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他遇上了那個生命中的男人朱元璋。
那是大正十八年的秋天啊,這個鳳陽出身的和尚已經占據了他的家鄉,聽說了劉基和宋濂的名聲,連夜來請,可憐兩人都是文化人,體力不行,沒跑成功,就被這麼“請”到應天去了。
俗話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劉基也知道這朱元璋真是活不下去才造反的,而且主事以來對手下和占領地區的百姓那真是一眾反王裡的菩薩,因此也高看他一眼,給他出主意,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另外並建議朱一方麵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勢力,卻另一方麵以“大明“為號來招攬天下民心。但是若要接受他的官職正式和大宋決裂,對不起,我劉基乃是遼陽郡王劉晏之後,世沐國恩,決不可能這麼做的。
朱元璋在沒有得天下之前,還是很禮賢下士的,好奇道“宋世祖天下英主,的確值得效忠,但是他死後不過二十年大宋就亂了,難道他的不肖子孫就值得你們效死嗎?”
要不是剛剛發生了一件事,他不會這麼震撼,他派人去曲阜招降衍聖公本來已經成功了,但秦王韓世忠子孫為山東總兵(後期改製),聽說後竟然殺了孔家嫡係二十餘人,然後不敵他的明軍帶全家**。
劉基不客氣,道“世祖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均田地免賦稅,一生功績史書難以計量。而後宣宗武宗都是明君,大王既然走到了今天這一步,難免要把位置傳給兒子孫子,難道你能保證後代都是明君,一旦後代失德天下人心向背反了你家社稷,也沒關係嗎?”
朱元璋斷然道“不會,咱是苦出身,兒孫們必然都是知道愛惜民力的,不會有這樣的事。”看劉基一副“伱就自欺欺人罷”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道“就算後代不肖,咱也會方方麵麵製定好祖訓,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宋世祖就是不信萬世之法,才會如此的。”
而後又道“咱今年不過三十來歲,標兒也不差,總之能給老百姓好日子。想那宋世祖是把老百姓看的比自家江山還要重的人,咱不信他願意看著餓殍遍地而你這樣的人一直隱居,這世道,還是活著的人重要些。”
劉基不語,而後朱元璋越發禮遇,連馬夫人都常帶著婢女給他送些衣服筆墨終於在一年半年之後,劉基道“如今陳友諒攻陷太平(今ah當塗縣),意欲東向,氣勢甚為囂張。大王可要聽我的建議?”
朱元璋一愣,隨即大喜。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劉基為太史令。
從此又一場君臣風雲際會開始了。
還是覺得劉光世名聲太差,把劉基寫成了劉晏子孫,這是小節請大家不要在意。
黃溍和宗澤有親戚關係
(本章完)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