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從遼地調遣了大量的預備官員過來。
與遼地一樣,他準備施行集中化管理。
雖然集中化管理對衛生,柴火,衣食住行等等方麵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但遼地的官員們並非是赤腳過河,他們各個皆有經驗在身。
以工代賑。
做事換取錢糧,從遼地駛來的馬車,船隻就沒有停過。
大量的糧草,工具被送往了各州郡,加上正宣隊伍以及織網密探,這些州郡中的百姓民心被一點點的安撫了下去。
隻要能活,底層人的韌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一手大棒,一手蜜棗,漸漸地,各州郡的百姓都開始有些擁戴起了張啟。
而相對於豪強,百姓們。
諸侯王們最近的日子有些不太好了。
最開始漢地大亂的時候,這些諸侯王們還一個個的心有期待。
特彆是趙王劉澎祖。
那時隨著太平軍的勢大,他都快以為自己即將登上那個位子了。
太平軍誰的人?
遼侯張啟。
遼侯張啟誰的人?
他啊!
女婿,合夥人,糧草錢財供應者,種種身份加持下,劉澎祖有一萬個理由相信自己能夠拿捏住張啟。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局的僵持,北地層出不窮的情報。
劉澎祖頹然的發現。
貌似自己的這個女婿,確實不是很需要他。
什麼糧草軍械,貌似遼地都能夠自給自足。
也是在這一刻。
他悟了。
原來自己的這個女婿不是想擁戴他上位。
真正要上位的人,就是他自己本身!
發現,驚愕,恐慌。
想要反擊。
但是在織網的滲透下,臨近的諸侯國都已經成篩子了。
張啟沒有花費多少功夫,便將這些諸侯王們鎖在了他們的國都當中。
等著最後的清算處理。
太原。
張啟選擇在這裡辦理公務。
現在戰事暫緩,各州郡的需求都在源源不斷的送來。
而他也將山海城的官員們調來這,開始處理各項公務。
墾荒,分田,規劃城區。
各種廠房建立。
人員分配。
忙碌從早到晚,每個在這的官員們都頂著一副厚重的黑眼圈。
好在經過這幾個月,各州郡初定後便會輕鬆些許,這才讓官員們堅持了下來。
而在各種規劃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道路的擴展了。
原先漢朝繼承秦朝的直道已經不夠用了。
遼地大量的物資要運出來,除了海路以外,陸路也是極為重要的。
所以在官員們的統籌下,百姓們的艱苦付出中,一條條連接各州郡的新道路開始了修繕。
而道路的修繕帶來了極多的工作崗位,工作崗位又讓許許多多的百姓有了能養家糊口的酬薪。
一切都在向著欣欣向榮發展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