也算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主。
因為他繼位之後就相繼殺右輔高福章、長兄高莫勤,弟高莫德,徹底鞏固了高宮剛建立不久的封建製度,使得高句麗王的權勢得以傳承。
從某種角度來說,正是經過他的修養生息高句麗才沒有解體。
至於如今的高男武,雖然繼位七年尚未做出什麼超越前人的功勳,但此人的眼光卻算是高句麗曆代各王之中最有格局的。
……
片刻之後,浿水岸邊。
隨著一陣涼風襲來高男武終於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見兩個兒子依舊麵露不解的看著自己,高男武這才耐心的指點道:“孤本有意從夫租部入穢貊,收複諸部,如此便可以對樂浪郡形成包圍之勢。待我軍三麵齊出,拿下樂浪郡也不過是一念之間的事情罷了。”
說到這裡,高男武不禁有些遺憾的感慨道:“屆時兼並三韓,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高男武倒不是在癡人說夢,畢竟高句麗本就不是單一民族而成。
即便最早朱蒙和他起家的部落是扶餘人,但隨著這些年的兼並早就融合了遼東之地諸多部落,甚至其中還有不少漢人。
高句麗人嚴格意義上來說,隻是一個泛指罷了。
故此在族裔融合這塊,高句麗算是經驗豐富。
倘若高男武的計劃能夠實現,融合三韓諸部還真有可能。
但是很可惜,魏哲的忽然崛起打斷了高男武的構想。
故此在魏哲滅了穢貊七部之後,高男武就對他十分重視了。
因為穢貊七部也是他的下個目標,他本想從夫租那邊慢慢滲透,一點點將穢貊七部掌握在手中,但沒想到被魏哲先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