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重陽宮所有弟子的比武,師父一會也要登台跟其他人較藝啊!
楊過習慣了師父的處變不驚,從容鎮定,卻發現自己一直疏忽了師父的感受。
“師父是真的一點都不緊張嗎?”
“還是有意讓我等弟子寬心,所以才表現出來的淡定模樣?”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
也許用這句話來形容楊過此時的心情,會很貼切。
“四代弟子比武較藝,開始!”
全真七子中的孫不二,因為是坤道,門下弟子如程瑤迦,並不在重陽宮中修煉,所以無四代弟子出戰。
而譚處端雖然已經故去,但門下徒子徒孫仍是極盛。
馬鈺、丘處機等人念著同門手足之情,對他的弟子加意指點,因此譚處端這一脈的門人,也不輸於其餘人的弟子。
所以此時便是六人的門下弟子,兩兩捉對比試。
楊過這邊正好便是與譚處端的徒孫比試,兩人鞠躬行禮,互道請教,隨後各持長劍,戰在一處。
與楊過比試這人二十歲上下,身形頎長瘦削,比楊過要高了一頭,在拳腳方麵就占了天然優勢。
全真教的外功,向來是以劍法與掌法聞名,許多招式便是劍中帶掌,掌中帶劍。
比試剛一開始,楊過就在對方的劍掌交接之下落了下風。
那弟子也是機警,知道楊過劍招多變,所以用掌法彌補自己劍法上的短處,每當兩劍相交時,才出掌攻敵,先讓自己處於不敗的境地。
楊過見他門戶守得嚴謹,想要用虛招誘敵頗為困難,靈機一動,長劍下掃,專門攻他下盤。
場中眾人看著兩人比試,交頭接耳的議論這一招如何巧妙,那一招怎樣精彩,說下來感覺楊過雖然暫時落入下風,但變招應對的極快,或許有扭轉局勢的希望。
“清池,你好好看著,不管是他二人哪個獲勝,一會比試遇到,也好早想對策。”
祁誌誠囑咐一聲,這弟子卻不是他的門下,而是此時不在山上的甄誌丙弟子,姓華,道號清池。
華清池本就是四代弟子中的佼佼者,這半年也是勤修苦練,在年底大較中被寄予厚望。
“是,師叔。”
場下正議論時,場上的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楊過知道自己遠戰不利,所以用劍招拉近距離。
待到一招“接天雲濤”,迫使對方上跳躲避,楊過憑借身形小巧先一步占住方位,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快劍。
一劍連著一劍,一劍快過一劍,也不求劍招之間的連貫,隻是將劍光連成一片劍網,逼得對方無法出掌還招。
那高瘦道士本來靠手長占著優勢,此時突然被近身,劍招便漸漸施展不開,疲於應對。
眼花繚亂間,雙方又拆了二三十招,高瘦道士感覺不敵,想要行險一擊敗中取勝。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