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又不是傻子,知道大明強盛明軍戰鬥力高強,哪裡還樂意頭鐵地跟明軍死戰。
打不過我還不能跑嗎?
掉頭往茫茫草原裡麵一紮,明軍上哪兒找去?
可在這種情況之下,朱棣仍是不依不饒,總是想尋找蒙古主力決戰,看起來好像是朱棣在尋找戰機,實際上一次也沒有找到,並且還在疲憊、嚴寒和饑餓的夾擊下損失巨大。
朱棣晚年三次北征,客觀地說出兵的動機也值得商榷,或者完全可以不用出兵。
當時蒙古都是派出小股騎兵襲擾邊塞,並沒有衝破防線進入內地的意圖和實力,這種情況下,朝廷完全可以讓邊境的部隊進行巡視以策應當地的駐軍,但朱棣卻以此為由,令大軍北征。
而且從戰術的角度來看,朱棣後三次北征也有重大的失誤。
蒙古的軍隊都是清一色的騎兵,移動速度快,機動性太強,幾乎沒有固定的活動範圍;而明軍主力是步兵,出征隻能是一邊走一邊找,在茫茫草原上根本無法找到蒙古主力與之決戰,軍事上陷於被動。
以步兵對騎兵是明軍先天的缺陷,早在太祖朱元璋統一戰爭中就曾意識到這個問題,發現明軍根本不宜深入敵境,那場嶺北慘敗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太祖朱元璋後來調整了戰略,變為嚴防邊鎮、近塞擊敵,這樣明軍雖然不能徹底消滅蒙古,對蒙古也不能給明朝造成大的邊患。
可是永樂皇帝卻好像打上癮了,就是要禦駕親征,而且還是帶病出征,以致於決策失誤,後麵三次北伐都沒取得什麼實際戰果,甚至朱棣自己還病逝於北伐途中,據聞當時為了防止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遂趁機造反,率領前線大軍嘩變,朱棣死後還被封鎖消息用鐵桶悄悄運回大明,也算是可悲又可笑了。
更為關鍵的是,後麵三次北征的時候,大明朝此時已經沒有物質條件來支撐北征。後三次北征軍需糧草已經消耗殆儘,朱棣不得已下令北方各省組織人力,運送大量的糧食來供應北征大軍,並且每一次北征時,總是因為糧食不足而不得不停止前進。
結果是什麼?
糧食都被送去前線了。
民夫都被抽調去運輸糧草輜重了。
青壯也全都拉到戰場上麵打仗去了。
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
如此一來,天下百姓自然怨聲載道民怨四起,可謂是苦戰事久矣!
所以說,朱棣“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也不是空穴來風,尤其是五次北征已讓國家陷入崩潰的境地,國內的矛盾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而仁宣二宗之所以罷兵息民,全力收縮戰線發展民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以大明王朝目前的社會生產力,確實經不起三代雄主的折騰!
除非鄭和及時回國,並且成功帶回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提高大明糧食產量,加速大明人口增長,在人口壓力之下對外發動戰爭,平息大明內部的各種矛盾,這才是真正的前進之路!
因此,李弘壁才會提出這個對待草原蠻夷略顯歹毒的計劃,試圖改變大明王朝的走向!
“戰爭隻是政治的延續!”
“戰爭不是目的,咱們不能為了打仗而打仗!”
“如果有更好的方式,不戰而屈人之兵,難道不好嗎?”(www.101novel.com)