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赤身上幾乎有西番女子的所有優點,任勞任怨、勤懇努力,學起漢話來也很用心,如今不單能簡單交流,還能在軍隊裡擔當半個老師。
樊三郎摸出一對綁在鞋底的鐵爪遞給布赤:“你有個丈夫是鐵匠,營地沒鐵,用馬骨做很多,爬山要用。”
布赤接過鐵爪,低頭仔細看著,隨後問道:“大帥……議出進攻了?”
這雙爬山用的鐵爪誕生於陝北的黃龍山之戰,不過在那之後獅子軍再沒有在山上打過仗,想在軍中找這東西還真有點不容易呢。
樊三郎已經習慣布赤說話缺少詞語,稍加理解後笑笑,搖頭道:“還在議,不過已經定了,大帥說最近有雨,也說不定是雪。”
中軍帥帳裡將官們正在議事,本來依照官職,布赤也應該進帳議事,不過劉承宗認為布赤在做比軍議更重要的事,不用去。
眼看著就快打仗了,讓布赤趕緊給部下講鬼故事,提振一下士氣,可比軍議重要多了。
喀爾喀的蒙古貴族也是貴族,這階級仇恨是一樣的。
劉承宗喜歡聽部下的意見,但也隻是喜歡聽,因為聽部下的意見能開拓他的思路,但取不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元帥府的將官們正聚集於劉承宗的帥帳,對修築營地的地點進行討論。
此時他們所處的位置,是兩條南北縱向長五十、寬二裡的平行河穀,中間被一座山脈阻斷,兩條河穀通過北方的山口三十裡長的險要山路相連。
他們在山西,喀爾喀的軍隊在山東。
由於三十裡長的山道地勢險要,難以展開軍隊,也擔心劉承宗的炮兵在山道設伏,所以喀爾喀的遊騎已經被塘騎堵了一天一夜,不得寸進。
遊騎未能探明情況,主力部隊就不敢貿然進入河穀。
戴道子傳回來的消息說,蒙古兵似乎受到先前猛烈炮火的震懾,偵查上非常謹慎,塘騎至少還能再堵他們三天。
儘管戴道子人在北方山口,但意見已經清晰地轉達給劉承宗,他認為大帥應該搶先一步占領山口,以取得對峙中的優勢。
高應登則主張直接衝過山口,以其部六百馬兵輕裝突擊,在山那邊對敵軍主將的帳子發動突襲,一舉擊潰敵軍。
非常凶猛的古代戰術,不把敵人當回事,也不拿自己當回事。
黃勝宵的計劃就穩妥多了,在河穀修築工事以逸待勞,其實他是比較傾向於戴道子的計劃,但山口太狹窄,兩門小炮四五杆抬槍就能封鎖整個道路,殺不了多少人,不能發揮火力優勢。
張天琳本人則對這些建議進行彙總,他覺得都不壞。
因為在這場戰鬥裡,張天琳的本部千餘馬兵,是劉承宗手中彈壓貴族的精銳力量,隻要右營阿六手下的貴族們沒動,他的馬兵就不能動,所以沒在戰術選擇上多說什麼。
阿六比較支持打出去,對峙也可以,但反對修營,這倒不是源於戰術上的考慮,而是為比避免矛盾激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