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扇撲流螢_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扇撲流螢

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扇撲流螢(1 / 2)

b/b夜風颯颯搖落了滿地的寒意,單薄的衣裳在深夜更無法阻擋,以至於連身上都像是落了一層霜,隻覺得說不出的難受。

方才鬼影幢幢的屋子就在麵前,袁紫衣已經沒有了再次探究的想法,她也不知道江聞為什麼非要摸黑前來這裡,和這些讓人心裡發堵的東西麵對麵。

海上銅船、水底蛟鬼、堂上怪屍、麻衣長人,這些村野流傳的異聞徘徊在她的腦海裡,也潛伏遊蕩於深夜中,仿佛黑暗中隨時都會探出一隻毛絨瘦爪,從看不見的角落撲向自己。

袁紫衣嘴上不肯承認自己被嚇到了,腳步卻不由自住地有了自己的想法。

一開始她選擇走在最後麵,這樣能夠隨時看見前麵兩人,多少能帶來點安全感。但很快,她就察覺到自己身後有窸窸窣窣的聲音跟隨,你快它就快,你慢它也慢,懷揣著惡意與陰險,似乎正絲毫不停地以無形之姿尾隨著自己。

因此她又加快了腳步,索性超越過了前麵兩人走在隊伍前麵,貌似無畏地領頭而去,很快就來到了先前熟悉的屋門口。

但這一次,她隻覺得屋前院後茂密的樹木那窸窸窣窣的樹杈上,都罥掛著讓人不安的怪影。寒蟲蟄儘的時節,隻剩下淡如煙波的殘月似照非照,冷橫在咫尺不到的天邊,所經所見透著一股慘淡,像是兒時在峨眉山中夜半驚醒,那場幻妄不辨的殘夢。

袁紫衣忽略過了洞開的大門,故意做出要到後院查探的架勢,這樣就能避開廳堂中那副駭人聽聞的黑棺,回避死亡所帶給自己的發自內心的厭惡。

“是棺材!”

袁紫衣朝著屋後走了兩步,忽地飛快伴隨著驚呼後退,儼然撞見了什麼極為意外的東西,徑直躲到了嚴詠春的身後。

嚴詠春聽到聲音也瞬間警戒,身體如過電一般聳起,三關九節就向著左邊扭了過去,左臂探出尺骨如刀,隨時都能以拳勁迎敵,冷眼直麵著幽微莫測的暗處。

江聞搶先兩步上去,瞬間就看到匍匐在院牆邊上的黑影扭曲晦暗,就像是深潭幽泉中一抹讓人驚懼的陰影。

“彆緊張,你看錯了。那不是棺材,分明是一塊用在船上的木船板。”

在黢黑的環境中,袁紫衣顯然是把後院放著的黑漆舢板,誤看成了斜靠在院牆上的一架棺材,瞬間聯想到了許許多多讓人不安的東西,把自己嚇了一跳。

江聞上前敲了敲船板的外殼,發現這船板的龍骨堅硬、紋心筆正,觸之如玉、扣之如鐵,顯然是一塊上好的防腐木料,隻是這個顏色未免不太吉利。

袁紫衣緩緩探出頭,偷眼看向了院子後,表情中的不自然才漸漸消退,但語氣裡還是有些不肯相信,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這個……這顏色也太像了吧!”

江聞皺眉思考了一會,補充說道。

“好吧,你有一點可能沒說錯,這船板和屋裡的棺材,或許真的是同一種耐腐耐蛀的木料所造。”

活人所乘的船和死人棺材一樣材料、一樣顏色,章丘崗村也不知道為何會有如此習俗,倒是讓江聞聯想起了武夷山中的架壑船棺,頗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可惜屋裡的惡臭隱隱傳來打斷了聯想,顯然泡水溺亡的屍體存放數日之後,即便處在冬日寒冷也免不了出現衰敗腐爛,下葬已經是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江掌門,我覺得這屋子……還是不要貿然行事為妙。”

嚴詠春略帶擔憂地說道,“村民都說鬼物是從這間屋子首次現世,紫衣也在這裡碰見鬼影,說明裡麵肯定有問題,不宜正麵進入。”

為了加強說服,嚴詠春還特意表示了自己的見聞,“我先前也曾在白天多次查探,隻覺得頭昏眼花。”

袁紫衣連忙附和道“對,我也覺得這鬼地方沒什麼好呆的,江掌門你要是不甘心,不如到江畔查探一番。”

但江聞的態度異常堅定,刻意用輕鬆調笑的語氣說道“嚴姑娘你彆擔心,不會有事的,正門不能走也沒事,我們換個方向進去就行。”

自古生死相隔,泉壤不接,才會因畏生怖,由怖生厭憐,堪破終生出惻隱。佛家也有稱為白骨觀的修持法門,為佛教五門禪法之一種,通常由不淨入白骨,目的是熄滅對色身的貪戀。可在尋常人眼中,麵對著死屍隻會有退避三舍的想法。

江聞也曾經思考過,相對於熄滅色深貪戀的說法,或許白骨觀更是一種看破大恐怖的法門,而這種恐怖就來自於有名的“恐怖穀效應”。

死屍都曾經是人類的一員,作為處於恐怖穀的實體已足夠地擬人,靜態時甚至能被誤認為人類物種的一員。

可當人們無意識觀察時就會發現破綻,譬如青紫的血管、腐爛的皮肉、坍塌的肌膚、孳生的蛆蟲,隨此在無意之中,這些反常的類人特征就會在人類基因庫中會產生潛在衝擊,拉響對觀察者的警告。

屍體是如此,那對於“鬼”這種東西,由何嘗不是如此?至少它們都看起來很像人,卻又不是人。

指甲刺耳的抓撓會導致內心的反感難受,正因為這聲音曾經是密林中、掙紮求生的古猿,用以傳遞危險訊號的方式。

而對類人生物的恐怖穀效應,這種深刻在基因中的恐懼是如此具體,以至於深諳人性的佛教都不得不使用法門才能克製,而這會不會意味著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我們曾不得不躲避一種看起來很像人、卻危險性極大的存在呢……

三人停留了一會兒,最終還是進到了村屋民宅之中。

章丘崗村並不算貧瘠,村裡也都是嶺南傳統的“三間兩廊”形式,排列十分整齊,從平麵看去呈對稱的三合院布局,主座建築三開間,前帶兩間廊屋和天井,故而被稱為“三間兩廊”。

像這樣的房屋形式,其曆史可追溯到廣州近郊出土的漢墓明器,顯然是漢文化融入嶺南的產物。

江聞率先推開後門,發現麵前這座院子是單層結構,廳堂居於中心,兩側為房,天井兩旁分彆是廚房和雜物房。

但推開柴扉看去,裡麵存放的東西已經空空如也,灶台中的炭灰都帶著一股濕氣,隻剩鍋碗瓢盆這些廚具因倉促離開而遺留在此,但也都蒙上了一層灰塵。

隱隱臭味繚繞在章丘崗村上空,以至於原本皎潔的月色也開始蒙蒙亮著,像是隔著一層薄紗,怎麼也看不真切,村道儘頭明明沒有霧,卻總像是有什麼東西在遊蕩徘徊。

江聞決定從後門進入,袁紫衣就跟在後麵迂回繞去,三人便前後照應著進入了空無一人的廳堂之中,除了油燈的搖影一無所見,可隔門已經能望見黑漆棺材的一角,腳底滴滴答答的水聲仍徹夜不絕地緩慢響起,滴落在堅硬雜亂的地麵上。

“屍體放久了會有毒性,我上去看看就好,你們彆靠太近。”

江聞先交代了一句,就用手虛掩住口鼻,緩緩看向黑漆棺材中那具死不瞑目、鼓突著眼球的屍體。

它似乎蘊藉著極大的怨怒,以至於雙眼浮怒,用慘白的瞳仁死盯著梁頂的位置,持續地、僵硬地保持吐出死前最後一口氣的模樣。

“嚴姑娘,這些村民是什麼時候被打撈上來的?”

江聞凝神看去,忽然問道。

嚴詠春警惕地望著屍體,小聲說道“大概是五天前。先前一直打撈不到,直至五天前才陸續漂流上岸,可惜身體所有損毀,像是被什麼水族啃咬過一般……”

泡到發白的屍體已經開始腫脹,撐破了裸露在外的皮膚,江聞的確發現死屍身上傷痕累累,乃至有幾道傷口深刻見骨蜿蜒在手臂胸腹,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了爪牙猙獰的水中蛟龍,潛伏於幽暗海底,饑腸轆轆地吞咬著他們的血肉。

外部的恐懼內化於心,就會變成幽暗之間瞑寐不可得的鬼物。

要知道,古人並非迷信到充滿愚見、心生鬼狐,至少宋代的王明清就在《投轄錄》中表達的很清楚“迅雷,倏電,劇雨,飆風,波濤噴激,龍蛟蛻見,亦可謂之怪矣!以其有目所覿,習而為常,故弗之異。鬼神之情狀,若石言於晉,神降於野,齊桓之疾,彭生之厲,存之書傳,以為不然,可乎?”

尋常之事不曾見謂之怪,尋常之理難以意度謂之鬼神,當他們見到知識體係徹底無法解釋的事情,才會產生敬而遠之的畏懼之心,然後恭恭敬敬地錄與紙上。

宋儒王明清從自然現象與曆史敘述兩個維度去追根鬼怪之事的不可否認性,同時代的朱熹則是在與學生問答的中去尋繹鬼神之觀念與鬼事之真偽,避免人們陷入無底猜忌的怪圈。

不過有意思的是,一方麵朱熹不斷勸服學生說“鬼神事自是第二著,那個無形影,是難理會底”,另一方麵,當學生講述鬼怪奇異之事,並表示此類故事“冊子說,並人傳說,皆不可信,須是親見”,朱熹反詰道“隻是公不曾見。”

按江聞猜想,朱熹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還惦念著,武夷山上的那些怪事和仙人吧。

“你們看,他的上下臂間骨肉支離,搖搖欲墜,隻剩幾絲皮肉相連,應該是被水中風浪扯斷的,出海那天的海底一定有很猛烈的暗流出現。”



最新小说: 吃人修仙 頂流他妹直播玄學種田後火了 嬌軟小丫鬟蓄意勾引,帝王已淪陷 賽博修仙五千年 我,極陽生蠔,苟在截教當大佬 攻略危險反派,BOSS對我致命淪陷 星際大佬她又美又颯 奈何君上非我不嫁 大明神探1546 武俠:拔劍十年,劍神見我需低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