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一眉道長?
白啟微微皺眉,好像對此有些印象。
他曾給阿弟白明講過一篇出自《幽微草堂筆記》的“屍變”故事。
其中仗劍斬殺僵屍,救下村莊百姓的主人公,就是“一眉道長”。
“野茅山的傳承,居然以道號作為傳承。
難怪一眉道長降妖除魔的各種事跡,廣為流傳。
原是每一代野茅山的真傳衣缽,都叫這個。”
白啟眯起眼睛,這下還真是撿到寶了。
原本以為齊琰和呂南,乃沒啥正經傳承的旁門散修。
沒成想確有過硬的本事在身。
要知道,野茅山開枝散葉,其根本法教之下,種類繁多。
大抵分為南傳、北傳、家傳等等,通常擅長符法、雷法、飛劍術。
同樣,還有很多下九流的貨色,假借茅山之名,做些誑騙百姓,詐取錢財的醃臢惡事。
路邊逮住十個野茅山,能有一人為真便算運氣好了。
“野茅山每一代得授道號的真傳衣缽,都要下山積累外功,這是遵循道喪之前,上清正統的規矩。
其次,下山遊曆數年,積累足夠財貨,用於補葺祖師堂。”
齊琰說到後麵,頗有些難為情。
畢竟修道人談錢,多少顯得太過市儈。
“哈哈,齊兄何必介懷,我在書裡看過,道喪之前,修行四要,為‘法、侶、財、地’。
道喪之後,就變成了‘地、法、財、侶’。
人若無財,做啥事兒都難成,談錢,不丟人。”
白啟倒沒覺得,修行就要仙氣飄飄,不食人間煙火,那隻是一種美好的臆想。
即便道喪之前,赤縣神州人傑地靈,天材寶物數不勝數,芸芸眾生也得艱難求存,四處奔波,隻期望拜入上宗大派,瞧上一眼大道。
餐霞飲氣,遨遊八極,以滄海為佳釀,借天地為酒杯,服不死之藥,與日月同輝的逍遙境況。
唯有太初道紀才可能存在。
依照《太史公一家言》所講,那是萬天寰宇的生靈叩求長生的輝煌盛世。
因為四聖顯世,傳道大千,周界無不留下法與理交織的痕跡。
據說貫鬥雙龍的超逸之才,甚至可以通過觀大江大河,碧海潮生,感悟大道真諦,白日飛舉成仙。
這放在道喪之後的龍庭眾生眼中,幾乎難以想象,像是天方夜譚。
沒有靈脈孕育的洞天福地,沒有直指神通的無上經典,怎麼凝練念頭,入定觀想,聚斂神魂?
“龍庭統攝萬方靈機,若無一方寶地,實難安心清修。”
齊琰深以為然,他雖是有望承繼師門衣缽,摘取一眉道號的茅山弟子,手中所掌握的傳承不少。
符法、劍術、望氣、驅邪,多少都沾點、都會些。
可自己十年如一日的苦練,未必趕得上府城道院生員,三年五載吞吐靈機的功行。
這就是“地”的重要!
至於“法”之關鍵。
更無需贅言了。
“齊兄,不瞞你說,在下前陣子初入道藝途徑,如同盲人摸象,管中窺豹,迷糊的很。”
寒暄往來幾句,拉近彼此關係,白啟終於切入正題,他拉著阿弟白明,陪坐於正廳。
“修行這方麵,心裡有著許多疑惑,想讓兩位茅山高足指點迷津。”
齊琰抹了抹嘴巴,逗留黑河縣的近段時間,他與師弟呂南吃喝住宿,皆由白啟負責安排。
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尤其吃的還是靈米,價值不菲,更不好意思。
師兄弟兩人,早就盤算著怎麼報答!
白啟如今提出指點之請,他們果斷答應,巴不得倒篋傾囊,儘心竭力。
“除了本門茅山正法,無法與白兄弟探討,其他的,你隻管發問,在下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齊琰滿口答應,他自忖好歹也是拜過茅山上清祖師爺的。
對修行方麵的理解,並不輸給郡城道院生員。
“齊兄,我很好奇你們一般怎麼判斷,修道資質高低?”
白啟輕聲問道。
之所以提到這個,是因為白明展現過無師自通道術秘文,以及因為沾染香火,神魂主動出殼等不凡之處。
他挺想搞清楚,自家阿弟究竟有沒有成仙之姿!
“道喪之前,仙凡殊途,在於靈根。具備靈根,便可以修道,否則就是凡夫俗子。”
齊琰正色以對,娓娓而談:
“追溯到更早時期,則看重生來的‘跟腳’。跟腳深厚,氣運如虹,法寶靈物,主動來投,這種離奇際遇屢見不鮮。
而跟腳薄弱,無論做什麼,都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
但也不曉得是幸,或者不幸,道喪之後,由諸聖道統,百家法脈所鑄就的‘規矩禁律’被濁潮所毀。
壞處有很多,當中最明顯的,便是長生之路被攔腰打斷,赤縣神州的萬般生靈壽數遞減,難有千歲、萬載之真聖。
好處嘛,大概就這一樣,再無靈根仙凡之分,人人皆可修道,隻存在五行命屬之彆,但並不影響。”
白啟恍然,簡而言之,濁潮之下,大家都具備修道資格,不再被靈根束縛桎梏。
“當然,百樣米養百樣人,正如人生下來,有的聰敏穎悟,有的愚笨頑鈍。
即便同樣修道,也被分出三六九等的資質差異。”
齊琰回想著他在山上,師父的字字教誨,而今再轉述給白啟,不禁有種莫名地爽快。
原來為人師,這麼舒坦!
難怪師父日夜嘮叨個沒完沒了,每次做完功課,都要捎帶一句“我再講半刻鐘”,結果一不留神,便奔著一個時辰去了。
“資質高下,一是看悟性,上等者,觀秘文如看大白話,不需要拆解認識,自然而然知曉本意;
像中者,就像看天書,須得被領入門;
而下者,學十忘九,難有成就,乃不堪造就。”
白啟眼角一抽,自己才算中者?
分明我有今日之境界,全靠辛勤努力與天賦異稟!
怎麼著,也該算個俊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