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真不是我。”
與此同時。
距離瓊山縣一百二十裡外的澄邁縣衙內。
黃舉天盤腿坐在茶案一側,雙手攤在膝蓋上,誠懇地解釋道:
“南下途中,您還特意叮囑過我,不要貿然采取過激行動。
“如今到任不足兩月,我怎會擅自招惹陳家,且不與您商議?”
李景讓輕哼一聲,狐疑的目光在年輕人麵上掃了三圈,愣是沒找出半點破綻。
“當日,你去州府麵見刺史,為何要在瓊山縣逗留至八月十五之後?”
“深入瓊山縣,了解當地百姓的瘴疾情況,為下一步施政做準備。”
“王弘業突然對陳家下手,是否受你影響?”
“此人誌在中樞,唯恐治瘴之功不足以助他連升,故而決定懲治地方惡紳,以擴大功勞,與舉天無關。”
“為何又將崖州四百州兵,交予你統領?”
“王弘業見我武藝尚可,且陳家大本營在澄邁,便臨時將州兵交予我指揮。”
“衙役呢?這麼多新人,你是從何處招來的?”
“他們都是漁民,聽聞同村大哥梁家明的經曆後,來澄邁投奔我。”
“書童又是怎麼回事?”
“成亮回曹州冤句報喜後,又奉家翁之命,馬不停蹄趕來瓊州侍奉。”
李景讓沉默片刻,緩緩說道:
“老夫明白了。
“意思是,你在瓊山縣偶遇了書童,以及梁家明同村的漁民,帶著他們回來後,還接管了四百崖州州兵;
“並順便與陳延雷達成一致,除掉陳延風與陳家大翁後,讓他接任家主?”
“正是如此。”
“世上之事,竟有這般巧合?”
“學生運氣向來不錯。例如從長安全身而退,又幸得先生這般貴人教導。”
李景讓一時無言。
隨後深深看了黃舉天一眼,目光複雜難明。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看重道義,小人看重利益。
即便目的正義,也不該用下作手段;
行事應秉持道義,走正道而行。
黃舉天當即拱手,肅然答道:
“行不由徑,雖曲巷可通,吾不為也。”
李景讓見黃舉天舉止坦率,言辭懇切;
再想到這些日子他為瓊州百姓所做之事,心頭縱有萬般疑慮,也隻能暫且按下,轉而向門邊的老仆問道:
“幾時了?”
李老仆快步走到屋外,看了看日晷,回來答道:
“應是未時初。”
李景讓目光轉向黃舉天:
“你與陳延雷商議的時間是?”
“巳時動手。”
李景讓眉頭微皺:
“那他為何仍未發動鹽工,衝擊縣衙?”
“我亦不知。”
黃舉天低頭,恭敬地行了一禮:
“舉天需立即外出查明,請先生勿怪。”
李景讓點了點頭,在黃舉天即將踏出門檻時,忽然開口道:
“記住,老夫與你同舟共濟。
“若遇事不決,一切責任由老夫承擔,你儘管放手施為!”
黃舉天真心拜謝。
等他到了大堂,隻見五十名衙役列隊整齊,站姿筆挺;
見黃舉天闊步入內,連低聲交談都戛然而止,目光齊刷刷地望向他。
拋開事實不談,這已是一支久經沙場的精銳。
“黃成功,黃成就,你們到門口守著去。”
黃舉天揮了揮手,語氣沉穩:
“其他人放鬆些,行動前再繃緊。”
指令一下,這支自泰山西部南下而來、精力旺盛的青少年部曲,頓時七嘴八舌地彙報起來:
“報告義父,截至下午三點,縣衙仍未遭受衝擊。”
“據黃成效等十五個兄弟探查,澄邁縣西、北方向不見鹽工與陳家人的身影。”
“鄭翊已集結八十餘名鄭家家仆,於縣城南門,等候指示。”
起初彙報還算正常。
可慢慢地,畫風突變,開始打起岔來:
“我三天前就說陳延雷是個老陰比,你們都不信!”
一個少年撇著嘴,滿臉不屑。
“得了吧,你還說陳家會從東門攻進來呢,結果呢?東門連隻鳥都沒有!”
另一個少年立刻反駁,語氣中帶著幾分嘲弄。
“哎,你們說陳延雷是不是慫了?還是他壓根就沒打算動手?”
“慫?我看他是憋著壞呢!說不定正躲在哪個犄角旮旯裡算計咱們!”
“就他那點腦子,能算計得過義父?”
“定是被咱們嚇破膽了!”
“哈哈哈,說得對!”
黃舉天聽著這群少年你一言我一語,嘴角微微上揚,卻並未急著打斷。
除了數月未見的親切,讓他比往常多了對紀律的包容;
黃舉天還在心裡默默複盤,計劃是否有哪處出了破綻。
三日前,陳延雷來到澄邁縣衙,黃舉天與他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
為奪取利益,兄弟相殘、背棄親族的案例,在曆史上屢見不鮮;
黃舉天能看出,對於自己的提議,陳延雷是當真心動。
為了打消他的顧慮,黃舉天在寫下親筆信承諾的同時,還明確告知陳延雷——
隻要他願意配合,計劃必然成功;
因為瓊州刺史也在背後出力。
‘那麼,是陳家大翁發現了陳延雷的二心?’
也不對啊。
且不說陳延雷為人謹慎,不像會走漏風聲的模樣;
年老成精的陳家大翁,更不至於大難臨頭,還穩坐宅中束手就縛。
“行了,都彆貧了。”
黃舉天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沉聲說道:
“陳延雷不動手,你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黃成仁,你帶幾個人再去探查一遍,務必摸清陳家的動向。
“留下的原地待命,隨時準備行動。”
“是,義父!”
眾人齊聲應道。
就在他們即將告退時,縣衙大門由內打開。
一個身著黑色窄袖胡服、腰束革帶的少年衝了進來;
身形矯健,步伐輕盈,背後斜挎著一把雕花角弓,箭囊中幾支白羽箭隨著他的動作微微晃動。
正是成亮。
額間還掛著細密的汗珠,顯然是匆忙趕來的。
一進堂內,他的目光便鎖定黃舉天,快步上前,單膝下跪行禮:
“阿郎,成亮來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