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墨家陽城大殉義_陳勝大澤鄉傳奇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陳勝大澤鄉傳奇 > 二、墨家陽城大殉義

二、墨家陽城大殉義(1 / 2)

北鬥劍為什麼負有如此盛名?北鬥劍為什麼名叫北鬥?一切還得從它的鑄造者秦獻公與墨家弟子相裡勤說起。

秦獻公早年流亡魏國,回國繼位後的第四年,發生了一件對於墨家,甚至對於戰國七雄都有一定影響的大事:墨翟的徒弟,也是墨家首任钜子孟勝率領其弟子一百八十三人集體死於楚國陽城君之難,墨家險遭團滅。

事件的緣由是,一手創建“魏武卒”並積極倡導變法的一代名將吳起受魏王猜忌,投奔楚國。楚悼王愛惜吳起之才任命其為令尹,在楚國大力開始變法,楚國迅速強大。

吳起在楚國的變法,雖然富強了楚國但卻傷害了公紳貴族利益,楚悼王去世後,吳起一時成為眾矢之的,公紳貴族們都想除之而後快。

墨翟的徒弟、墨家首任钜子,名叫許犯,字孟勝。

墨翟剛剛創立墨家之初,墨家的名頭並不算響亮,和農家、道家、名家、儒家、陰陽家相比,墨家隻能算是後來者。此時的農家和道家已經創立一百多年,名家、儒家和兵家也已經創立了接近百年,陰陽家也已經從道家脫離,自成一派。諸子各個門派著書立言,廣招門徒,紛紛擴大自己的影響。

墨家的這位首任钜子孟勝,在墨子去世後,也希望以墨家的思想影響戰國諸雄,成為當時的顯學。孟勝為了光大墨家,與特彆認可墨家思想的楚國陽城君一見如故,互相欣賞。在陽城君的力邀之下,孟勝將墨家總部及核心人員遷住於楚國陽城。

那一天,陽城君告訴孟勝,他要去密謀乾一件大事,希望孟勝能夠守護其領地。

陽城君將一個叫璜的玉器分成兩半當做符,將一半交給孟勝並吩咐他“符合聽之”。意思是隻有兩個半符湊成了一對才代表陽城君有新的命令,否則你隻須誓死捍衛陽城的安全就行。

孟勝並不知道陽城君所密謀的大事就是利用楚悼王之死與其他貴族合謀誅殺吳起。盛情難卻,钜子孟勝答應率領一百八十二名墨家弟子為其守城,並向這位知心朋友保證,隻要墨家弟子在,就保證陽城不會有任何閃失。

夜色如墨,楚悼王的靈堂,燭火搖曳,映照出一片肅穆而壓抑的氛圍。四周掛滿了白幡,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與未散的哀愁,然而,這份寧靜之下,卻暗流湧動,危機四伏。

正當眾人沉浸在對先王逝世的哀悼之中時,一陣急促而沉重的腳步聲打破了靈堂的沉寂。公紳貴族們,平日裡衣冠楚楚、溫文爾雅的麵孔,此刻卻換上了冷酷殘忍的表情,他們手持兵刃,眼神中閃爍著不容置疑的決絕,仿佛一群被仇恨驅使的野獸,悄無聲息地包圍了靈堂的中心——那位領導楚國變法的棟梁,吳起。

吳起,這位智勇雙全的名將,目光如炬,穿透了四周的陰霾。他深知,今日之局,已是避無可避,生死一線,唯有同歸於儘。於是,他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猛然間,他身形一展,如同獵豹捕食般迅捷,撲向了楚悼王的遺體,緊緊地將自己與先王的身軀貼合在一起,聲嘶力竭地大喊:“群臣叛亂,謀害我王!”

這一聲呼喊,如同驚雷劃破夜空,震得在場的每一個人心頭一顫。然而,公紳貴族們並未因此動搖,他們的眼中隻有對權力的渴望和對吳起深深的仇恨。他們相互對視一眼,無需多言,便已達成默契。刹那間,箭如雨下,劃破空氣,帶著刺耳的呼嘯聲,直逼吳起而來。

吳起的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但他也明白,自己的命運已然注定。他閉上眼睛,任由那些冰冷的箭矢穿透他的身體,每一箭都像是重錘敲擊在他的心上,卻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的鮮血,與楚悼王的遺體融為一體,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悲壯而忠誠的故事。

靈堂內,一時之間,隻餘下箭矢落地的聲音和吳起逐漸微弱卻堅定的喘息。公紳貴族們看著這一幕,心中也不免生出幾分寒意和惶恐。

最後不僅吳起被射成了刺蝟,而且不少箭也射中楚悼王的遺體。根據楚國法律,毀壞王屍是大罪。

楚國太子繼任,為楚肅王,其根據法律規定,“厲兵於王室者誅滅三族,收回封地”,結果共有七十多個家族被牽連。

陽城君也是其中一個參與射殺吳起的大臣,楚肅王下令派軍隊收回陽城君的封地,陽城君聞知消息後連夜逃亡國外,負責守衛陽城安全的孟勝當然無法得到陽城君的另外那一半“符令”。

楚王五萬精兵即將第二日攻城。楚軍將領深知墨家子弟守城術與機關術之厲害,不用想,在墨家的領導之下,陽城早已布下了堅不可摧的防禦之網,強行攻城,城會攻克,但楚軍也將傷亡殆儘。

楚軍將領立於城下,緩緩開口,聲音雖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吾聞墨家弟子,皆以天下蒼生為念,今本將願以仁心換取和平。若城內墨家弟子願舍身成仁,全城十萬百姓,可免刀兵之災。”

此言一出,四周空氣似乎凝固,唯有風,輕輕拂過戰場的每一寸角落,帶著幾分悲涼,幾分無奈。楚將的話語,如同寒夜中劃過的一道流星,極其耀眼,既是對墨家的試探,也是對人性極限的拷問。

墨家陣中,靜默無聲,唯有心照不宣的沉重在每個人心中蔓延。他們深知,一旦應允,便是以自身血肉之軀,鑄就守護蒼生的最後防線;而拒絕,則意味著一場血雨腥風,無辜百姓將卷入無儘的災難之中。

看著城外黑壓壓的一大片楚王精兵營帳,最後一晚,孟勝召集墨家左右護法和墨家木工門、冶金門、化學門、天文門、信息門、邏輯門、神鬼門、八卦門等八大門派的掌門人共十一人聚首商議何去何從:楚軍決一死戰,還是棄城而走,或者是依從楚將要求全體自儘,舍身成仁。

夜幕低垂,墨家府邸內燭火昏暗,映照出一室的凝重和緊張。意見如鋒利的雙刃劍,在空氣中交織碰撞,分為兩大陣營——一方是以任右護法之尊的大弟子徐弱為首,他眼神堅毅,聲音沉穩,力陳棄城而逃,欲以退為進,保存墨家基業之精髓。因為此地一百八十三人全是墨家的核心精英,全部犧牲將可能“絕墨者於世”;另一方,則是左護法二弟子黃衛,他身披墨色長袍,眼神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誓要以血肉之軀捍衛陽城,踐行墨家“兼愛非攻,赴湯蹈火”的至高理想。

在這兩股力量的對峙下,其餘八大掌門或蹙眉沉思,或低聲交流,有的被徐弱的理智所打動,認為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有的則被黃衛的忠誠與勇氣深深感染,誓要與陽城共存亡。然而,無論心中如何波濤洶湧,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收斂了爭執,將所有的目光聚焦於廳堂中央,那裡,钜子孟勝靜坐如鬆,麵容平靜,仿佛一切儘在掌握。

孟勝,這位墨家的精神領袖,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牽動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弦。他緩緩起身,衣袂隨風輕揚,如同從古老墨卷中走出的智者,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與慈悲。他環視四周,那雙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處的秘密與渴望。

孟勝的目光深邃如夜空,語氣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從墨家的精神高地俯瞰著這片即將卷入風暴的土地,他緩緩說道:“諸位同袍,若吾等此番苟且偷生,非但無法守護墨家百年來之榮耀與信仰,更將招致無法挽回之恥辱。試想,若世間有誌於尋求嚴苛師長之學子,不再仰望墨者身影;若渴望結交賢良益友之誌士,不再將墨家視為心靈港灣;若為國家尋覓忠臣良將之君王,亦不再向墨門敞開大門——那麼,墨家,這個曾以‘兼愛非攻’照亮時代暗角之學派,豈不將淪為天下笑柄?其精神之光,亦將黯淡下去,消逝於曆史塵埃之中。”

他的話語,如同鋒利的劍刃,劃破了空氣中彌漫的猶豫與恐懼,直擊人心最深處的信念與堅持。孟勝深知,此次凶險萬分,一招不慎都可能讓初創的墨家踏入萬劫不複的深淵,但正是這份對墨家理念的堅守,讓他和同伴們的目光更加堅定。

接著孟勝話鋒一轉,聲音中多了幾分悲壯與豪邁,他繼續說道:“設若今日以身殉道,則是雖死猶榮,不僅未損墨家道義,而且城內十萬百姓性命可保。墨家之精神,將如薪火相傳,永不熄滅。今日之犧牲,亦將成為黑夜之燈塔,照亮後來者前行之道路。墨者之義,則不僅僅為一個學派之信仰,亦將成為所有信守承諾、追求正義、渴望和平之人心中永不熄滅之火焰,永世流傳。”

四周,墨家弟子們的眼神逐漸變得明亮而熾熱,他們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在那片由犧牲與信念鑄就的土地上,墨家的旗幟依舊高高飄揚,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奮鬥不息。

聽了钜子的說法,右護法徐弱馬上表示,钜子說得對,支持為陽城殉義。

於是,他們不再猶豫,不再退縮,麵對即將到來的風暴,他們選擇了迎難而上,準備用血肉之軀,書寫墨家曆史上最為壯烈的一頁。那一刻,天地間仿佛回響著墨家先賢的諄諄教誨,以及他們對後世無儘的期許與寄托。



最新小说: 靈穹焚天決 父子偏愛白月光?重生後這逆子我不生了 破界逆途 穿越:跟我比境界?我一槍一個老祖 今天周六不吃飯 總裁重生複仇從零開始 後宮謀權:傾世恩寵 月老實習生今天又在寫bug 靈風傳奇:暗影之役 型月,人類愛模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