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
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儘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
馮靖的字仿的是王羲之的行草,筆走龍蛇滿紙雲煙。
李隆基嘖嘖驚歎,其他人卻滿臉驚愕默不作聲,因為他們從未見過這種長短句!
唐時的長短句實質上就是古體詩,如李白的《將進酒》。
五代時對唐時的長短句進行了改進,漸漸出現了“小令”這一特殊的“詞”的雛形。
宋代又對小令的音律格式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進和規範,長短句從此脫胎成一種全新的詩賦形式———詞。
而這,已是兩百多年後了。
因為本次詩會的佳作均會被收錄成冊傳之後世,所以馮靖故意用這種很另類的文體來應付場麵,以免擾亂曆史留下千古謎雲。
一炷香燃儘,鑼聲響起,評審組開始評議。
靜靜等待中,宋之問忍不住好奇,“太傅,學生才陋學淺,您剛才所寫的長短句,學生窮儘平生所學,卻想不起來它是何種門類。”
想不起來就對了,因為它還沒誕生呢!
馮靖暗暗一笑信口雌黃道:“那是我剛才入定時腦子裡胡亂飄過的一些辭藻零碎,我也不知何種門類。”
“太傅過謙了,雖然隻是零碎,但意境確實唯美……”宋之問夢囈似說道。
宋之問就是個詩瘋子,為了一首好詩的冠名權居然拳斃了自家外甥,屬於人品很爛卻很謙遜的那種,所以他不懂就問。
沈荃期則屬於那種恃才傲物的狂蛋蛋,本就陰鷙慣了,即便不懂也不會問起。
此時他正拿個毛筆在紙上胡亂畫了一些球啊蛋啊之類的怪圈,看似若有所思,實則在排遣心中的震憾。
杜審言還沉浸在孫子的詩聖情節中,好容易叼住這個空擋,便亟不可待期期艾艾問:“請問太傅,你是如何認定我家子美將成為一代詩聖的?”
馮靖剛要回答,不料沈荃期卻冷冷笑起,“行啦審言兄,太傅也就那麼一說,你還當真了?”
杜審言瞪著他怒衝衝道:“沈兄大謬不然,子美周歲抓周時,一把便抓起了詩箋和毛筆,你說這孩子是不是與詩有緣?”
沈荃期還待反駁,不料鑼聲響起,評審結果已經出來了。
力拔頭籌的兩篇佳作旋被貼在了會場中心的巨幅牌匾上,類似於公示性質,以供到場之士品頭論足。
第一篇是一首五律,題為《秋日芙蓉園應製》
芙蓉秦地沼,
盧橘漢家園。
穀轉斜盤徑,
川回曲抱原。
風來花自舞,
秋入鳥能言。
侍宴瑤池夕,
歸途笳吹繁。
第二篇則是一首七律,題為《秋日梨園應製》
芳郊綠野散秋晴,
複道離宮煙霧生。
楊柳千條花欲綻,
葡萄百丈蔓初縈。
林香酒氣元相入,
鳥囀歌聲各自成。
定是風光牽宿醉,
來晨複得幸昆明。
馮靖一目十行迅速看完,然後嗬嗬一笑說道:“如果我沒猜錯,第一首應是宋兄大作,第二首則是沈兄佳作。”
咦——
沈宋二人刷得轉過了腦殼,異口同聲問:“太傅是如何看出來的?”
馮靖道:“第一,今天是公主的場子,而在場的宮廷詩人隻沈宋二兄,標題中有‘應製’二字者非兩位莫屬,一般人不會也不敢這麼寫。”
“第二,宋兄工五律、沈兄擅七律,天下知名。”
“第三,這首五律境界廣遠氣勢飛動,一看就是宋兄的風格;而這首七律雍容華貴氣象莊美,一看就是沈兄的佳作。”
李隆基眼珠一轉,“為何不是杜先生的大作呢?”
馮靖看了一眼杜審言,“杜先生的詩格局豪邁直抒胸臆,與沈宋二兄的宮廷風格有一定區彆,如‘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一句,大氣噴礴堪稱千古絕唱!”
杜審言頓時震驚壞了!
他結結巴巴問,“太……太傅,你說的這句是我剛剛寫的,太傅你又沒看見,你……你怎麼知道?”
馮靖神秘一笑,“天機不可泄露!”
正說著,第二等佳作也都貼了出來。
大夥一看,其中果然有一首五言律詩《樂遊少陵》
獨有宦遊人,
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秋。
淑氣催黃鳥,
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
歸思欲沾巾。
其中的“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一句,正是馮靖剛剛吟過的。
這個馮靖太他娘神了!
包括太平公主在內,座中的五人全都蒙了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