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現代,塞裡斯國家概念的構築,則是華夏到漢人過程的複刻,等於再次進行一次升級和擴張。而從結果看,和曆史相比,這次擴張異常順利,受到的反撲和阻力雖然存在,但相比其他文明,基本可以算是忽略不計。顯然,這就是最好的參考對象了。
雖然號稱是參考了法國人的民族構建,但這種東方式的族群模型明顯是另一種情況。按歐洲人的理論,是完全沒法解釋這種結構的。在郭康前世那個時代,因為曆史底子實在太差,產生了一係列麻煩,但這些也都是技術上的問題,不是涉及文明核心的理念問題。
這個模型,可以粗略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紅帳汗國的模型,一部分其實就是經過近代幾次魔改之後的“雍正模型”。而紅帳模型,郭康覺得還不如直接放棄。這東西的水平,隻能說都不如大清,還是算了吧……
而雍正思路的最大問題,在這裡也不難解決。
“華夷一家”、“天下”、“合法性”能不能都得到?其實也不是不行。
雍正理論裡最大的問題,在於自己又要合法性,又要禁止彆人獲得合法性。實際上,他隻要放棄八旗的優越地位,就能直接實現“華夷一家”;隻要不堅持世襲製,就能直接獲得合法性。然而,這兩點恰恰又是最不可能的。
在清朝中後期,八旗下層旗丁,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生計問題。因為八旗餉銀,也就是俗稱的“鐵杆莊稼”,是隻發給當兵旗人的。八旗男丁如果沒有爵位,也沒有當上兵,那就直接領不到。
八旗人口不斷增長,但旗兵名額是一直不變的。到乾隆時,京城八旗男丁大概有60萬人,而兵額隻有12萬。至於有爵位的人,還不到旗人總數1%,剩下五分之四的人,就沒有錢拿。
而且,清政府也不準他們種田、務工、經商,完全沒有收入。沒飯吃怎麼辦?自己想辦法,反正朝廷不管,餓死了那是你自己事。
這還是待遇最好的京營,其他地方的可想而知。
這種情況下,補兵缺成了旗人家庭的頭等大事,但名額所限,大部分人無論如何就是補不上。乾隆試圖減少八旗男丁數量,削減了大量漢八旗,但這種現象依然無法緩解。
很黑色幽默的是,旗人處境的真正改善,是清末的太平天國戰爭——因為不少旗城覆滅,一下空出來一堆缺,導致剩下的旗人日子反而好過了……
但就算這樣,清朝口頭上都要強調優待旗人。這不是個經濟問題,也和現實無關,而是朝廷的統治理論導致的。最終,就形成了這種“可以不做但必須說”的、得罪所有人的情況。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避免這種情況:不要把羅馬和某個無法擴充、也無法改變的族群綁定,否則隻會被所有人拋棄。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