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自笑宗師,又說當年嶽家軍(5600)_萬界武俠扮演者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萬界武俠扮演者 > 第15章 自笑宗師,又說當年嶽家軍(5600)

第15章 自笑宗師,又說當年嶽家軍(5600)(2 / 2)

當年華山論劍之時,奪得了西毒名號的西域白駝山主人歐陽鋒,曾經提出過武者真偽之說。

他認為,那些隻經過天械改造,而不懂得內外功之精妙的戰士,根本就連武師的門檻都沒摸到,隻能算是偽武者。

真正的武者和那樣的人,就像是存在於兩個不同的天地裡麵,彼此之間隔著萬丈鴻溝,隻有一線懸橋,可以作為過渡的階梯。

這一座橋梁,指的就是武功和天械的融合。

絕大多數的武林人士,隻要身體裡麵植入了天械,過了適應期之後,就會本能的調動天械的力量,來推動自己以前學過的武術招式,似乎在他們看來,這種行為,就已經是“天械武學”,是二者融合的證據。

而實際上,在那種人身上的天械和武功,是完全割裂開來的兩個個體,是粗糙的“合租”。

隻不過是“械”與“武”,巧合的用了同一具臭皮囊作為載體罷了。

就好像有一個人出門去買菜,買了一捆大蔥,又買了一塊羊肉,把這兩樣東西扔到了竹筐裡麵,就指著這兩樣東西說,這是蔥爆羊肉。

這當然是貽笑大方。

真正的天械武學,至少要讓武功和天械可以相互改變,就像是做菜的時候,各種食材之間的味道相互滲透一樣。

要能用自己的內力,用自己的武學領悟,把已經植入體內、固定了形態的天械,改變成新的形態。

這才算是在兩百年以來的天械武學發展史上,走出了正確的第一步。

做到了這種程度的人物,遠一些的人物,有六十年前的嶽元帥,還有金國金兀術。

金兀術的“鐵背虯龍”,據說本來隻是替換了脊椎上的三節骨骼而已,後來再也沒有給自身植入多餘的天械,但是到了他晚年的時候,自感壽命將儘,下令親衛在自己死後,將屍骨投入火中焚燒。

千柴堆焰,燒了三天三夜,把他全身血肉焚去,卻留下了一具幾近於完整的骨架。

整條脊椎、上方肩胛骨臂骨、下方髖骨股骨,包括整個頭骨,全都如同金屬造就,受烈焰焚燒而沒有半點變形。

當時的天械技術,根本不可能在保留理智和壽命的前提下,將人體這麼多部位全部替換掉。

金國的能人巧匠百思不得其解,王公將相之間,謠傳金兀術為天降聖人,才有這樣的奇物遺留。

天兵冶鐵台奉命取下金兀術的頭骨,供後輩金國皇族祭拜,剩餘骨架作為天械來講的性能,仍遠超天兵冶鐵台人工造就的任何一種天械。

他們便將那剩餘骨架,依舊稱以“鐵背虯龍”之名,在金國皇族最傑出的人才之間,一代代傳承下去。

直到完顏亮身亡,鐵背虯龍才被摧毀。

近一些的例子,則有華山論劍之中,爭鋒到最後,包括歐陽鋒在內的五大高手。

王重陽便是那五人中,獨占鼇頭的一個。

王重陽早年為自身植入的天械其實非常微小,因為年輕的他條件有限,要自己為自己操刀,可選取的替換部位和天械的大小,就擁有非常多的局限性。

第(2/3)頁

第(3/3)頁

最後他隻不過是換掉了膝蓋上的一塊骨骼。

但是在華山論劍之時,有人以弩箭射他咽喉,竟被他憑喉骨鎖住了箭頭,有人以判官筆打他周身穴位,發覺他全身穴道都可以軟勝棉,堅勝鋼。

武林中名頭極大的西域七劍,聯手挑戰,被他奪劍之後,空口咬斷劍尖,如嚼甘蔗一般,將鑄造七劍所用的隕鐵、寒鐵、镔鐵,嚼成碎渣,以舌尖裹如圓球吐出。

那吹毛斷發的劍刃,就算是變成了碎渣,隨意取一粒,也可以劃開最堅硬的玉石,可王重陽柔軟的舌頭上,沒有半絲血痕。

種種驚人事跡,絕非血肉之軀可以辦到。

就有人做出猜測,篤定王重陽身上至少有十七個部位,替換成了天械機關,隻不過技藝高明,讓彆人看不出機關和肉身的差彆。

隻有全真七子,後來得到王重陽親口證實,說他全身上下,依舊隻有一處天械,隻不過他已經能夠短暫的讓自身的血肉,轉變成類似於天械機關的狀態。

這個手段被全真七子視之為宗師境界獨有的神通,王重陽卻稱之為“武道登堂”。

他道:“自天械之術降世以來,武學之中,萬象更新。天武合一,氣械相濟,可謂曆史洪流,大勢所趨,隻不過或限於機緣,或囿於才情,都裹足不前,不見正途,所以直到近年貧道所成就的此種境界,才稱得上是天械武學的第一步。”

“以為師的見聞,當今世上能做到這一步的僅有七人,暫且冠以宗師名號,無妨,但十年之後,這樣的人物或許就有十七個人,百年之後,這樣的人物,或許就有一千七百個人。”

“小小一方江湖裡,千人共處的一個境界,又怎麼能夠再稱之為宗師?”

“千年之後,再看今朝,就會發現我們隻是剛踏上了山腳而已。”

“登堂入室之說,才是實至名歸。”

這條路繼續走下去,乃至於能將體內體外接觸到的天械,化作一股隨意運轉的元氣,直到周身百骸,都可以依照心中所想,變換天械姿態。

但那也隻是一種遙遠的冀望,至少馬鈺覺得,兩三百年之內,是不可能出現這種千變萬化,如鬼如神的高手。

“喔?!”

楊再興聽完馬鈺簡述之後,腦中好似閃過一道電光。

他故鄉那邊的殺氣改造技術,在其他門派的研究之中,其實遠不足以跟先天乾坤功等神魔級彆的武學相提並論。

唯獨神霄道的殺氣改造,甚至曾經正麵硬撼佘老太君,不落下風。

全真教這些年研究殺氣改造技術時,一直想要破解其中的奧妙,找出為什麼神霄道的技藝,遠遠淩駕在其他人的殺氣改造之上,但卻苦思而不得其法。

有一些幫派想要走偏門手段,探聽神霄道的秘密,多年辛苦,最後也隻得到了意味不明的八個字。

“煉精化氣,化腐為金”。

楊再興今日聽了馬鈺關於宗師進階的描述之後,恍然大悟。

那句話的前四個字,恐怕並不是道家所說的“煉精化氣”,而是“煉金化氣”。

如果能夠弄明白這個世界的宗師之路,也許就能把握到神霄道的核心奧秘。

雖然戰力有差,但論及心境創想等等,此界的一些人物,恐怕也絕不弱於那林靈素。

楊再興沉思之際。

馬鈺口中微歎了一聲,道:“嶽元帥留下武穆遺書,也是寄望於後世能出一位明君,但如今的臨安朝廷,就算是得到了這武穆遺書,又會否……唉,不提了。”

他將那幾本書合上,遞給楊再興,“楊小兄弟,若不是你的話,隻怕這幾本書便要落在那些賊人手中,於情於理都該由你保管。”

“況且你也最為年輕,或許有生之年,你能見到一位大宋的明君,那時,再用這本書大行其事吧。”

馬鈺心中暗想,金國大太子還有這武穆遺書的事情,就都攬在全真教身上,他們師兄弟幾人,儘快返回終南,不要牽連了這位楊小兄弟。

到時縱然大軍圍山,縱然那“金燕神鷹”親赴重陽宮,終歸不過是做過一場。

出家人本該追求道脈存續,卻也不能負了道義,馬鈺做出這個決定,心中頗為沉重,更覺得手中這幾本書重於泰山。

卻見楊再興一隻手就隨意的接了過去。

“明君?”

他輕敲封麵,“就你們這裡的大宋,躲去了臨安那群姓趙的,也配要我空耗青春?”

馬鈺不解道:“你這是何意?”

十六歲的楊再興平平淡淡,卻無比認真的說道:“從來到這裡的第一天開始,我早就想這麼說了。”

“那些姓趙的不行,我們自己上啊。”

我上我也行,我肯定比他們更行。

/body/ht

第(3/3)頁



最新小说: 奈何君上非我不嫁 大明神探1546 武俠:拔劍十年,劍神見我需低眉 身高1米78,你讓我打NBA? 為了不被雙五條夾心 下八門 死去的相公回來後,我攜家產改嫁爽翻了 人在砂隱,分身諸天,開局阿卡姆 潛修十五年,開局一品絕巔! 劍來:開局教陳平安打拳,稱霸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