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什麼時候,今日之太子,便是我漢家的……”
“咳咳咳咳……”
帶著這樣的想法,百官公卿、功侯貴戚都各自低下頭,各懷心事的湧入徐徐打開的司馬門,朝著宣室殿的方向走去。
――朔望朝議,必須,也隻能在宣室正殿舉行。
按照慣例,今日這場朔望朝的主持者:太子劉榮,應該已經在宣室殿等著了……
“臣等,參見陛下~”
“惟願吾皇千秋萬代,長樂未央~”
未央宮,宣室殿。
天子啟當然不在場。
但即便天子啟自己不在,與會的百官、貴戚,也還是不得不畢恭畢敬的來到殿中央,朝著上首禦榻之上,那杆由劉榮單手扶在禦榻前的節犛,行參拜大禮。
待劉榮替天子啟回過禮,並招呼眾人落座,眾人這才次序抬起頭,打量起上首禦榻的方向。
――不出意外:天子啟的禦榻之上,隻有那杆被斜倚在禦榻前側的節犛,以示‘天子尚在’;
至於劉榮,自然不敢坐上天子專屬的禦榻,也沒有多費工夫。
直接就將禦榻旁,那方側對著群臣、正對向禦榻的宴席――自己平日裡的專屬位置往外一轉,變成了側對禦榻、正對殿內群臣。
發現這一變化,殿內百官公卿麵色又是一黯。
――落座於禦榻一側,與禦榻同為坐北朝南、正對殿內群臣,這是監國太子才有的待遇!
有漢以來,甚至是有史以來,明確享受過這一待遇的,便是曾在先帝晚年,以太子儲君之身,行監國之責的當今天子啟!
如今,劉榮自然不是監國太子。
卻又似乎隻差了一道‘其令太子監國’的天子詔?
“還是太快了啊……”
“太子獲立為儲不久,涉世未深,便這般擔起監國重擔……”
“可陛下又……”
一時間,殿內百官公卿――尤其是朝中重臣,都紛紛對未來生出了深深地擔憂。
無論是在後世,還是眼下的漢室,政壇,都總是以‘資曆’來作為判斷一個人能力的核心標準。
乍一聽,或許有些惡臭,但其中的邏輯卻極為縝密。
――有資曆,意味著不管這個人是聰明還是愚蠢,至少他見過不少世麵、經曆過不少大風大浪。
就算能力差點、腦子笨點,也總能憑借過往的經驗,應對大部分可能出現的問題。
再者,有足夠深的資曆、足夠多的經驗――就算是個傻子,也總能學會肌肉反射式的撥弄算盤了;
但凡是個正常人,在一個職務上乾個十幾二十年,也總能乾出點名堂出來。
至不濟,也至少能應付自己的本職工作了。
反之,若是個沒資曆的愣頭青,那就算是再怎麼天資卓絕、才智過人,也很可能因為經驗欠缺,而做出一些看似英明無比,實則菜的一批的決策。
至於日常工作、本職,更是需要慢慢摸索,一點點試錯――天知道要多長時間才能上手,甚至是能不能上手。
放在官場、政壇,尤其如此。
都不用說旁的,就拿孝惠皇帝劉盈,以及當今天子啟舉例;
孝惠皇帝,太祖劉邦的嫡長子、悉心培養的太子儲君,總不至於太差吧?
――一頭人彘,愣是給一朝天子給嚇死了!
十五歲繼位,渾渾噩噩到二十二歲駕崩,愣是什麼成績都沒做出來――甚至連大權,都沒能從母親呂雉手中收回不說,還害得漢家出了接連兩代少帝;
更還差點顛覆了社稷!
再看天子啟;
雖然也是早早就被冊立為太子儲君,但畢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嫡長子,又實在有些資質平庸。
偏偏又有個天花板級彆的皇帝老爹,那太子做的,才是真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如果說,太祖劉邦罵劉盈,是覺得劉盈不肖父、不類己――沒有劉如意討自己喜歡;
那先帝罵當今天子啟、彼時的太子啟,那就是純純嫌這個兒子――這個自己親自冊立的太子儲君太蠢!
結果怎麼著?
二十多年太子做下來,人家還就真成了!
還就真長成了個手腕老練,遊刃有餘的雄主,和老爹一起造就文景之治,以名垂青史的孝景皇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