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李弘壁看向朱棣。
他之所以提出這個計劃。
其實也是想打消朱棣北伐的心思。
因為,勞民傷財,徒耗國力,沒有必要!
朱棣是個戰爭狂熱分子。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朱棣得位不正。
無論他怎麼篡改史書,無論他如何文過飾非,後世子孫也會知道,他朱棣是靠靖難之役,搶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登基!
朱棣就好比李唐王朝的李世民,一個搶了大哥的皇位,一個搶了侄子的龍椅,一樣得位不正。
所以他們都迫切地想要向世人證明,自己才是天命所歸,通過卓越的政績,為自己即位取得合法性,讓世人認可。
那麼,對於一個帝王的評價,最看重的標準,便是文治武功!
文治方麵,朱棣疏浚大運河,掏空國庫修永樂大典;至於武功,五征漠北,郡縣安南,七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東掌女真,西握吐番,南統交趾,北禦蒙古,幅員遼闊,在位二十二年,開創了永樂盛世,奠定明朝基業,公認為明朝開創於太祖朱元璋,成就於朱棣,曆史評價,遠邁漢唐,百王所莫並也。
他與唐太宗李世民一樣,都是得位不正,卻又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千古一帝!
可是問題在於,朱棣五征漠北,意義確實不大啊!
第一次是永樂八年,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向明朝稱臣納貢;第二次是永樂十二年,明軍在忽蘭忽失溫擊敗據險而守的瓦剌首領馬哈木,追至土剌河,馬哈木逃遁,瓦剌戰敗,朱棣大勝詔告天下。
前二次北征意義重大,打殘了韃靼部落,又打廢了瓦剌部落,鞏固大明朝的邊防、打擊蒙古殘餘勢力,對於穩定北方邊境的局勢,是具有非常積極意義的。
可是後麵三次,純粹就是無用功了。
第三次是永樂二十年,朱棣率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台所部,明軍經開平向東北方向進軍,於闊欒海北道發現阿魯台部大批輜重,發兵焚燒,收其牲畜班師。
第四次是永樂二十一年,朱棣再次親征阿魯台,聽聞阿魯台為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
第五次是永樂二十二年,韃靼部再次進犯邊關,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
縱觀朱棣這五次禦駕親征,也就前兩次有些實際戰果。
第一次北征消滅了五萬蒙古精銳鐵騎,促使蒙古本部韃靼稱臣納貢,達到了戰略預期。
第二次北征,明軍在忽蘭忽失溫與蒙古進行一次規模最大的對決,明軍投入了五十萬兵力,蒙古也有三十萬左右,儘管這次北征沒有獲得全勝,史料上記載為“殺傷相當”,但對於蒙古來說,這次打擊是致命的,因為蒙古的綜合國力遠不及當時的大明,此後蒙古采取了避戰遠走的策略,避其鋒芒不再與明軍正麵交戰。
通過這兩次北征,可以說大明朝基本了解除了北方蒙古的威脅,蒙古也沒有力量對明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至於小股兵力的襲擾,不足為患,隻要加強北方邊境的防禦,問題不大。
經過前兩次北征的打擊,蒙古變主動為被動,避免與明軍直接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