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上兩人又過了數招,場下的郝大通暗暗點頭,心說楊過這場雖然終要落敗,但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郝大通在重陽宮中多年,知道趙誌敬的武功沉穩有餘,對敵時又夾雜著狠辣,跟他本人的性格十分相符。
如今調教出楊過這樣一個劍法飄逸靈動、兼顧精妙奇險的弟子,也不知道是下了多少苦心。
“看來振興我全真道統的重任,七八成倒是要落在王師兄這個徒孫身上了。”
“嘶”
郝大通思及至此,忽然又想起楊過乃是被郭靖送入重陽宮學藝的,長大以後也不知道究竟會不會留在全真教,一時間起了惜才的念頭,心中頗有些糾結。
此時場中的楊過,已經將能想到的劍法變化用了個遍,奈何內力這一項終是無法彌補,為了節省力氣,劍招慢慢變緩。
華清池見他後手已經用得差不多,心說單論劍法,自己的確有不如楊過之處,可憑著內功取勝,未免有些勝之不武。
如今師父不在山上,諸位師叔反複叮囑要拿下這場較量,如果獲勝後因此受到非議,師父回來後隻怕也會不滿。
當即後撤一步,退出圈子,朗聲道:“楊師弟,你的劍法確實高明,隻是如此下去不好分出勝負。”
“不如你我二人再較量較量拳腳如何?”
全真教中的武功,以內功、劍法、掌法為主,門下弟子修煉比試,總也避不開這三項。
華清池如此提議,便等於說在劍法上打個平手,不願靠著內功消耗,如果楊過在掌法上還有高招,那他願意再次領教。
隻是楊過劍法在同輩弟子中如此拔尖,也拿不下他華清池,大家又同是學得一套掌法,再高明也是有限,所以總是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楊過一聽,先把劍交左手,隨後抱拳道:“承華師兄情,師弟便再來討教討教掌法。”
雙方各把佩劍放到一邊,跟著擼起袖口,擺出起手式遙遙相對。
“勝負已定。”
趙誌敬把臉扭向一邊,不讓人看到,偷偷打個哈欠。
接下來就輪到自己上場了,跟這些人也沒必要多糾纏,快快打完收工,彆耽誤過年的好心情。
其實趙誌敬對三代首席弟子和全真教掌教的位置,實在是興趣缺缺,酒喝不得肉吃不得,還要處理那些個破事,純純坐牢。
但通過這半年的觀察和今天見到的局麵,也意識到有時就是形勢比人強。
如果隻是虛與委蛇或是一退再退,保不齊有一天就會被人踩在頭上,或是被裹挾著黃袍加身。
所以還不如隨心所至,直接將矛盾擺到明麵上來,到時就說自己一心修道,或者乾脆帶著徒弟們換個山頭。
反正全真教道觀眾多,隨便找一個可以無拘無束的,不是比在重陽宮中強過百倍?
“履霜破冰!”
趙誌敬這邊想著心事,台上兩人已經將全真教的入門掌法打完,眼瞅著到了決勝負的時候。
華清池入門早,拜甄誌丙為師後因為天賦資質在一眾弟子中最好,所以是用心培養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