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名官兵編為一隊,全都背插紅旗雁翅隊列,各隊依次從甘泉馳馬入京。
秦直道上,一隊隊報捷官兵風馳電掣不斷高呼:“我軍甘泉大捷,殲敵十萬——”
此所謂的紅旗報捷,是朝廷用來彰顯武功、提振軍心及砥礪民心的一種儀式。
一百隊報捷的隊伍依次跑完,最後才是凱旋的大軍浩浩蕩蕩班師長安。
一千羽林在前開道,中軍帥纛下,李旦金盔金甲眾將簇擁,最後麵才是所有參戰官兵,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沿途兩側,無數百姓設案焚香簞食漿壺。
紅旗報捷是一種殊榮,要麼禦駕親征大勝還朝、要麼大將奉旨而為,並非人人能享。
否則,無論你多大的將領天大的戰功,得勝還朝也隻能帶領少數親隨入京,得勝之師則須遠遠駐紮在京門百裡之外。
馮靖看得出來,天後此舉是刻意為李旦鋪排人氣。
一種預感在他心裡忽然激烈撲騰起來——有大事即將發生!
午時整,浩浩蕩蕩的隊伍到達安廣門。
突然,門前樂聲大作禦音盈天,一百零八力士金瓜鉞斧錦衣繡服,文武百官恭敬肅立。
此乃迎接皇帝的儀仗!李旦一見頓時嚇蒙。
他肝膽俱裂正欲滾鞍下馬,當朝第一宰輔裴炎疾步趨前,一把抓住了他的馬韁,朗聲稟報:“臣裴炎,奉天後懿旨為殿下牽馬。”
綜合種種跡象,馮靖忽然明白了一切:此乃奉旨僭越,看來李顯完了!
刹那間,李旦也明白過來。
但這一刻來得太突然,他還來不及適應。
……
暈暈乎乎中,李旦登基、稱帝、改元
含元殿上,文武百官三呼萬歲齊聲恭賀。
李旦清了清嗓子,略顯拘謹的看了一眼天後。
原來看三哥李顯在龍椅上動輒便手足無措,自己當時還暗暗鄙夷,如今自己坐在這裡才發覺如坐針氈,李旦也不知這種不安從何而來。
天後神色如常淡淡說道:“宣旨吧。”
跼蹐之中李旦剛想站起,天後的眼神淩厲射來,他這才恍然意識到,自己已是九五至尊,再也不用站著和人講話了。
於是他清清喉嚨,硬起嗓子開始宣旨。
第一道聖旨便是廢黜李顯,貶其為廬陵王,發往均州幽禁。
第二道聖旨則是褒揚軍功大賞群臣。
對於文武百官來說,新皇所宣旨意儘在預料之中,隻有一點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之外:聖旨上第一個褒獎對象竟是馮靖!
馮靖因功封為三品雲麾將軍、加封一等子爵、賜黃金五百兩。
黑齒常加封太師銜,死後配饗太廟。因為他是大唐名將,早就貴為公爵顯赫如王了,活著已無法再往上封,隻能往死後的榮耀上倒掛。
此外,裴炎因擁立新君加封太保銜,與黑齒常同列三公。
儘管馮靖所封官階與黑、裴二人比起來還差得很遠,但這個封賞順序卻耐人尋味,朝中文武頓時竊竊私語起來。
“肅靜!”天後輕輕一拍案幾,清冷的聲音緩緩升起:“此次大破叛軍,馮靖厥功至偉,然賞擢不足以褒功,特置於首封以茲旌表!”
天後說話咬金截鐵,聲雖不高,卻帶有極強的穿透力。
滿朝文武紛紛附議,隻有裴炎滿臉陰鷙斜睨著馮靖。
馮靖見狀心裡咯噔一下。
他很明白,自己的官階雖然不高,卻忝列貴族甚至世襲罔替,裴炎老兒雖位極人臣卻隻能一代而終,難怪老雜毛心中不爽!
人說宰相肚裡能撐船,裴炎的肚裡也就裝了點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